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陽他們出發前,日本將高能專業探測航具“拓洋號”(Takuyo)送入馬裡亞納海溝,以多窄波束回波定位儀來收集數據,測得最大深度為11040.41米。
而相比於其他國家你追我趕的競爭,我國在馬裡亞納海溝乃至整個遠洋科研領域幾乎可以用一張白紙來形容。
就和南極問題上受到的屈辱類似,在遠離國土的廣袤大海,中國人同樣沒有話語權。
造成如此局麵,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問題。
但不管怎樣,進入80年代後,從彎路上回到正軌的新中國終於開始在多個領域奮力追趕,製定了眾多舉措和目標。
出征南極建立考察站是其中之一,測量馬裡亞納海溝也是。
趙陽適時地結束了采訪並默默退到了人群的最後,他要把這喜悅的時刻留給探測班的同誌們。
10040,隻是幾個簡簡單單的數字。
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成績,甚至顯得有些寒酸。
但背後到底深藏著多少個不眠不休的夜晚,多少次與家人的揮淚告彆,多少次傾儘全力後依然功敗垂成。
恐怕隻有此時“向陽紅10”號船上這些眼噙熱淚、相互擁抱、手舞足蹈的可愛人兒們才會知道。
“不知道燕子最近過得怎麼樣?瑤兒估計已經會爬了吧,等這次回去,一定要找社裡多請幾天假,好好陪陪她們。”
往回走的路上,趙陽突然特彆想聽聽李燕和瑤兒的聲音,想告訴她們自己一切都好。
可惜雖然船上配備了短波通訊設備,但使用時間有限,而且隻能定向聯絡。
對妻女,對家的思念終究隻能埋在心裡。
“趙陽,你跑哪去了,找你半天了,舒舒姐讓我來問今天黑板報的主題選啥?”
楊明從轉角冒了出來,這家夥現在一有時間就跑去給馬舒舒當“助理”。
也叫年紀輕身體好,暈船加少睡也沒影響工作狀態,所以嚴奇和郭坤都沒管著他。
那忙前忙後的樣子根本就是個陷入單戀的單純男孩,考察隊裡是個人都看出來了,唯有他自己還以為偽裝得天衣無縫。
“就寫南大洋考察隊探測班克服萬難,成功征服世界最深之馬裡亞納海溝的事。”
趙陽沒有食言,除了“每日通訊”的黑板報外,他還想好了要把照片和采訪記錄整理成稿,到時候要帶到南極考察站,再帶回國。
不僅僅是作為係列報道的一部分登上報紙刊物,更重要的是要給591名隊員的親人朋友們分享。
趙陽知道自己就是來乾這事的,也深知自己必須乾好。
因為他始終認為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讓英雄“有名”既是任務,也是使命。
遠處的海很藍,陽光很好,讓人心生漣漪,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許。
趙陽掐指一算,暗叫不好。
全因他突然想起郭坤前幾天交給自己的任務。
“糟了糟了,估計過兩天就要到赤道了,狂歡表演的節目還一點都沒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