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沒有外人,秦楓直接就問:“兩位院長,我聽說飛仙嶺的工程項目,似乎有點阻礙?”
“你小子消息就是靈通,坐下。”
秦楓順勢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十分乖巧地表示自己洗耳恭聽。
“主要是研發費用太高,有些人覺得不值得,更有人覺得盾構機這樣需要根據具體工程量身定製的機器,從外麵買就行了。”
“哼,他們一群外行人懂什麼!”
秦楓還沒反應,陸院長就氣得胡子亂飛。
“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技術,隻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才叫技術,去外麵買?等哪一天,人家不賣給你了,你找誰哭去?”
湯院長把茶壺推過去:“老哥,彆激動,喝杯茶緩一緩。”
陸院長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還是難消心底的氣憤。
“我還是那句話,技術要自己研發,不能把技術掌握在手裡,早晚會被人卡脖子,小同誌,你說對不對?”
他突然扭頭問秦楓。
秦楓下意識點頭:“沒錯,我也支持自主研發。”
陸院長滿意了,一巴掌拍在秦楓的後背:“好小子!”
“等等。”湯院長打斷他們:“怎麼說得好像我是敵人一樣,我也同意你們的說法。”
“但是,這件事不是我們三個在這裡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陸院長翹起二郎腿:“所以,我今天才會來找你,既然我們現在同一陣線,那麼不能什麼都不做。”
秦楓豎起耳朵,想聽他們接下來的打算。
湯院長抬手一揮:“秦楓,沒你的事了,你先出去,既然沒有通知要解散項目組,你們該怎麼乾就怎麼乾。”
不是,我想聽……
湯院長指了指門口。
秦楓不情不願地站起來,一步三回頭地走出去,還在湯院長的吩咐下,把辦公室的門關上。
楊思琴的消息很準確,第二天,官方的報紙上刊登了關於研發盾構機和TBM挖進機的報道。
報道寫的很詳細,從各方麵討論了研發項目的優缺點,甚至連預算都給出了一個大致的範圍。
報道一出,立即引發社會討論。
很多人在一整版的報道裡,隻關注到了預算。
數目實在是太大了,需要以億為單位計算。
反對的人很多。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在當下,很多人奉行“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觀念。
接連幾天,各大報紙上都刊登了各行各業的名人對於此事的看法,大學裡也掀起一陣熱議。
曾經被小布爾喬亞充斥的校園牆,這幾天都被盾構機霸占了版麵。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盾構機,但不妨礙他們加入討論。
林嘉對著校園牆拍了好幾張照片,給秦楓和林朝陽看。
「國外技術這麼成熟,為什麼還要自己研發?還不一定能研發成功,這不是浪費錢嗎?」
「國家的錢,應該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而不是投入這種風險極大,收益極小的項目中。」
「這種一次性的機械,有必要研發嗎?」
無論是報紙還是大學校園牆,大多都是這樣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