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震耳欲聾,青煙彌漫!顯然是有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當場點燃了準備好的鞭炮慶祝!
雖然執勤的治安員反應迅速,立刻衝上前去厲聲製止。
但那幾聲炸響,卻已如同幾記響亮的耳光,穿透了車窗,無比清晰地灌入了車內每一位省委代表的耳中。
刹那間,車廂內陷入一片死寂,李淳臉上的笑容都變得有些僵硬。
其他幾位陪同的省裡乾部,也都下意識地避開了視線,或低頭整理衣襟,或裝作看窗外風景。
但空氣中彌漫的尷尬和某種難以言喻的羞臊感,幾乎令人窒息。
那一聲聲鞭炮,哪裡是在慶祝?分明是無數無形的巴掌,狠狠地抽在他們這些主持正義的領導臉上。
它尖銳地諷刺著:若非民怨沸騰至此,若非積弊深重難返。
一個罪犯的伏法,何至於讓百姓激動到要當場放炮?
這一巴掌,自然打不到梁瑜的臉上。他甚至還饒有興致地微微側頭,透過深色的車窗玻璃。
平靜地看著外麵那短暫的混亂和彌漫的青煙,看著群眾臉上那因王魚伏法而由衷欣喜的表情。
待車輛駛離混亂區域,駛入相對通暢的道路,車內的壓抑氣氛依舊沒有完全消散。
梁瑜這才緩緩收回目光,轉向身旁的李淳,語氣平和道:“李書記,看來我們這一次,確實是替椽省百姓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啊。”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著李淳眼睛,“剛剛群眾的行為固然不可取,違反了治安條例,該批評教育還是要批評教育。
但歸根到底,這還是群眾心意的一種最樸素、最直接的體現,我的個人意見是,它很值得我們深思。”
梁瑜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
“當下,我們的第一目標,此刻恐怕不該是去責怪群眾‘不懂治安條例,而是要好好想想。
如何讓群眾相信,這樣的‘鞭炮慶祝’,以後再也不需要了?
我想,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向椽省人民交出的答卷。”
這番話,像一盆冰水,兜頭澆在李淳等人心頭。
梁瑜的話語沒有一句去指責省裡的工作不力,卻用最平和的語言,點出了最尖銳的問題。
群眾放鞭炮的深層原因,不恰恰是對省裡過往治理能力的否定和對未來能否徹底根治腐敗的疑慮。
對於這位背景深厚的特彆顧問,提出的思考意見,其威力。
甚至比最嚴厲的批評都更讓李淳等人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這番思考意見要是傳上了京城哪一位領導的辦公桌……。
李淳隻覺得後背瞬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他迅速調整呼吸,對梁瑜的反思議題肯定道:“梁顧問說的是,說的是啊!您這番話,真是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他連連點頭,語氣帶著一種刻意的沉重和痛定思痛的覺悟:
“群眾的情緒,確實是我們工作的一麵鏡子,照出了我們過去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省裡一定會深刻反思,深化整治,絕不讓群眾再為打掉一個腐敗分子而放鞭炮!”
他的表態鏗鏘有力,像是在對梁瑜承諾,也像是在給自己和同僚打氣。
車廂內其他幾位省裡乾部也紛紛附和,氣氛顯得熱烈而統一。
梁瑜靜靜聽著,臉上依舊浮現著那種溫和、得體的微笑:“今天有幸見到李書記和幾位領導同誌的這堅決的表態,使我堅信椽省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梁瑜說完便收回目光,沒有在多說什麼,他本可以不說這些話。
但他的前世又何嘗不是其中的一個群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