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會議也開了一次又一次,一直沒能得出一個確定的答複。
這種時候,秦楓帶領的項目組就很尷尬。
你說咱們開工還是不開工?
事情沒個定論,他們甚至不敢出發去飛仙嶺,隻能留在京市,繼續紙麵上的理論研究。
老鄧特彆懊惱,早知道現在這種情況,年前他們地質勘察組,拚了老命也要到飛仙嶺收集現場地質情況。
現在就能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
日子一天天過,很快元宵都已經過去了。
秦楓覺得不能繼續這麼下去。
他三天兩頭就往交通院跑,企圖從湯院長口中得知事情的進展。
林朝陽和其他小組負責人也一樣,都回各自的單位打聽消息。
大家都不希望項目暫停,尤其是秦楓拿出筆記本後,他們在春節前已經根據筆記本上的資料開始理論上的研發。
大家很有信心,這個項目會成功的。
這個項目,會成為他們每個人履曆上不可抹去的精彩一筆。
已經進入了三月份,還沒出定論。
“所以能不能做,總得給我們一個定論,團隊裡的大家都是各單位的中堅力量,總不能把大家耗在這裡。”
秦楓坐在湯院長的辦公室裡,難得語氣裡帶了怒意。
湯院長也很無奈,作為項目的倡議者,這幾個月裡他才是被折磨得最厲害的人,白頭發都多了好幾根。
他當著秦楓的麵長歎。
秦楓也跟著歎氣:“所以,現在爭議最大的是什麼?”
“各方麵的阻礙。”湯院長敲擊著桌麵:“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
彆說在外人眼裡,哪怕在秦楓眼裡,這個項目也是個吞金獸。
誰也不知道,錢都投進這隻吞金獸裡,會不會有收獲。
“國家現在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領導層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湯院長像在勸秦楓,也像在勸自己。
“所以,哪怕最後項目擱置,我們也隻能忍了,但是彆泄氣,哪怕不是現在,等將來總會有項目重啟的一天。”
湯院長深深地看著秦楓,他這個年紀也許等不到,但秦楓一定能等到。
秦楓坐在他對麵,低垂著眼眸,似乎在思考,隔了一陣,他抬起頭來。
“既然資金不夠,那就融資。”
融資?
作為一個外行人,這個金融專業詞彙,在湯院長聽來十分陌生。
仔細想一想,他似乎在什麼地方聽過或見過。
對了,在報紙上。
盾構機在熱議的當下,幾乎每天報紙上都有一兩篇討論的文章,湯院長幾乎把所有的文章都看過。
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他都仔細看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實乾派不說支持還是反對,隻從實際出發,提出一些讓項目能夠進行下去的方案。
湯院長在報紙上見過這樣一篇文章,裡麵就提到了用融資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
當時他就沒看懂,也沒太當一回事。
“秦楓,你似乎很了解這個叫融資的東西,你給我仔細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