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在十二點準時結束,上午的緊張氣氛緩緩沉澱,接待廳裡已擺好了長條餐台。
此次午餐並非籠統的官場酒宴,而是一場輕食+研討形式的午餐會。
既要讓與會各方放鬆胃口,又不失交流研討的效率。
劉省長率先舉起手中的水杯,笑容可掬,語氣爽朗道:“各位同誌都辛苦了,上午的會信息量很大,大家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補充精力。
我也想多聽聽各位同誌,特彆是來自地方一線的同誌們。
對上午提到的製度細節,有什麼具體的意見或疑慮?暢所欲言。”
“省長,我這正好有幾個操作層麵的問題想請教梁顧問……”
李達康聞言,幾乎是在劉存義話音落下的同時,便輕輕放下了筷子,身體微微轉向梁瑜:“梁顧問,您上午闡述的核心邏輯,我是非常讚同。
午餐間正好有幾個操作層麵的細節想跟您確認一下,比如關於‘動態黑名單’數據的更新頻率。
京州市作為潛在的首批試點城市,需要更具體的指導……”
梁瑜也從容地放下餐具,回答的條理分明:“李書記,我們的初步設想是以季度為周期進行常規更新。
核心原則是穩中求準,同時,為確保信息準確性,必須建立省、市兩級聯審機製,經兩級嚴格核驗。”
劉省長微笑著接過話頭,展現出協調姿態:“梁顧問這個思路很務實,省發改委可以牽頭提供企業基礎信息庫支持。
初步形成一套‘三方聯核’的數據校驗閉環,為黑名單的精準性再加一道保險......”
午餐會在幾人的深入討論中不覺過半,待劉省長、梁瑜等幾位核心發言者陸續放下筷子。
調研組組長劉維民適時起身,他並未高聲。
隻是用手中的茶杯輕叩了一下麵前的骨碟,清脆的響聲立刻吸引了全場的注意。
“感謝各位同誌在午餐期間貢獻的寶貴建議,”劉維民聲音清朗,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請各位同誌記錄要點,稍後由我們調研組統一彙總梳理,形成一份詳儘的《試點實施細則建議稿》,帶回去深入研究完善。”
說完他微微頷首示意,席間立刻響起一片配合的掌聲。
標誌著這場彆開生麵的午餐研討會圓滿結束。
餐畢,眾人魚貫步出行政樓,省辦公廳的車隊早已整齊列隊等候。
現場交通管製已然啟動,市治安局和交警總隊的警力正高效協同,確保調研組車隊能暢通無阻地前往下一站。
劉省長與劉維民走在最前列,兩人一同寒暄。
後頭的梁瑜則低頭翻閱著會後更新的材料,同時與身旁的李達康低聲交流著剛才討論的要點。
就在眾人即將登車的短暫空隙,一輛銀灰色警務專用奧迪。
突然悄無聲息地從側麵的內部通道駛入,精準地停在車隊旁。
車門“哢噠”一聲被迅速推開,一身筆挺治安製服的祁同偉矯健地跨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