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澄沒死,但是和死了沒有區彆,利州四義安排的人藏在人群裡下的黑手,讓張澄現在連醒來叫冤的機會都沒有。
隔日大朝上,趙構就迫不及待的讓內侍總管當著群臣的麵,宣布了秦檜與張澄二人的罪行。
秦檜因勾結金廷,陷害嶽飛而被誅九族,舉家入獄。
張澄則是為謀私利,刺殺朝廷命臣,栽贓嫁禍,蒙蔽上聽,被滿門抄家。
受其牽連的還有秦黨派係裡的一眾臣子,尤以秦檜死後,與張澄走得極近的那些官員為主。
就連先前還在為女兒籌備慈恩寺賞梅宴的戶部尚書徐宗說,也因是秦黨一係,沒逃得了。
被內侍大臣領著人上門一紙詔書,就擼下了官職,貶為庶民。
趙構的這一手壯士斷腕雖不算足夠果斷,但勝在及時止住了形勢的繼續惡化。
如同趙瑗預想的那樣,朝中僅僅在數日裡,便被裁撤去了三十餘名各路官員。
不要小看這次的裁撤數量比不上前些日子各黨派之爭時的損失的數量。
要知道,先前被革職的那四十餘名倒黴蛋不過是各派扔出來的小魚小蝦,就相當於是現代各部門裡負責端茶倒水搖旗呐喊的文員打工仔而已,根本就傷不到朝廷運作的筋骨。
這次下馬的三十餘名官員可不同。
秦檜在趙構縱容之下結黨營私,打壓其他勢力派係,壯大己身已有十餘年。
這十餘年裡,秦黨勢力的盤根錯節,相互勾結,朝廷六部內就有三部尚書的職位被秦黨掌持。
這些官員如今皆受到了影響,暫時還沒受到影響遭貶官的也都人人自危,各謀出路。
如今留下來的這些空缺官職就成了朝堂上各方勢力爭奪的香餑餑。
但趙構顯然不想就這麼輕易將這些空缺的職位重新填上,自覺深諳君臣製衡之道的趙構心裡清楚,他便宜了那些總是和他唱反調的派係臣子們。
可失去了秦黨作為朝中口舌,趙構一時半會也沒辦法迅速扶持出一個能夠頂替秦黨位置,又能順自己心意的新口舌出來。
索性乾脆決定將各部補缺的事情暫時擱置。
可即便如此,一鯨落依舊能讓萬物新生,秦黨隕落留下的好處就算讓那些眼饞不已的各派暫時沒吃著肉,但也是把湯喝得肚大溜圓。
就在趙構發愁如何處理這些空缺出來的官職時,一件事情引起了趙構的注意。
徐宗說雖然被罷了官職,但慈恩寺的賞梅宴實在是準備了太久。
畢竟這或許是今年最後一個值得臨安城內各家適齡閨秀們關注的宴會了。
再往後拖,就要到宮裡舉辦的春宴了,春宴能受邀入宮的門檻實在太高,臨安城內許多人家雖有家世,但也不是就能隨意進的。
加上許多原本訂了親事的兩家,也因這些日子的沉浮起落,婚事不再作數。
於是就算這些日子鬨出了這麼多震驚朝野的大動靜,各家的男人們在忙著你爭我搶分食秦黨時,這些後院閨閣裡的女人們也動起了心思。
賞梅宴還是被慈恩寺的各家香主們又接手操辦了起來。
這次的賞梅宴雖然少了許多遭受牽連,一夜落魄的世家子們,但依舊如同郭雲岫早就料到的一般。
其中暗地裡的鉤心鬥角並沒有少上幾分。
反而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明年朝中局勢將會迎來巨大變動,難說今日你看不上眼的五六品小官就會搖身一變,成了當紅炸子雞。
按趙瑗看來就真是今天的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無論在哪個時代,雪中送炭總要強過錦上添花。
反之亦然,一些小官們也為了能夠從這次的朝堂風波裡多分一杯羹,便想到了聯姻路線。
這同樣是數千年裡最為有效的階級躍遷手段。
正因如此,這次的賞梅宴更是比先前郭雲岫預料的還要誇張,堪比孔雀求偶繁殖的季節。
就連本無心攀比的郭雲岫也被殃及。
實在是因為如今郭家主,郭雲岫的祖父郭直卿是從五品的奉直大夫,父親郭瑊也在朝中兵部任職。
加上郭雲岫在臨安城裡素有才名。是各家兒郎眼中頂好的選擇,自然也就成了各家女兒的眼中釘。
原本隻想敷衍了事,完成母親任務的郭雲岫和李晚舟兩人,在賞梅宴上被那些挑事的女人擾得不厭其煩,數次被人追著討教。
才一炮仗給漕運碼頭點了的李晚舟可不慣著這些,差點沒給賞梅宴掀了。
還是郭雲岫拉著,才好懸沒讓慈恩寺步入漕運碼頭後塵,但實在被鬨煩了的郭雲岫隻能拋出了殺手鐧,想要將那些煩人的花孔雀全部拒之門外。
她把趙瑗給她的兩首詩給扔到了賞梅宴上,並直言若有自覺能勝過這兩首詩者,才能入她法眼。
這兩首詩的威力,比讓李晚舟把慈恩寺掀了還大。
要知道,王冕的《墨梅》以及薩都剌的《卜算子·水墨梅》可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尤其是《墨梅》一詩,更是進了現代小學生們的必背清單之中,甚至常年出現在閱讀理解的考題上,折磨各位學子!
更不要說,這詩詞放在賞梅宴上,以郭雲岫的立場寫下,可謂是應景至極。
一句“不要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乾坤。”直接絕殺!
直接將那些還在宴席之上擺弄風騷,張口便是風花雪月,賣弄浮華文采的男男女女全都批得一文不值,將郭雲岫自己比作了不屑讓他人品賞的更高境界,更是道出了四君子之中,梅花的品格,更是含蓄表達了為官為人,不慕虛名、綻放清芬的大道,讓人無不神往!
兩首詩一出,慈恩寺內再無一人敢賣弄自己的詩文才氣了。
所有人都驚疑於這兩首詩,竟然是出自郭雲岫這位還未出閣的女子之手。
但郭雲岫卻並未將這兩首詩歸為己有,而是在幾位赴宴的官員詢問下,將趙瑗才是寫出這兩首詩之人的真相說了出來。
眾人這才知道,這位雖然身為皇上養子,但始終不如另一位養子趙璩惹人注目的建國公,竟然有如此才情與誌向抱負。
再聽聞這兩首詩不過是聽聞郭雲岫要赴宴賞梅時,趙瑗因禁足而遺憾無法赴宴,隨手在與郭雲岫的信中寫下的隨性之作。
所有參加賞梅宴的才子們全都閉上了嘴。
他們恐怕絞儘腦汁都寫不出這首詩的十分之一來。
就這樣,隨著郭雲岫在賞梅宴上被逼著拋出的兩首詩,本來美美隱身準備暗中收獲好處的趙瑗,反而成了繼秦檜嶽飛一案後又一個萬眾矚目的焦點。
這直接導致賞梅宴後,趙瑗被登門拜訪的人險些嚇到,他差點還以為是自己暴露了什麼重要事情。
結果小心翼翼的接待這些人後才發現,這些人除了慕名前來求詩的,就是來推銷自家女兒的。
趙瑗這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但他卻沒閉門謝客,而是紛紛婉拒,告知對方自己正在因犯錯而被皇上罰禁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