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北伐!徐達李文忠出征!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343章 北伐!徐達李文忠出征!

第343章 北伐!徐達李文忠出征!(1 / 1)

湯和走得乾脆利落,臨走時還特意拍了拍朱高熾的肩膀,眼裡滿是“三月後見真章”的期待。

兩人定下的約定像顆種子,在天津造船廠紮了根——工匠們加班加點趕工,連夜裡都點著蠟燭趕進度,誓要讓捕鯨船按時下水。

而朱高熾也沒閒著。這些日子,他幾乎成了天津港的“常客”,隻要處理完公務,就換上布衣,跟著漁民們一起駕船出海。

他帶來的“拖網”法子,簡直是捕魚的“神器”——一張大網撒下去,用船上的絞車拖著走,不管是帶魚、黃魚還是鮁魚,都能一網打儘。

再加上渤海灣的魚群實在豐厚,往往網剛收一半,就沉甸甸地往下墜,漁民們得七八個人合力才能拽上來。

每次靠岸,漁船的艙底都堆得像小山,連船舷都被壓得快貼到水麵,真真是“爆倉而歸”。

碼頭邊早就圍滿了等著收魚的商販,筐子、麻袋堆了一地。

魚獲剛卸下來,就被搶著過秤、裝車,運往天津城甚至周邊州縣。

漁民們數著手裡的銅錢,笑得合不攏嘴,先前對“拖網”的疑慮早就煙消雲散,見了朱高熾與朱雄英就喊“兩位殿下是咱們的福星”。

朱高熾也不擺架子,蹲在碼頭幫著挑揀魚獲,聽漁民說哪片海域魚多、哪處水流急,偶爾還拿起漁網指點兩句:“這裡的繩結再打緊些,能多兜住些魚。”

他心裡清楚,眼下的每一次出海,都是在為將來的遠洋鋪路——漁民們練熟了駕船、辨海況,將來就能成為水師的後備力量;港口因魚獲而繁榮,將來就能承載更大的船隊。

日子一天天過,捕鯨船的輪廓越來越清晰,碼頭上的魚腥味也越來越濃。

所有人都在等——等三個月後,那艘巨船下水,看大明的人,如何第一次向深海的“神靈”亮劍。

消息順著運河一路南下,最終擺在了金陵皇城的禦案上。

老朱捏著那份密報,反複看了三遍,還是沒弄明白——紙上說朱高熾與朱雄英這些日子天天泡在天津港,不是盯著船廠敲敲打打,就是跟著一群漁民駕著小船出海,每次回來艙裡都堆滿了魚,連碼頭都快堆不下了。

“這兩個兔崽子,”他把密報往桌上一拍,語氣裡帶著哭笑不得的火氣,“放著好好的差事不乾,成天帶著漁民捕魚?天津港是讓他們練水師、固海防的,不是開漁場的!”

好歹也是大明的天潢貴胄啊!

朱雄英是當朝太孫,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朱高熾雖說是世子,可也是龍子龍孫,金枝玉葉。

這倆人放著金陵城的錦衣玉食、朝堂上的正經差事不乾,偏偏一頭紮進天津港的魚腥味裡,天天跟著漁民搖櫓撒網,手上磨出繭子,身上沾著海鹽,怎麼就跟捕魚扛上了呢?

太子標捧著密報,越想越覺得離譜。

太孫和世子,本該是在書房裡讀經史、在演武場練騎射,或是跟著大臣們學理政,將來好擔起江山社稷的重擔。

可如今倒好,密報裡寫的全是“今日捕得鱸魚千斤”、“太孫親掌絞車收網”、“胖殿下與漁民分魚獲”,活脫脫兩個“漁把頭”的模樣。

“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太子標揉著眉心,語氣裡滿是無奈,“尋常勳貴家的子弟都講究個身份體麵,他們倒好,整日跟漁網、魚鱗打交道,成何體統?”

老朱在一旁聽著,眉頭也沒鬆開,可心裡那點火氣卻莫名消了些。他想起自己年輕時扛鋤頭、種莊稼的日子,忽然哼了一聲:“體麵能當飯吃?百姓能有魚吃,漁民能有活路,比什麼體麵都強。隻是……”他話鋒一轉,“彆光顧著捕魚,把水師和船廠的正事給忘了就行。”

話雖如此,父子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同一個念頭:這兩個小子,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太子標站在一旁,眉頭早就擰成了疙瘩。

他比老朱更了解朱高熾那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性子,可這次也實在摸不透:“父皇,高熾向來有主張,可捕魚這事……未免太兒戲了。水師操練、船廠監工哪樣不比捕魚重要?萬一在海上有個閃失,或是耽誤了正事……”

他越想越心焦,手指在密報上敲著:“兒臣看,得去封信敲打敲打他,讓他把心思收回來。就算是為了造福子民,讓下麵的人帶隊出海就是了,何需他們二人親自動手?”

老朱沒說話,指尖撚著胡須,目光落在密報裡那句“漁民因魚獲豐足,皆願隨船學駕船”上,忽然哼了一聲:“這小子,怕是沒那麼簡單。再看看吧,要是真敢耽誤了水師的事,看老子不扒了他的皮!”

話雖狠,可他心裡卻隱隱覺得,朱高熾折騰的這些事,或許藏著彆的門道——畢竟,這小胖墩打小就鬼主意多,從不會乾沒影兒的事。

隻是眼下,父子倆對著這份滿是“魚腥味”的密報,實在猜不透天津港那邊,到底在鬨什麼名堂。

太子標見老朱眉頭稍緩,話鋒一轉,提起了另一件大事:“父皇,還有樁喜事——北伐的糧草,已經全數籌措完畢,昨日剛運抵北平城,馮勝將軍那邊已派人傳來捷報,說糧草充盈,足夠大軍支用半年。”

“哦?”老朱猛地直起身子,先前對捕魚事的那點嘀咕瞬間煙消雲散,眼睛裡像燃起了兩團火,“這麼快?”

他快步走到牆上掛著的輿圖前,手指重重點在北平的位置。

“徐達、李文忠他們在北疆等了這麼久,就等這口糧草!有了糧,就能再次北伐徹底覆滅北元了!”

太子標跟上前,補充道:“這次籌措的糧草裡,除了米糧,還有不少從江南運去的鹽巴、布匹,甚至連傷兵用的草藥都備足了。兒臣已讓人傳信給徐將軍,讓他擇日起兵,務必一舉蕩平北元餘孽。”

為了這一次北伐,大明朝廷幾乎是傾儘全力,做足了萬全準備。

徐達與李文忠兩位老將半個月前就已抵達北平,一個坐鎮帥府調兵遣將,一個親自巡閱北疆防線,把大同、宣府等地的關隘查了個遍,連士兵的甲胄是否合身、弓箭射程夠不夠遠都一一過問。

馮勝則領命坐鎮遼東,扼守遼河一線,嚴防北元殘部從東邊逃竄,與北平形成犄角之勢,將漠南的敵軍牢牢鎖在包圍圈裡。

糧草輜重更是流水般往北平湧去——從江南漕運而來的百萬石糧草,在北平城外堆成了連綿的糧囤,插著“軍”字旗的衛兵日夜看守;山西、陝西的鐵匠鋪趕製了三個月的刀槍劍戟,裝了整整五百車,在城門口排出長龍;連江南的綢緞莊都接到了皇差,趕製出十萬件厚實的冬衣,要趕在霜降前送到士兵手中。

二十萬大軍從北疆各地星夜兼程趕往北平:有從甘肅調來的騎兵,馬蹄踏過草原揚起一路煙塵;有從山東征集的步兵,扛著長槍列隊而行,腳步聲震得地麵發顫;還有京軍甲士推著新式的火炮,慢悠悠地跟在隊伍後麵,黑黝黝的炮口透著懾人的寒氣。

整個北平城像一架上緊了發條的機器,白日裡號角聲、操練聲此起彼伏,夜裡糧囤的火把照亮半邊天,連街頭的小販都知道——這是要打大仗了,要把那些擾了大明十幾年的北元韃子,徹底給殲滅。

老朱看著輿圖上蜿蜒的運糧路線,嘴角咧開一抹笑,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好!好!標兒辦得好!等北伐功成,咱們大明的北疆就能安穩了!”

他搓著手,語氣裡滿是按捺不住的興奮,先前對天津港那些“瑣事”的疑慮,早被這即將到來的大戰衝得一乾二淨。

“傳旨!昭告天下!”老朱猛地一拍龍椅扶手,聲音洪亮如鐘,震得殿梁上的灰塵都簌簌往下掉。

“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總領北伐大軍,持天子劍,便宜行事!”他目光如炬,掃過階下的文武百官,“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率精騎三萬為先鋒,直搗敵巢覆滅北元!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統遼東兵馬,斷敵退路,務使片甲不留!”

老朱站起身,走到殿外的丹陛上,望著遠處飄揚的龍旗,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告訴徐達他們,朕在京城等著捷報!”

“這一戰,不光要打贏,還要徹底覆滅北元,讓草原上的風吹過,都隻敢說‘大明萬歲’!”


最新小说: 覺醒九陽神體,未婚妻哭著求原諒 修的全是魔功,你哪來萬丈金身? 何處有我 重生69:斷親後,我靠空間致富養妻女 姑奶奶直播算卦,全豪門破防跪著打錢 如果風會劃傷你 快穿:錯撩主神親兒子後 小夫人藏起孕肚跑路,京圈大叔急瘋了 打臉假千金怎麼了?我是你家老祖宗 重生末世:隻想苟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