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都督府。
南安侯俞通源正埋頭書案之中,桌上堆積如山的文書,令人看了不禁心生疲憊。
這位雙鬢斑白的水師大將,早已徹底失去了英雄氣,渾身上下散發著暮氣。
自鄱陽湖那場血戰過後,他便再未真正統領過水師主力,如今案頭堆積的不過是各地衛所的瑣碎軍務。
那些在戰場上鍛造出的敏銳直覺,漸漸被日複一日的公文消磨殆儘。
他何嘗不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呢?
但陛下從未給過他機會。
統帥三軍的大將軍,大明有徐達、馮勝、李文忠,還有傅友德。
征戰沙場的虎狼之將,那就更多了,永昌侯藍玉、延安侯唐勝宗、南雄侯趙庸、江夏侯周德興、江陰侯吳高、雄武侯周武、永城侯薛顯、滎陽侯鄭遇春等等,也不差他一個。
而他這位曾率樓船衝陣的水戰悍將,卻始終遊離在核心戰場之外。
朱元璋麾下嫡係將領牢牢占據著征伐要職,巢湖水師出身的他,縱使有萬夫不當之勇,也隻能在文書堆裡徒歎奈何。
曾經在浪濤中廝殺的豪情,如今都化作鬢角的白發,在深夜的都督府裡無聲飄零。
正當這個時候,直房外卻響起了一陣急促的喝聲。
“俞通源?老俞?”
“快點隨我前去麵聖!”
湯和興高采烈地衝了進來,滿臉都是興奮之色。
俞通源見狀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皇帝陛下召見自己做什麼?
難道廣南諸蠻又反叛了,需要自己前去帶兵鎮壓?
沒錯,俞通源一直都做著這些差事,不是遷徙移民,就是鎮壓反叛,大多時間都呆在這都督府處理各地衛所的瑣碎軍務,反正建功立業的機會,他是一個都沒撈著。
“哎呀你還愣著乾什麼?”湯和急匆匆地催促道:“這次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瞧見俞通源不以為然的模樣,湯和急忙壓低了聲音:“小胖殿下進言將水師從五府獨立出去,重開一水師都督府!”
“陛下有意命老夫為水師都督,你為水師副都督,重振大明水師!”
此話一出,俞通源豁然起身,眼中滿是狂喜之色。
“你說什麼?此話當真?陛下當真要成立水師都督府?”
“廢話真多!”湯和拽著俞通源就走。
說實話,湯和心裡麵也很激動。
因為他雖然是皇帝陛下的心腹愛將,卻一直飽受詬病。
原因很簡單,比起徐達、馮勝、常遇春、李文忠這些開國名將,湯和功績差得太遠,大多時候都是作為副手輔佐這些名將。
自應天城頭豎起大明旗號,他始終在徐達身後押運糧草,在常遇春側翼策應掩護,戰功簿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卻總被評價為“無甚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