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也給到了羅本。
“誰都清楚,當羅本內切之後,他連接的下一個動作一定是射門,但是誰能想到他居然傳球了呢?”
何偉微微搖頭。
他想起了羅本上半場丟掉的那個單刀球。
也許。
從那一刻開始。
羅本就想到了自己在世界杯上的那個單刀。
如果他打進了。
或者說。
如果他像是現在這樣。
傳球了。
也許結果會截然不同。
“現在的局麵,對馬德裡競技來說非常麻煩...他們落後了!”
徐洋說道。
話音剛落。
鏡頭就給到了場邊的西蒙尼,然後切換到了看台上,一眾馬德裡競技的球迷們眉頭緊鎖,神情凝重。
最後給了蘇長歌一個很長的特寫。
蘇長歌倒是麵色如常,他正在摟著格列茲曼說著什麼。
然後又拍著手掌,大聲鼓舞著隊友們的士氣。
他的表現,早就讓他跳脫出來了“年輕球員”的範疇。
他是球隊無可爭辯的領袖。
.....
隻是落後一個球,並不足以讓馬德裡競技的球員們感到驚慌失措。
在比賽重新開始之後。
蘇長歌有意控製住局麵。
他研究過拜仁慕尼黑這支球隊。
當他們踢得順風順水的時候,這支球隊的爆發力很強,他們經常能夠在德甲聯賽給彆的球隊送上黑色三分鐘——在短時間內連續擊球,擊垮對手。
麵對這樣的敵人。
蘇長歌不敢小看。
對手進球了,現在士氣高漲。
這時候壓出去和對手對攻就不合適了。
所以。
在蘇長歌的控製下。
雖然拜仁慕尼黑的球員想要通過高位壓迫搶下球權,但蘇長歌依舊把節奏控製了下來。
他在丟球後就立刻和隊友進行了溝通。
告訴大家接下來要怎麼做。
在球場上。
蘇長歌就是球隊的大腦。
他負責思考,發出指令。
然後其他人就按照他說的坐就行了。
拜仁慕尼黑上來搶了一會兒,發現搶不下來之後就果斷回撤了。
他們也擔心蘇長歌策動打身後球。
既然對手要把節奏放慢,那就讓他們慢下來吧。
反正領先的是拜仁。
.....
場邊。
海因克斯也從進球之後的興奮之中冷靜了下來。
他看著蘇長歌。
目光之中帶著極大的疑惑
“這小子真的隻有十八歲嗎?”
和海因克斯說出這句話的肯定很多。
但是絕對沒多少人有現在海因克斯臉上的表情那麼誇張。
他張大著嘴巴,看著自己的助手,攤開雙手,臉上的表情複雜到了極點。
驚駭。
疑惑。
遺憾。
欣賞。
這一番操作如果是三十多歲的老將做到的。
他一點都不驚訝。
但是偏偏做到這點的是十八歲的蘇長歌。
海因克斯當然知道。
拜仁慕尼黑雖然領先了。
但是隻是領先一個球絕對是不保險的。
但如果比賽節奏還是和之前那麼快。
先進球的拜仁慕尼黑將會占據很大的優勢。
無論是士氣還是在信心上。
但蘇長歌偏偏沒有給拜仁慕尼黑這個機會。
他控製住了節奏。
沒有讓比賽繼續狂飆。
也沒有給拜仁慕尼黑乘勝追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