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改封提速!彆讓藩王吃苦受罪!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437章 改封提速!彆讓藩王吃苦受罪!

第437章 改封提速!彆讓藩王吃苦受罪!(1 / 1)

朱元璋的腳步漸漸停了下來,眉頭緊鎖,顯然在琢磨這層關節。

朱高熾繼續道:“這麼一來,文臣們便無話可說——他們要宗室去海外,咱們就派藩王去,比世子分量更重,更合‘鎮守邊疆’的禮製。”

“他們不是拿‘宗法’說事嗎?藩王親赴海外鎮守,正是‘以宗室屏藩天下’的祖製體現,比世子代勞更顯朝廷重視,更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他們總不能說藩王去得,世子去不得,這般自相矛盾的話,便是他們自己也說不出口。”

“而且,把藩王從內地封地調去海外,好處遠不止於此。”

朱高熾語氣愈發沉穩,條理清晰,“內地封地本就是藩王勢力盤根錯節之地,他們在那裡經營多年,私兵、田產、人脈交織,久了難免尾大不掉。調去海外,等於讓他們脫離原本的根基,一切從零開始,自然難以再像從前那般乾預內地政務,這便能讓他們遠離中樞,從源頭上避免日後皇子爭權、藩王作亂的隱患。”

“更重要的是,借此可慢慢收回內地兵權。藩王離京時,按例需留下部分護衛軍,美其名曰‘協助地方防務’,實則可收歸朝廷直轄;他們帶去海外的兵力,也需由朝廷統一調配糧草軍械,等於將其軍權攥在手裡。”

“借著開疆拓土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削弱藩王對內地軍隊的影響力,讓兵權逐步回歸中樞,這豈不是一舉兩得?既應了文臣‘宗室鎮守’的要求,又不動聲色地解決了藩王尾大不掉的難題,還能讓海外疆土真正納入朝廷掌控,如此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

“好小子!”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的怒火瞬間被精光取代,“這主意好!既堵了文臣的嘴,又能趁機削藩,還能讓那些藩王去海外打天下,真是一石三鳥!”

太子標眼中也閃過了一抹亮光,看向朱高熾的目光裡多了幾分讚許。

朱高熾這法子,對他這位太子而言,無疑是最有利的。

畢竟,如今的藩王們手握兵權,在封地內形同小朝廷,雖說都是手足兄弟,可權力麵前,親情往往不堪一擊。

太子標心裡比誰都清楚,即便將來自己順利即位,這些擁兵自重的藩王也必然是心腹大患,削藩是遲早要走的一步。

到那時,輕則兄弟失和,重則兵戎相見,無論哪種結果,對大明都是元氣大傷。

這不是冷血無情,更不是不念手足之情,而是為了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為了避免重蹈漢唐藩王作亂的覆轍,必須如此。

他這些年輔佐父皇處理朝政,見多了權力傾軋的殘酷,深知“藩王尾大不掉”是懸在王朝頭頂的利劍,早一天解決,朝廷就少一分風險。

現在朱高熾提出將藩王改封海外,等於提前給這柄利劍套上了鞘。

讓藩王遠離內地中樞,去海外開疆拓土,既保全了宗室體麵,又從根本上削弱了他們對皇權的威脅,等於是提前抹除了將來削藩可能引發的動蕩。

這樣的良策,既能讓他將來的皇位坐得更穩,又能讓大明江山少些內耗,太子標當然選擇毫無保留地支持。

老朱看向朱高熾,語氣裡帶著讚許:“你這腦子,倒是比你那些叔伯靈光多了。晉王去倭國,周王去琉球……他們若敢不去,便是違逆皇命,正好治罪;若是去了,便讓他們在海外好好‘建功立業’,這輩子都彆想再回內地摻和朝政!”

頓了頓,老朱突然歎了口氣,聲音裡帶著幾分難以察覺的疲憊,道:“隻是咱這心裡麵總覺得虧待了他們……”

他說著,目光落在禦書房牆上掛著的皇子名錄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龍案邊緣。

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哪個不是他手把手教著騎馬射箭、處理政務?

朱樉性子烈,卻在朝鮮鎮住了場子;朱棡脾氣躁,可鎮守太原從未出過差錯;朱棣雖遠在倭國,卻也是鎮守一方的屏障……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他不疼?

皇位早早就定給了嫡長子朱標,這是宗法規矩,他認。

可其他兒子呢?皇位輪不到他們不說,到頭來卻要被發配到海外蠻荒之地,遠離故土,遠離宗祠,連百年後入葬明皇陵都未必能如願。

這怎麼看都是不公平啊!

朱標將來坐鎮京師,尊享萬邦來朝,他的兄弟們卻要在海外與蠻夷周旋,與風浪為伴,這般落差,讓他這個當爹的如何不心疼?

“咱知道,這是為了大明好,為了後世安穩。”老朱又歎了口氣,語氣裡滿是矛盾,“可每次想起他們離京時的眼神,咱這心裡就跟針紮似的……畢竟,都是從咱身上掉下來的肉啊。”

他嘴上說著要把藩王趕去海外,心裡卻清楚,這道旨意下去,多少父子情分、兄弟情誼,都要被那片茫茫大海隔開。

可他是皇帝,不能隻念私情,隻能硬起心腸——為了朱標能坐穩江山,為了朱雄英能順利接棒,為了大明不在他身後分崩離析,這點“虧待”,隻能讓兒子們擔著了。

朱高熾卻笑著開口道:“皇爺爺多慮了,說不定這些叔叔們巴不得前去海外,做個逍遙快活的土皇帝呢!”

“您想啊,在大明內地的封地,他們一舉一動都在朝廷眼皮子底下,收多少田租、養多少私兵,都得按規矩來,稍有逾矩就可能被言官彈劾,將來還免不了麵臨削藩的風險,處處束手束腳。”

“可到了海外就不一樣了,倭國、琉球這些地方,遠離中樞,他們既是宗室藩王,又是當地最高長官,軍政大權一把抓,想怎麼治理就怎麼治理,雖說要對付些蠻夷,卻也少了朝廷的諸多管控,這不比在封地看彆人臉色強?說不定他們暗地裡正盼著這樣的機會,好出去自立為王,過把真正說了算的癮呢!”

老朱與太子標聽後都是哭笑不得,不過也沒有出言反駁。

話糙理不糙嘛!

“而且皇爺爺彆忘了,海外也不是什麼貧瘠之地,倭國的金銀礦、朝鮮的糧食產量,都是現成的例子,哪一個不是能生財的寶地?”

“就算是琉球,現在看著發展有些落後,可地理位置擺在那兒,是東海貿易的必經之路,本身就是個天然的良港。”

“等孫兒日後給五叔好好規劃一番,讓他在琉球全麵種植蔗糖、茶葉,再建幾個大型貨棧,把那裡打造成南北商船的中轉站,光是關稅和專營利潤就夠他富得流油,絕對能成為一個聚寶盆。”

聽到這話,老朱總算是欣慰了不少,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臉上的戾氣也散了幾分。

這小胖墩“點石成金”的本事,他是一直看在眼裡的——當初誰能想到,一片荒蕪的嶺北能被他規劃成軍屯商路的樞紐?誰能料到,閉塞的東海能被他折騰成日進鬥金的貿易航線?連倭國那窮山惡水,都在他的算計下成了產出金銀的寶地。

有這等本事,說能把琉球變成聚寶盆,老朱自然相信朱高熾做得到。

“好吧,”他擺了擺手,語氣裡帶著幾分釋然,也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托付之意,“既然你心裡有數,那就照你的法子去辦。記著,彆讓你這些叔伯在外麵吃苦受罪就行。畢竟是皇家血脈,到了海外,該有的體麵、該給的支持,朝廷都不能少。”

說到底,他再是鐵腕帝王,也終究是個父親。

哪怕明知把兒子們派去海外是為了大明長治久安,心裡也終究盼著他們能過得安穩。

有朱高熾這話打底,他便覺得踏實了些——這孩子向來言出必行,有他盯著海外的事,想來那些兒子們即便遠離故土,也能活出個樣子來。


最新小说: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