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家國大義!來自朱高熾的反擊!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438章 家國大義!來自朱高熾的反擊!

第438章 家國大義!來自朱高熾的反擊!(1 / 1)

老朱鬆了口,那就好辦了。

朱高熾語氣輕鬆,眼神卻透著篤定:“孫兒敢保證,隻要給他們些政策支持,讓他們在海外自主經營,不出十年,倭國、琉球都會變成富庶之地。”

“到時候,叔叔們手握財權、兵權,在海外活得有滋有味,比在國內受朝廷掣肘舒服多了,又怎麼會覺得被虧待?”

“再說了,他們雖是去海外鎮守,卻仍是大明的藩王,朝廷會給他們足夠的體麵和支持,既讓他們能施展拳腳,又能為大明開疆拓土,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事,他們感激皇爺爺還來不及呢!”

他這番話,既點出了藩王在國內的束縛,又描繪了海外的前景,把“發配”說成了“機遇”,倒是讓朱元璋心裡的那點愧疚淡了不少。

畢竟哪個皇子沒有野心?與其讓他們在國內爭權奪利,不如給他們一片海外天地,既能建功立業,又能保全家國,確實是兩全之策。

朱標也反應過來,撫掌道:“高熾這招確實高明。文臣們本想借倭國打壓你,結果反倒幫了父皇一個大忙,加速了藩王改封的進程,他們怕是要悔得腸子都青了。”

“悔?他們還沒嘗夠教訓!”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敢算計到朕的皇孫頭上,敢借著禮製逼宮,真當朕是吃素的?”

他大步走到龍案前,一把抓起那支沉甸甸的朱筆,在一張鋪好的空白奏章上重重一點,殷紅的朱砂瞬間洇開一個醒目的圓點,仿佛是給這場博弈落下的定音錘。

“晉王改封倭國,周王改封琉球,此事就這麼定了!”老朱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明日早朝,朕便當著滿朝文武宣布旨意,倒要看看那些文臣還有什麼話說!他們不是要宗室去海外嗎?朕便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讓他們知道,朕的兒子們,個個都能去海外開疆拓土,輪不到他們指手畫腳!”

頓了頓,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像是想到了什麼,又道:“還有,既然他們這麼看重宗法禮製,一口一個‘祖宗家法’,那朕便給他們好好‘正正禮’——傳朕的旨意,讓禮部立刻牽頭,把《大明集禮》再修訂一遍!”

他猛地將朱筆頓在案上,濺起幾點朱墨,“把‘宗室鎮守海外,以為藩屏’明明白白列為祖製,再添一條‘藩王不得乾預內地政務,不得私交朝臣’,白紙黑字寫清楚,讓他們往後再想拿禮製做文章時,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違了朕定的規矩!”

“不止這些,”朱元璋的手指在案上輕輕敲擊著,節奏越來越快,像是在盤算著一場周密的反擊,“再傳旨下去,讓都察院和吏部聯合督辦,查一查近三年科舉取士的名單!仔細核對籍貫、試卷,看看江南士紳是不是又在暗中結黨,借著閱卷的由頭排擠北方舉子,把朝廷的取士名額都當成了自家的私產!”

他冷哼一聲,語氣裡滿是譏諷,“劉三吾不是自詡文臣魁首,掌著科舉的筆杆子嗎?詹徽不是吏部侍郎,管著官員的升遷嗎?朕倒要看看,他們手底下到底乾淨不乾淨!”

朱元璋的聲音越來越冷,像是淬了冰,在禦書房裡回蕩:“劉三吾不是覺得自己懂禮製、能代表天下讀書人嗎?詹徽不是想借著禮製壓人,給朕難堪嗎?朕就讓他們看看,這大明的禮製,到底誰說了算!朕定的規矩,才是真正的國法,才是他們該守的本分!”

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案上的玉璽都微微顫動:“朕要讓他們知道,算計誰都行,就是不能算計到朕的頭上,更不能動朕看重的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敢打高熾的主意,就得有承擔後果的覺悟!”

老朱的眼神掃過殿外,仿佛能穿透宮牆,看到那些正在暗中得意的文臣,“朕要讓他們清清楚楚地記著,在這大明的天下,朕說的話,就是天條!算計朕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

這番話出口,禦書房裡鴉雀無聲,連朱標和朱高熾都能感受到那股從老朱身上散發出的凜冽殺氣。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敲打,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反擊——借著文臣拋出的“禮製”由頭,不僅要穩固朱高熾的地位,要推進藩王改封的大計,更要借機清洗朝堂上那些盤根錯節的江南士紳勢力,讓他們明白,皇權的威嚴,絕不容許任何挑釁。

朱高熾看著老朱眼中那熟悉的狠厲,知道這群文臣這次是真的觸了逆鱗。老朱看似是在順著他們的話頭布局,實則每一步都藏著反擊的鋒芒——既解決了藩王尾大不掉的隱患,又能借查科舉之名敲打江南士紳,更重要的是,用“祖製”的名義,徹底堵死了文臣再拿“就藩”說事的可能。

不過,這是老朱的報複,帶著雷霆萬鈞的帝王之怒,卻還不是他朱高熾的反擊。

看著老朱殺氣騰騰的模樣,朱高熾反而笑嗬嗬地補充道:“按照皇爺爺這法子,仔細一查,肯定能從科舉名單裡揪出不少貓膩,詹徽管著吏部銓選,劉三吾掌著閱卷筆杆子,這些人斷然脫不了乾係!”

他話鋒一轉,語氣裡帶著幾分刻意的“惋惜”:“隻是,真要直接將他們罷官去職,或是逐出朝堂,未免太便宜他們了。畢竟都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啊,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才混到如今的位置,多不容易!就這麼讓他們回家種田,豈不是浪費了一身才學?”

這陰陽怪氣的話語一出,老朱與太子標皆是一愣,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感到脊背發涼。

這小子看似在替文臣說話,可那語氣裡的算計,比老朱的怒火更讓人心裡發毛。

“兔崽子,你又在打著什麼算盤?”老朱沒好氣地追問道,手指點了點朱高熾,眼裡卻多了幾分好奇。

朱高熾也不繞彎子,直接朝牆上掛著的堪輿圖努了努嘴,笑得像隻偷腥的貓:“皇爺爺可彆忘了嶺北!那兒剛打下來,百廢待興,正愁沒人手去打理呢!”

“他們不是張口閉口仁義道德,動輒便提家國大義嘛,”朱高熾的聲音輕快起來,眼底卻閃著狡黠的光,“那就把這些人發配去嶺北,正好讓他們踐行自己的主張。劉三吾不是士林魁首,經義講得頭頭是道嗎?到了嶺北,正好讓他去教化那些草原蠻夷,把孔孟之道傳遍漠北,也算是圓了他‘教化四方’的宏願。”

“至於詹徽,”他頓了頓,笑意更濃,“那可是咱們大明的精英儒生,吏部的實務乾得熟門熟路。到了嶺北,就讓他配合徐允恭打理布政司的事,丈量土地、統計人口、興修水利,這些活兒正需要他這樣‘懂規矩’的人來做。草原上缺文臣治理,他們去了正好能發光發熱,總比在京師裡勾心鬥角強。”

他攤了攤手,一臉“為他們著想”的模樣:“您想啊,讓他們去嶺北建功立業,既能體現皇爺爺的‘寬宏大量’,又能讓他們把嘴上的‘家國大義’落到實處,豈不是比單純罷官更有意義?而且嶺北苦寒,民風彪悍,正好磨磨他們的酸腐氣,讓他們知道,治理天下光靠經書是不夠的,還得有扛得住風沙的筋骨!”

老朱聽得眼睛越來越亮,最後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好小子!這招比直接罷官狠多了!讓他們去嶺北喝風吃沙,在草原上跟蠻子打交道,可比在家待著舒坦多了!既解了恨,又能用他們的本事乾活,一石二鳥!”

太子標也忍不住失笑,這朱高熾的法子,果然比簡單的懲處更有“嚼頭”。

把這些養尊處優的文臣扔到嶺北那個苦地方,讓他們在寒風裡踐行“仁義道德”,確實比殺了他們還讓他們難受。

殺人誅心啊這是!

朱高熾見老朱認可,笑得更歡了:“這樣一來,他們還能怨誰?畢竟是去‘為國戍邊’,是去‘教化蠻夷’,都是光宗耀祖的事,他們要是敢抱怨,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承認自己說的都是空話!”

老朱看著他這副模樣,又氣又笑:“你啊你,年紀不大,心思倒比誰都深。行,就按你說的辦!讓劉三吾去教蠻夷念書,讓詹徽去跟泥土打交道,朕倒要看看,這些‘大儒’、‘精英’,到了嶺北還能不能端著架子!”

禦書房裡的氣氛徹底緩和下來,先前的怒火被這對祖孫的“壞主意”取代。

老朱知道,朱高熾這招看似陰損,實則比單純的報複更有遠見——既能削弱朝堂上的文臣勢力,又能為嶺北輸送治理人才,還能讓這些文臣親身體驗邊疆的艱難,日後再想對軍務、邊政指手畫腳,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吃過的苦。

朱高熾則暗自點頭,對付這群文臣,光靠老朱的雷霆手段還不夠,得用他們自己標榜的“道義”困住他們,讓他們在自己編織的牢籠裡動彈不得。

嶺北的風沙,遲早會磨掉他們的傲氣,也讓天下人看看,空談誤國,實乾興邦——而他朱高熾,就是要做那個實乾的人。

咱可不是睚眥必報,而是為了家國大義啊!


最新小说: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 亂世兵戶發媳婦,開局領娶三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