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遼東伐木,儼然成為了當下最火熱的話題。
但是問題在於,那是遼東啊!
出了名的苦寒之地,貧寒之地,百姓難免心生畏懼。
可當曹國公府亮出二十兩白花花的安家費,宋國公府拋出月錢一兩的告示,恐懼便在真金白銀前節節敗退。
商賈們更推波助瀾,糧行承諾隨行供應細糧,布莊甩出每人兩套羊皮襖,連棺材鋪都打出“若有不測,喪葬費用全免”的招牌。
比如曹國公府的待遇最為優厚,確定前去遼東立刻就能拿到一筆二十輛的安家費,去了之後包吃包住還有工錢可拿,一年結算一次工錢少說十兩打底,這乾一年就三十兩了啊!
尋常百姓就算出去做工一年,也不過掙得五兩碎銀,勉強糊口而已。可如今勳貴們開出的價碼,竟能讓他們三年的收入抵得過過去半生。
有人掰著指頭算:二十兩安家費能還清祖上傳下的高利貸,十二兩月錢足夠妻兒每日吃上白麵饅頭,滿一年額外的賞銀還能置幾畝薄田。
這般誘惑,讓蜷縮在漏風茅屋裡的佃戶、街頭賣苦力的腳夫,甚至是靠典當度日的破落戶,都紅了眼睛。
畢竟在這世道,能讓全家吃飽穿暖、孩子念上書的機會,比遼東的暖陽還要稀罕。
消息如野火般燒遍四鄉,流民背著破襖、揣著冷硬的窩頭往京城湧來。
明知遼東是苦寒死地,可麵對能讓全家吃飽穿暖、甚至改變命運的真金白銀,又有多少人能抵擋這致命的誘惑?
欲望與恐懼在人群中激烈交鋒,有人攥著告示猶豫再三後搖頭離去,也有人咬咬牙在文書上按下血紅手印。
暮色降臨時,招募台前仍排著長隊,燈籠的光暈裡,百姓們的歎息與期待交織,在寒風中飄向未知的遼東。
李景隆與徐增壽累了個半死,好不容易尋個空閒,就直奔東宮而來。
朱高熾與朱雄英倒是閒得很,懶洋洋地癱在躺椅上麵曬太陽。
見此情形,李景隆頓時咆哮道:“你們兩個畜生,還在這兒曬太陽!”
“對啊!明明就是你們挑起來的禍事!”徐增壽也抱怨不已。
朱高熾瞥了二人一眼,笑罵道:“這對勳貴而言是一樁好事,對你們來說更是天大的好事!”
聽到這話,徐增壽與李景隆對視了一眼,立刻訕笑著上前,露出諂媚笑容。
“小胖殿下,具體怎麼個‘好’?”
“朝廷開發遼東與黑龍江流域,是為了擴展東海貿易。”朱高熾輕笑道,“你們先行一步打好根基,等到商路貫通之後,還會愁銀子花嗎?”
這倒是事實,不過吸引力不大。
“再者,水師都督府成立,繼續精英骨乾,你們覺得會挑誰進去?”朱高熾笑眯眯地開了口。
聽到這話,徐增壽與李景隆頓時咽了口唾沫,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朝廷還能挑誰?
當然是他們這些勳貴子弟啊!
就算是“投桃報李”,他們也也希望進入水師都督府!
這可是一個全新的軍事機構,建功立業的機會可多著呢!
“回去告訴所有勳貴子弟!”朱高熾提醒道,“把這件事兒辦好了,以後少不了他們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