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深處,雕梁畫棟的王宮內燭火搖曳。
納哈出斜倚在虎皮榻上,臉色陰沉如水。
此刻氣氛凝重至極,一連串的壞消息接踵而至。
“報——大王!西側防線遇襲,馮勝率兩萬鐵騎殺來!”
納哈出握盞的手驟然收緊,眼神冷得嚇人。
明朝大將馮勝,此人用兵擅以奇謀破局,兼具大膽果決與細密籌算,作戰時他常不拘泥於常規戰術,慣於利用地形設伏、突襲,以精銳奇兵撕開敵軍防線缺口,如在甘肅之戰中迂回穿插大破元軍。
麵對複雜戰局,馮勝既能製定穩紮穩打的推進策略,步步蠶食敵方勢力,又敢於在關鍵時刻孤注一擲,憑借迅猛突擊給予對手致命打擊。
這是個十分難纏的對手!
未等納哈出開口,第二道急報已撕裂空氣。
“大王!東側告急!傅友德親率三萬步卒,正以盾牌陣推進,已突破前哨營!”
明朝大將傅友德,此人用兵以“悍勇果決、奇正相生”著稱。
傅友德擅於在絕境中開辟戰機,常親率精銳為先鋒,以雷霆之勢撕開敵軍防線,無論是攀爬絕壁突襲陳友諒,還是率鐵騎橫穿大漠奔襲北元,皆以敢打硬仗、惡仗聞名。
其戰術不拘一格,既善用步騎協同的傳統戰法穩紮穩打,又能出奇製勝,在貴州山地戰中以疑兵之計迷惑敵軍,暗中繞道奇襲,大破苗疆土司;在北伐時更以長驅直入之策,直搗元大都。戰場指揮上,傅友德臨危不亂,遇強則強,常能根據瞬息萬變的局勢靈活調整部署,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戰果。
他比馮勝還要棘手!
話音未落,又有斥候踉蹌闖入。
“不好了大王,北麵發現湯和部!五萬大軍紮下連環營,正用投石機轟擊城牆……”
聽到這些話,納哈出將手中酒杯狠狠砸在了地上。
“該死的!他們這是要困死我們!”
納哈出猛地起身,望著輿圖上如蛛網般蔓延的明軍標記,瞳孔劇烈收縮——明軍竟用他半月前圍困遼東軍的鐵桶戰術,將金山圍得水泄不通!
西南角的遼東軍雖未見動靜,卻如懸在頭頂的鍘刀,不知何時便要落下。
明軍這樣做,就是要徹底將他們困死在金山,慢慢消磨他們的士氣,動搖他們的軍心,然後一擊斃命!
然而下一刻,又有斥候帶來了絕望的消息。
“報——明軍鐵騎正清掃各部落勢力,凡是不降者儘皆被屠戮一空!”
聽到這話,納哈出瞳孔猛地一縮,臉色逐漸變得蒼白了起來。
羊皮輿圖上,明軍的紅旗如毒蛇般纏繞金山,原本引以為傲的三道防線竟成了困獸之籠。
這明軍新來的大將軍到底是誰?
怎會用出如此狠辣的戰術?
所謂“圍而不攻,清掃遼東”,實則是切斷金山的補給命脈。明軍每日在周邊劫掠糧草,焚毀牧場,還故意釋放俘虜,讓“投降免死”的消息傳遍營地,到時候己軍士氣必然暴跌!
納哈出忽然想起一月前,自己正是用這招將遼東軍困在開原。
此刻報應般的戰術反噬而來,他才驚覺這比強攻更致命——當遼東境內的大小勢力被逐一清掃,金山就成了一座孤島。
明軍主將分明算準了他的每一步:若固守,糧草耗儘後不戰自潰;若出擊,正入對方設好的埋伏圈。
這明軍主將分明就是逼著他主動出擊,否則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等死!
納哈出臉色一陣陰晴不定,他知道這是場賭命的抉擇:要麼孤注一擲殺出重圍,要麼如對方所願,在這逐漸收緊的絞索中,淪為待宰的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