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員裡傳來窸窸窣窣的哀歎聲,幾個負責鑽井的男同誌一屁股坐在沙礫上,又馬上彈起來。
屁股差點燙熟了。
老戴已經開始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之前他們打出來的廢井需要回填,以防將來有人經過,不小心掉下去。
秦楓拿著摩托車鑰匙:“我去通知地質組。”
老鄧聽到消息,捂著額頭長歎。
“可惜了,這片地區的地質挺好,沒有發現活動斷層。”
可打不出水,再好的地質也沒用。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在選址上,水文組有一票否決權,隻要水文組說這裡不行,必須重新選址,其他組就一定要聽從。
老鄧也隻是嘴上抱怨了一句,從秦楓口中得到消息後,他馬上召集組員,宣布了這個消息。
沒多久,老鄧和老戴會合,加上秦楓,三人湊在一起商量。
最後三人一致決定,北移30公裡。
雇傭來的本地村民牽著駱駝在一旁等待,兩個組的組員沉默地收拾駐地。
對於地質團隊來說,這樣的失敗經曆早已司空見慣,反而一次成功的時候更少,他們早就習慣了。
對於建築院的同誌來說,所有人包括秦楓都是第一次在戈壁灘上進行環境勘探,麵對失敗,多少有些失望。
畢竟是15天,整整半個月的辛苦汗水付之一炬。
駱駝用來載貨,秦楓的越野摩托車給了老鄧和老戴,另外載上團隊裡唯三的女同誌,已經超載了。
其他人隻能跟在駱駝隊旁邊走路。
嶽天弘走在秦楓身邊,還在唉聲歎氣。
秦楓拍拍他的肩膀:“先急著泄氣,說不定到了下一片區域,我們還是打不出水。”
嶽天弘苦笑:“兄弟,你是會安慰人的。”
一天走下來,所有人都蔫了,話都說不出來,靜悄悄地搭帳篷,靜悄悄地吃飯,靜悄悄地睡覺。
重新選址後,繼續開工。
地質組完成了斷層初篩,水文組緊接著馬上選點鑽井。
秦楓在水文組裡,依然負責鑽井工作,越往下打越費力,他和另外四個人一起,使出吃奶的勁兒把鑽提起來。
“繼續,一起用力,三、二、一!”
再一次下鑽。
這一次鑽機打下去,秦楓立即發覺不同。
“出水了?”
“出水了!”
鑽井裡的大家欣喜若狂。
“喂,上麵聽得見嗎?我們這裡出水了!”
鑽井外的人也在狂喜:“聽見了,我們聽見了,我們馬上通知戴老師。”
水文組2號鑽井打出了水,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地質組,也傳回了油田。
雖然1號鑽井最終宣告失敗,但大家的熱情已經被點燃,又選了點繼續打井。
崔時宜等水文測量和水質檢測的組員也行動起來。
一個月後,水文組在同一片地區,又接連打出了兩口水井,水質檢測的結果都是喜人的。
得知了這個結果,秦楓馬不停蹄去找地質組的老鄧。
水文組雖然成功了,若是地質勘探結果出問題,這片區域依然要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