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多爾袞當即忍不住在天幕上發言。
【多爾袞:不管是哪個朝代,越是有錢,背後的血腥味就更重!龍國可是第一!】
現在這個第一可不是帶有褒義的了!
【徐達:無解的難題,有所得,必有所失。】
【忽必烈:為了國家發展,部分的犧牲是可以接受的,隻有國家強大了,才能夠擁有更多東西。】
在忽必烈看來,如果隻是犧牲底層人的利益。
便能讓國家強盛,這沒什麼不可以的。
尤其是他們現在的國家還是從彆人手裡奪來的。
那就更無所謂了。
【朱元璋:胡說八道!百姓們難道就該死?就該被剝削嗎?農民要是過得不好,這天下能安穩嗎?】
【李世民:不錯,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忽必烈:那你們倒是想一個同時能讓國強民富的辦法出來?】
【李世民:這世上沒有無解的難題,隻是我們還沒有找到。】
【朱元璋:不錯,這世界沒有絕對完美的辦法,但不妨礙我們將出現的問題解決掉,從而做得更好。】
【李世民:英雄所見略同!】
【朱元璋:過獎過獎。】
眾人看著屏幕上相互吹捧的李世民與朱元璋,不由得有些無語。
但不可否認他們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這些皇帝的目光並不落後,更不局限於時代。
反而在迅速進步,迅速貼合不斷變換的時局。
【財富排行榜第二王朝播放完畢,本財富榜涉及到所在朝代實際購買力,人均可支配財富,實際財政健康程度等因素進行總結!】
【總結:占城稻推廣,土地兼並買賣,海上絲綢之路,手工業發達,打破坊市製度,開夜市,交子雛形推動貨幣經濟,整治漕運,轉運使中央集權,人口買賣,風俗產業……年收入約為2100萬兩白銀。】
這個數目一出來,讓宋之前,或是對宋朝沒有足夠了解的人,全都嚇了一跳!
【李世民:多少?!2100萬兩白銀?!方才從天幕上看,大宋的金銀購買力不輸大唐,同樣的王朝初期,他們的收入竟是大唐的三倍!】
【劉邦:這也太驚人了!我大漢現在一年也不過500萬兩白銀的收入。】
他突然覺得有些代價似乎也不是不能承受。
實在是這收入太誘人了。
【嬴政:國庫充盈,萬事可成矣,隻是為何後世之人,有些不大看好這個王朝?
是因為經濟發達導致的道德敗壞嗎?就算如此,也不至於毫無可取之處吧?】
【趙匡胤:不錯,雖然我大宋商業繁茂,確實帶來不少問題,但至少從基礎民生來說,難民也大大減少了,為何先前諸位一副不願意提及的樣子?大明皇帝,你先前所說的以財換和是怎麼一回事?】
【朱元璋:倒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根據曆史記載,大宋的經濟放眼整個世界,在當時也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富有的王朝,就是後世的王朝,也鮮有經濟能達到如此程度的。】
【趙匡胤:那為何……】
【朱棣:父皇是怕說出來,有些人會盯上你們大宋!尤其是剛才天幕上已經展現出了思想道德趨利的一方麵,就算是你,如今還能保證自己軍隊的戰鬥力嗎?我們是不願意看到你們大宋的曆史再在這個世界上演一遍。】
【趙匡胤:還請這位後世……君主細說。】
【朱棣:不,不,我不是什麼皇帝,你不要亂說,我好心告訴你,你為何要害我?】
朱棣顫了一下身子,一臉畏懼的看著黑臉的朱元璋。
【趙匡胤:非常抱歉,我忘了還沒到時候,還請足下細說。】
趙匡胤言語客氣,遣詞用句間,顯然是將朱棣當成了同等地位的人交流。
畢竟這可是後世曾開創出盛世的皇帝,客氣一點並無不妥。
【朱棣:這一切還要從你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開始,自你之後的大宋皇帝,一直秉承重文輕武的治國方針,對剛結束亂世的王朝來說這沒什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