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駁斥群臣!朱高熾戰群儒!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427章 駁斥群臣!朱高熾戰群儒!

第427章 駁斥群臣!朱高熾戰群儒!(1 / 1)

殿內鴉雀無聲。

朱高熾直接列出了數據說話。詹徽口稱嶺北是無底洞,粗看之下似乎真的如此——每年運糧損耗、駐軍軍餉、築城開銷,加起來確實是筆不小的數目。

然而大明一旦建設嶺北成功,那帶來的收益簡直大到無法想象。

至少從此以後,草原蠻夷再無南下劫掠的根基,大同、宣府等邊鎮再不用常年枕戈待旦。

朝廷可以節省下的邊防軍費,光是九邊每年三百萬兩的常規軍餉,就能削減近半;那些為防備襲擾而征調的民夫、修繕的邊牆,省下的人力物力更是難以計數。

更不用說,嶺北榷場一旦興旺,每年的商稅、關稅保守估計便有五十萬兩,草原的戰馬通過貿易源源不斷輸入,能讓大明騎兵的規模擴大三成,再不用為馬政發愁;而中原的茶葉、布匹銷往漠北,又能反過來牽製蒙古部落,讓他們在經濟上依賴大明,這比單純的軍事威懾更有效。

這筆賬算下來,經營嶺北哪裡是填無底洞?

分明是筆一本萬利的長遠投資——前期投入的銀子,三五年便能靠節省的軍費和新增的稅收回本,往後年年都是淨收益,更彆提戰略防線推進到漠北中心後,為大明帶來的百年安穩了。

詹徽臉色一僵,手指下意識地攥緊了袖角,不甘心地強辯道:“胖殿下此言差矣!長城乃天險,曆代皆以之為屏障,隻需逐年加固,增設烽燧,再派駐精銳邊軍,足以禦敵於塞外,何必舍近求遠,去經營那苦寒的嶺北?”

“加固長城?”朱高熾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提高幾分,響徹大殿,“詹大人怕是忘了,前年宣府長城段崩塌三十丈,光修繕就耗銀八萬兩;今年大同鎮又報,長城沿線烽燧有半數年久失修,需銀五萬兩翻新。長城萬裡,處處需守,處處需修,每年光是修繕費用便是五十萬兩,派駐的邊軍更是近百萬兩計,這還不算遇襲後的糧草損耗、兵丁撫恤!”

他目光銳利地盯著詹徽:“可蒙古人來去如風,騎著戰馬在草原上飄忽不定,長城再長,總有缺口可尋——洪武八年,他們從獨石口突入,劫掠延慶;去年又繞開重兵把守的居庸關,襲擾蔚州,難道這些詹大人都忘了?若以嶺北為屏障,在克魯倫河、鄂爾渾河築城駐軍,將戰場設在草原腹地,他們的牛羊、牧場都在眼皮底下,敢南下劫掠,便端了他們的老巢,如此一來,他們還敢輕易南下嗎?”

“這筆賬,難道詹大人不會算?”朱高熾步步緊逼,“經營嶺北,前期築城、屯田需銀百萬兩,可一旦站穩腳跟,每年節省的長城修繕費、邊軍軍費便有七八十萬兩,更彆提嶺北的戰馬、皮毛,將來通過商路運抵中原,關稅、商稅一年至少二十萬兩。七十萬加二十萬,便是九十萬兩,用不了兩年,便能收回前期投入,這難道是無底洞?倒是詹大人隻盯著眼前的修繕費,卻看不到長遠的節流與收益,莫非是賬本隻記到今年?”

一番話擲地有聲,像重錘砸在詹徽心上。

他被問得張口結舌,喉結上下滾動,卻吐不出半個字來——朱高熾算的每一筆賬都明明白白,長城的年費、邊軍的開銷、蒙古襲擾的損失,樁樁件件都有憑據,偏他先前隻盯著嶺北的投入,壓根沒算過這筆長遠的節流賬。

陡然間,詹徽滿臉漲紅,從臉頰一直蔓延到耳根,連脖頸都泛起赤色。

他支支吾吾地想要反駁,手指在賬冊上胡亂點著,仿佛想從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裡找出破綻,可腦子裡亂糟糟的,先前準備好的說辭全被衝散,半天擠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手裡那本他本想用來佐證“嶺北耗財”的賬冊,此刻仿佛有千斤重,壓得他手指發顫。

殿內群臣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驚訝,有嘲諷,更有幾分看好戲的意味,讓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自己掌管吏部,自詡精於算計,竟被一個半大的皇孫用賬本堵得啞口無言,這臉算是丟儘了。

朱高熾轉頭看向任亨泰,語氣更沉:“任大人引《周禮》‘邦外侯服’之說,勸陛下棄嶺北,敢問大人,《周禮》亦有‘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之語,難道草原牧民就不是大明子民?他們不懂教化,正因朝廷未曾深入,若因‘不可耕種’便棄之,與當年秦始皇修長城隔絕胡漢,有何區彆?”

“至於‘無田可種’,”他話鋒一轉,聲音朗朗,“我已派人查過,嶺北河穀可種青稞、燕麥,去年軍屯畝產三石,足夠駐軍自足。士紳若去,可經營商棧、掌管榷場,難道非得靠種地才能獲利?任大人身為狀元,隻知‘耕讀’,不知‘通商’,莫非忘了,我大明的茶葉、絲綢,在西域能換十匹戰馬?”

任亨泰臉頰漲得通紅,像被潑了一盆熱水,從顴骨一直燒到額角。

他原本在腹中備好的《詩經》《尚書》裡的句子,那些準備用來駁斥“舍本逐末”的經義,此刻全被堵在喉嚨裡,像被什麼東西死死噎住,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他從未想過,這個素來被朝臣看作“熟知兵事”的胖皇孫,竟對嶺北的情形如此了解——連河穀能種青稞、軍屯畝產三石這樣的細節都了如指掌,仿佛親自去過那片草原戈壁一般。

自己引經據典說了半天“邦外不宜經營”,卻被對方用實打實的實地見聞和數據砸得粉碎,所謂的“經義治國”,在這些具體的民生、軍務麵前,竟顯得如此空洞無力。

他撫著胡須的手微微發顫,先前那份以“聖人之徒”自居的從容蕩然無存,隻剩下被戳破論調後的窘迫——原來自己引以為傲的學識,在真正的軍國要務麵前,竟這般不堪一擊。

“還有諸位大人,”朱高熾環視群臣,目光銳利,“你們說嶺北苦寒,無人願去,我已奏請陛下,凡願往嶺北任職者,官升一級,祿加一倍,三年期滿回京優先擢升。陝西、山西的生員,耐得住風寒,熟悉邊情,已有百餘人報名。你們不願去,自有人願去建功立業,難道大明的官員,隻剩下計較田產的士紳了?”

這話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扇在那些先前附和的文臣臉上。

他們中有的是真心認同詹、任二人的論調,有的則是見風使舵想渾水摸魚,此刻被朱高熾點破“隻知計較田產”的心思,頓時個個如芒在背。

有人羞愧地低下頭,盯著自己的朝靴尖;有人慌忙側目看向殿柱,假裝沒聽見那話裡的鋒芒;更有幾個臉皮薄的,耳根子都紅透了,再無人敢輕易出聲附和。

整個奉天殿內,隻剩下香爐裡飄出的青煙無聲盤旋。

詹徽、任亨泰更是麵紅耳赤,像是被人當眾剝了體麵的外衣。

詹徽手裡的賬冊幾乎要被捏爛,任亨泰撫著胡須的手指僵在半空,兩人嘴唇都在哆嗦,卻一個字也反駁不出來——朱高熾的話句句在理,既算清了每年節省的軍費、新增的商稅這筆經濟賬,又點明了將防線推至漠北、斷絕蒙古襲擾的戰略賬,最狠的是,不動聲色便點破了他們“因嶺北無田可種、無利可圖才反對”的私利心思,讓他們再無轉圜餘地。

老朱坐在龍椅上,眼角的皺紋微微舒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這群隻知守著自家田宅的文臣看看,什麼叫眼光,什麼叫格局;讓他們知道,這大明的江山,不是靠幾本聖賢書就能守住的,更要靠實打實的籌謀與擔當。

朱高熾今日這番話,既敲醒了糊塗人,也立住了自個兒的威,比他親自拍案怒斥要管用得多。


最新小说: 豪門棄女邊境立功後連升九級 軍中女霸王! 暖動人心 靈飛經:中微子紀元 末日簽到,我養的少女是終焉女王 末世:開局優勢在我 末世梟雄:我的係統是禁忌 行屍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個劇本 末世熔爐我收取美國五大湖 天狼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