但問題就在於,以文馭武,加上商業發達的逐利氛圍,這就導致大宋一旦麵臨外部威脅,第一想到的解決辦法,不是積極迎敵,而是花錢買平安。】
【李世民:如果是局勢不對,適當服軟渡過難關,之後再洗刷恥辱也不無不可。】
【朱棣:問題就在這裡,通常像這種被欺負了的情況,放在任何王朝身上,就該痛後思變了,但大宋沒有,反而是文官權力越來越大,武將被排擠的越發厲害。
軍事實際作戰能力急速下降。
對遼戰爭,宋太宗還有親征勇氣,雖然失敗了,但還沒有淪到需要花錢買平安的地步。
雍熙北伐,名將楊業被俘後,也不惜絕食而死。畢竟這些很多都是你留下來的老部下,或是受你影響之人,戰力和骨氣還是有的。
但康定元年,也就是你死後差不多三十年,一代人的時間,遼軍再襲大宋,大宋上下已無多少人有戰意,和談之後,大宋每年需要支付遼國10萬兩白銀,絹二十萬匹,歲幣買和平自這澶淵之盟之後就成了國策。
而實際上,遼國沒有因此停下劫掠,為求和平,大宋每年的歲幣逐步增加!
而這樣的恥辱仍沒有讓大宋官家重用武將,導致就算名義上兵力增加了,但實際戰力卻很弱。
這個口子一開,其他塞外異族也看到了機會,開始入侵大宋,三川口之戰,大宋又被迫簽訂慶曆和議,向西夏也支付了歲幣……
類似這樣的事例,貫穿了整個大宋三百多年的曆史!
要麼就是打,戰力不行,賠錢@
要麼就不打,給錢!
許多塞外異族,都將大宋當成了可持續掠奪的肥羊!……】
趙匡胤越聽血壓越是飆升!!
【趙匡胤:好了,夠了!還請足下不要再說了!!才不到三十年!!我大宋男兒戰力竟如此差!!都成了軟蛋,都如此貪生怕死!!是商業發達,導致上麵的人安於享樂,都不敢戰了嗎?還是武將被壓製的太厲害了?】
【趙匡胤:可是,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不斷,就是因為武將手中的權力過大!我……難道真的做錯了?!】
而血壓飆升的不止趙匡胤,不知道大宋曆史的人,血壓也飆升了,也感覺很離譜!!
【李世民:朕有些無法理解,如果是民生差,經濟不行,打敗仗了,那無話可說,可是你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怎麼會拉不出一支強軍!竟被人這樣欺負!】
【程咬金:這什麼破王朝啊!!一點骨氣都沒有,被人當豬養呢。】
【朱元璋:文官權力太大了,大到了讓武將毫無用武之地!文官不可以沒有,但也不能唯文獨尊!】
【朱棣:說句不好聽的,任何一個王朝若是有你們的經濟,不去主動打彆人,彆人就該慶幸了。】
【嬴政:廢物!這怎配成為中原王朝統治者!!還不如早點滅亡!】
【劉邦:難怪後世之人不怎麼願意提及這個王朝,就是敵人都看不起你們!】
【多爾袞:也有私心吧,畢竟這天下是怎麼得到的,你比誰心裡都有數,當然會忌憚武將勢力,不過也不用可惜,你們大宋的國祚還是蠻長的。】
大宋也在這個世界,那若是有機會,他們大清也不介意咬上一口的。
畢竟年入2100萬白銀!這財富可是很誘人的!
【嬴政:長又如何?當一頭幾百年的烏龜?還不如當十年的豪雄!如此憋屈的曆史,該是越短越好!】……
麵對這些輕蔑的話語,趙匡胤無話可說!
實在不敢想,他死後才幾十年,大宋戰力就徹底不行了!
【趙匡胤:不!或許已經發生過的曆史,我無法改變,但在這個世界,一切都來得及,還請諸位不要有不該有的想法!】
趙匡胤當即也明白朱棣話語裡的意思。
一個沒什麼戰力,卻極其富有的王朝,很難不被人盯上!
大元會不會再度對他們下手?
其他需要財富的王朝,會什麼都不做嗎?
【劉邦:排行榜第二就有如此驚人的財富,那龍國呢?】
【李世民:如今看來,財富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啊,錢會腐蝕人的德性!】
【多爾袞:龍國的情況肯定隻會更嚴重!】
而天幕也開始播放財富榜第一的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