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秋陽透過窗欞,在金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朱高熾癱在鋪著軟墊的太師椅上,連抬手的力氣都欠奉——從琉球到倭國,再從倭國到朝鮮,然後是北洋水師,小半年的航程晃得他骨頭都快散了。
朱雄英更甚,昨晚沾著枕頭就睡死過去,此刻還在打著小呼嚕。
“砰”的一聲,殿門被推開,朱元璋帶著太子朱標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龍袍上的金線在晨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
老朱沒等朱高熾起身,就把一份奏折拍在案上,震得茶盞都跳了跳:“好你個胖小子!翅膀硬了是不是?敢瞞著咱讓水師兒郎去送死!”
朱標連忙拉住老朱,溫聲道:“高熾剛回來,先讓他歇歇。湯和也是急了,才把折子遞上來的。”
朱高熾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慢悠悠地看向二人:“你們倆乾啥啊?”
“乾什麼?!”朱元璋吹胡子瞪眼,指著奏折道,“湯和說你讓北洋水師去探什麼美洲,還說那地方在天邊,去十艘船得沉九艘,這不是讓將士們去喂魚嗎?你給老子說清楚,到底圖什麼!”
原來湯和在沿海巡查時,聽聞北洋水師在勘察加損兵折將,還聽說朱高熾要派船隊橫渡太平洋,頓時氣得吹胡子瞪眼。
這位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將最疼惜士卒,當即寫了封措辭嚴厲的奏折,把朱高熾比作“好大喜功、輕賤人命”之人,直接遞到了金陵老朱麵前。
朱高熾拿起奏折看了看,心裡暗笑湯和老爺子還是這暴脾氣。
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道:“皇爺爺息怒,孫兒這麼做,不是為了虛名,是為了大明的將來。”
“將來?”朱元璋冷笑,“朕看你是被那些海圖迷昏了頭!中原的地還沒種完,百姓的肚子還沒填飽,你倒好,跑去天邊找什麼美洲!”
“正因為要讓百姓填飽肚子,才要去美洲。”朱高熾語氣篤定,“孫兒這趟在倭國、朝鮮查訪,發現就算有倭國的金銀、朝鮮的糧食,再過十年,大明的人口一漲,糧食還是不夠吃。江南的良田畝產最高也就一石,北方更是隻有幾鬥,一旦遇上災年,照樣得餓死人。”
朱標皺起眉頭:“可這跟美洲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朱高熾往前傾了傾身子,目光灼灼,“孫兒從一本西域殘卷裡看到,美洲有種糧食,叫玉米,還有種叫土豆,還有一種叫紅薯,畝產最低二十石,高的能到三十石!”
“你說什麼?”朱元璋猛地從龍椅上彈了起來,腰間的玉帶“哐當”撞在案幾上,茶水濺了滿桌都渾然不覺。
他死死盯著朱高熾,眼睛瞪得像銅鈴,仿佛聽錯了天大的笑話——二十石?三十石?
這胖小子怕是在海上漂久了,腦子被浪打糊塗了!
朱標也霍然起身,臉色瞬間漲紅,快步衝到朱高熾麵前,聲音都在發顫:“高熾,你再說一遍!那糧食畝產多少?”
“最低二十石,高的能到三十石。”朱高熾一字一頓,說得清晰無比,“孫兒核對過殘卷上的度量,與我大明一石相當。也就是說,這三種作物,一畝地最少能收兩千四百斤,多則三千六百斤!”
“轟”的一聲,朱元璋隻覺得腦子裡像炸了響雷。
兩千四百斤?他打小在濠州種地,最清楚糧食的斤兩——家裡那幾畝薄田,好年景種粟米,一畝能收五十斤就謝天謝地;後來當了皇帝,看過各地奏報,江南最好的水田種粳稻,一畝頂破天收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
二十石,相當於二十畝上等田的產量!
老朱踉蹌著後退兩步,一屁股坐回龍椅,雙手死死攥著扶手,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貧農出身的他,比誰都明白這數字意味著什麼。
當年濠州大旱,他眼睜睜看著爹娘和大哥因為一粒米都找不到,活活餓死在草屋裡;後來領兵打仗,多少弟兄不是死在刀槍下,而是倒在缺糧的路上。
若是早有這種作物,爹娘不會死,弟兄們不會餓肚子,天下也不會有那麼多流民!
“不可能……天底下哪有這種莊稼……”朱元璋喃喃自語,聲音裡滿是難以置信。
他種了一輩子地,當了一輩子皇帝,見過的作物從粟米、小麥到水稻、高粱,就沒聽說過能畝產二十石的!
莫說二十石,就是五石,都能讓天下農戶燒高香了!
朱標卻已經冷靜下來,他快步走到案前,鋪開全國輿圖,手指在上麵飛快地滑動:“高熾,你說的可是真的?若真有這種糧食,北方的旱地、南方的山地,那些種不了稻麥的地方,豈不是都能開墾了?陝西的黃土坡、山西的石縫地,哪怕畝產隻按十石算,也抵得上現在的十畝田!”
他越說越激動,筆尖在輿圖上戳出一個個小坑:“爹,您看!河南的鹽堿地、四川的丘陵,若是都種上這種作物,每年能多收多少糧食?流民有了活路,就不會再成暴民;邊軍有了糧草,就能安心戍邊;就是遇上大災,朝廷也能拿出餘糧賑災……這簡直是能讓大明換個天地的寶貝啊!”
朱元璋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裡爆發出驚人的光亮。
他活了大半輩子,最懂“民以食為天”的道理。
這二十石的畝產,哪裡是糧食,分明是能讓江山穩固的基石!
他猛地一拍案幾,震得熟睡中的朱雄英都跳了起來:“熾兒!你再說一遍!那糧食……真能收二十石?你可彆哄老子!”
“孫兒怎敢欺瞞爺爺。”朱高熾從懷裡掏出一卷臨摹的殘卷圖樣,攤在案上,“您看,這是玉米,秸稈有丈餘高,穗子像棒槌,一粒一粒攢得緊實;這是土豆,埋在土裡,不用澆水也能長,挖出來個個像拳頭大;還有紅薯,藤蔓能爬滿半畝地,底下結的塊根,一窩就能收幾十斤。殘卷上說,美洲土人哪怕把種子隨便撒在地裡,不用管也能收十幾石,若是咱們大明的農戶用心侍弄,三十石絕不是難事!”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盯著圖樣,手指顫抖著撫摸那些陌生的作物,忽然想起當年在皇覺寺當和尚,為了搶一口剩飯跟野狗打架的日子;想起領兵攻滁州時,全軍三天沒吃飯,將士們嚼樹皮充饑的慘狀。
老朱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朱高熾麵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幾乎要捏碎骨頭:“好小子!這要是真的,你就是咱大明的救星!比誰的功勞都大!”
“爹,”朱標也按捺不住激動,“咱們得趕緊讓北洋水師去找!多派些船,多帶些人手,就算把美洲翻過來,也得把這糧種弄回來!”
“對!對!”朱元璋連連點頭,轉身就往外走,“來人!傳朕旨意,讓湯和那老東西立刻滾過來!敢攔著找糧種,朕扒了他的皮!”
“再給北洋水師下旨,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就是豁出去一半水師,也得把玉米、土豆、紅薯給朕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