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送走朱標,朱高熾和朱雄英在碼頭上對視一眼,當即捂著嘴壓低聲音歡呼起來,先前挨揍的委屈和緊張一掃而空,眼裡全是劫後餘生的雀躍。
“太好了!喪標總算走了!”朱高熾拍著胸口,長舒一口氣,圓滾滾的身子都輕快了不少。
朱雄英也嘿嘿直笑:“總算不用天天提心吊膽怕挨揍了!”
雖說朱標臨走前特意拉過王弼,指著他倆放了狠話:“這倆小子要是再敢偷偷出海捕鯨,不用請示,直接打斷他們的腿!”
這話聽得兩人當時脖子一縮,但轉頭就拋到了腦後——反正他們本來就沒打算再出海捕鯨。
“誰還稀罕再去跟那大家夥拚命啊。”朱高熾撇撇嘴,摸著下巴道,“捕一頭鯨隻是開頭,把捕鯨業做起來才是正經事。真要再出海,也得等咱們的新船造好,章程理順了再說。”
朱雄英深以為然:“就是!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民間捕鯨隊的規矩定下來,再盯著船廠把船造出來。這些事可比再去殺一頭鯨麻煩多了,也重要多了。”
兩人湊在一起嘀咕著,很快就把出海的事拋到了一邊。
對他們來說,朱標離開意味著能甩開束縛,放開手腳去推行那些早就盤算好的計劃——比起一時的冒險,北伐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或許連太子標都沒料到,捕鯨這等足以讓世人驚歎的壯舉,對朱高熾與朱雄英而言,早已沒了當初的吸引力。
此刻在兩個半大少年的心裡,正燃著一團更旺的火——他們真正想做的,是披甲執銳,加入北伐的戰場,親手生擒那個盤踞漠北的北元大汗!
“你說,咱們要是能北上,親手把元人趕回漠北深處,那得多帶勁?”朱雄英攥著拳頭,眼睛亮得像星星,先前在船上挨的揍仿佛都忘了疼。
朱高熾也難得正經起來,摸著下巴道:“捕鯨再厲害,終究是在海裡折騰。可北伐不一樣——那是收複故土,是蕩平殘寇,是能寫進史書裡的大功!你想想,要是真能把北元大汗抓回來,獻給皇爺爺,那場麵……”
他話沒說完,朱雄英已經接了下去:“那咱們肯定能比捕鯨還風光!到時候滿朝文武都得誇咱們,喪標再也不會說咱們是胡鬨了!”
兩人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身披鎧甲、策馬衝鋒的模樣。
在他們眼裡,捕鯨帶來的不過是眼前的利,可北伐的軍功,才是能讓大明根基更穩的千秋功業。
“不過得先把捕鯨業的事理順了。”朱高熾突然想起什麼,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怎麼去北伐戰場,還是要計劃一下!”
朱雄英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期待。
捕鯨的熱鬨還在眼前,可兩個少年的心,已經飛向了千裡之外的北伐戰場——那裡,才有他們此刻最向往的熱血與榮光。
王弼站在不遠處看著這倆小子眉飛色舞的模樣,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子殿下的囑咐他記在心裡,但看這情形,就算不用盯著他們出海,這天津衛接下來的日子,怕是也消停不了嘍。
朱高熾沒再多說,隻是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眼下這些規劃已經足夠,剩下的,慢慢來便是,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其實,鯨魚身上的寶貝遠不止他提到的這些。
隻是以大明目前的工業水平,許多東西即便知道價值,也隻能暫時放棄。
就說這鯨肉,約占鯨體重的一半左右,除了能研成粗粉當飼料、肥田,加工處理後供人食用時,更是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足以作為補充體能的優質肉食;而鯨脂,那更是含脂肪極為豐富的動物油,其中大量的甘油,不僅能用於合成炸藥所需的****,甚至能用於紙煙加工,更彆提還能用來製造肥皂、提煉高級潤滑油,這些都是日後工業發展的必需品。
說鯨魚渾身是寶,真是半點不假。
朱高熾望著遠處天工院派駐在港口的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現在受限於技術,許多價值還沒法挖掘,但隻要工商業能不斷發展,掌握更先進的技藝,這頭巨鯨乃至未來更多的鯨魚,能帶給大明的驚喜,隻會越來越多。
捕鯨所能帶來的巨大利潤,足以驅使人們克服海洋的凶險。
對於骨子裡就帶著商業基因的漂亮國人來說,這份利益的誘惑更是難以抗拒——他們會在喜怒無常的海麵上精準刺中幼鯨,再利用母鯨護崽的天性誘捕不肯離去的成年鯨,用最直接的方式榨取自然的饋贈。
要知道,美洲大陸的早期移民們麵對的是一片貧瘠多石的土地,耕種異常艱難,海洋便成了他們獲取食物與收入的主要來源。
對這些在生存邊緣掙紮的人而言,捕鯨絕非簡單的營生,而是報酬極為豐厚的“淘金路”。
一頭鯨的收益,平均到每位船員身上,就相當於陸上工人半年的工資。如此可觀的收入,甚至讓許多婦女不惜剪掉長發、束起胸膛,假扮成男人混上捕鯨船,隻為分得一杯羹。
到了捕鯨業的黃金時期,漂亮國的捕鯨船儼然成了一座座漂浮在海上的移動工廠——捕獲鯨魚後,船員們不必等到靠岸,就能在船上支起大鍋,當場將鯨脂熬煉成油,一邊繼續追蹤下一頭獵物,一邊將“原材料”轉化為可直接售賣的商品,效率驚人。
更妙的是鯨須的妙用。這種堅韌的材料用火烤後能隨意變形,冷卻後便能固定形態,如同後世的塑料一般靈活,被廣泛用於製造胸衣的撐骨、雨傘的骨架、魚竿的配件等各種生活用品,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正是這源源不斷的利益,像磁石般吸引著無數人投身其中:有人專門製造捕鯨用的魚叉、繩索,有人負責在港口經營煉油作坊,有人常年漂泊海上專職捕鯨……圍繞著捕鯨這一條產業鏈,硬生生催生出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撐起了一片龐大的經濟版圖。
這一切,都源於那頭海洋巨獸身上蘊藏的無儘價值——利益的驅動,總能讓人類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與行動力。
這正是朱高熾心中盤算的——大明同樣需要這樣的捕鯨行業,用實實在在的利益,撬動百姓奔向海洋的熱情!
大明若想掙脫陸地的束縛,走上海上爭霸之路,便該從這捕殺鯨魚開始。
出海捕“鯤”,既能在與巨獸的搏殺中錘煉水師的悍勇,讓將士們在驚濤駭浪中練就真本事;又能借著捕鯨的需求,倒逼造船業精進,造出更堅固、更龐大的海船;有了強兵與大船,才能真正馳騁於萬裡海洋,巡弋於異域他鄉,將大明的聲威遠播四方,攻略萬邦,直至讓龍旗屹立在世界之巔!
朱高熾深信,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人們會像追逐陽光的草木般,爭先恐後地奔赴大海:漁民會放下漁網,轉而學習捕鯨的技藝;工匠會琢磨如何造出更好的捕鯨船與工具;商人會盯著鯨油、鯨肉的貿易,打通一條條海上商路……這股熱潮,必將帶動航海技術、造船工藝、海洋知識的飛速發展,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朝堂上有當權者固守陸地、不願進取,大明也會被這股由利益與雄心驅動的浪潮推著,自然而然地走上那條海上爭霸之路。
朱高熾望著翻湧的海浪,眼中閃爍著誌在必得的光芒。
這頭被獵殺的巨鯨,不過是一個開始。
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海麵上,將會響起更多捕鯨船的號角,那號角聲裡,藏著的是一個王朝向海洋進發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