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不知道的是,生鐵熔點本就比純鐵低,當碳與氧氣持續結合、生鐵水中的碳含量逐漸降低時,鐵水的熔點也在隨之提高,質地也從脆硬慢慢向堅韌轉變。
在場的老匠人隱約明白其中關聯——鋼鐵產品中,碳含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性能:碳含量越低,鋼鐵越柔軟,適合打造鋤頭、犁鏵這類需要彎折卻不易斷的農用工具;碳含量越高,鋼鐵則越脆硬,雖鋒利卻易折,需在“韌”與“硬”之間找到平衡。
像刀劍、盔甲這類既要硬度能抵禦衝擊,又要韌性能承受彎折的兵器,就必須用碳含量適中的高碳鋼,而以往要得到這樣的鋼,需經過反複鍛打,耗時耗力。
那麼,這一係列從未試過的流程下來,真能煉出合格的鋼嗎?
在場眾人心裡都打著鼓,連周顯都往前湊了幾步,目光緊緊盯著炒鐵爐的方向。
不用懷疑,因為李鐵匠已經給出了答案。
他站在炒鐵爐旁,雙眼緊盯著爐內鐵水的變化,待鐵水從亮紅轉為暗紅、表麵泛起一層薄殼時,立刻拿起長嘴鉗,穩穩地從炒鐵爐中夾起一個拳頭大小的通紅鐵團兒。
鐵團兒剛離開爐口,便散發出刺眼的紅光,李鐵匠快步走到鍛錘旁,將鐵團兒放在砧台上,對著負責操控鍛錘的工匠點頭:“打!”
鍛錘落下,“哐當”一聲巨響,鐵團兒被砸得扁了幾分,表麵的氧化鐵皮簌簌脫落。
李鐵匠卻沒停,依舊指揮著鍛錘反複敲打,還時不時用長嘴鉗翻動鐵團兒,將表麵的鐵屑一一敲落。
這一幕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連朱高熾都往前走了幾步,想看清鐵團兒的變化。
隨著鍛錘的每一次敲擊,火星四濺,卻再也沒在鐵團兒表麵留下凹陷痕跡——以往用舊爐炒出的鐵,敲上十幾下就會出現裂紋,可這塊鐵,任憑鍛錘反複捶打,依舊保持著完整的形狀,甚至在錘擊下愈發光亮。
待鐵團兒冷卻幾分,李鐵匠拿起它,用手指彈了彈,發出“當當”的清脆聲響,再試著掰了掰,鐵團兒微微彎曲卻沒有斷裂——這塊鐵又韌又硬,堪稱是極品!
很顯然,這是一塊上等的好鋼!
不是隻能做農具的軟鐵,也不是一折就斷的脆鐵,而是足以鍛造寶劍、打造盔甲的高碳鋼!
李鐵匠舉起這塊鋼,聲音因激動而沙啞:“是精鋼!真正的精鋼啊!”
四周一片嘩然!原本還在小聲議論的人群,瞬間爆發出震天的驚呼:
“我的老天爺啊!這竟然是精鋼!”
“你們看見了嗎?看見了嗎!鍛錘砸上去都沒痕跡啊!”
“這第一爐就炒出精鋼了啊!以前咱們煉十爐都未必能出一爐好鋼!”
這是什麼神跡啊!
數千匠人全都陷入了震撼之中,有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有人激動得手舞足蹈,甚至當場跪倒在地,對著高爐磕頭;還有年輕匠人衝上前,圍著李鐵匠手裡的精鋼,恨不得湊上去摸一摸——他們這輩子都在跟鐵打交道,卻從未見過如此優質的精鋼,更沒想過,隻用半天時間,靠一座高爐、一座炒鐵爐,就能煉出這樣的寶貝!
周顯拿著一塊剛敲下來的鋼屑,反複查看,手指能感受到鋼屑的堅硬與光滑,心裡徹底服了——之前朝臣們還質疑朱高熾“浪費國庫”,可現在,光是這一爐精鋼,就足以抵得上舊爐半個月的產出,更彆說這鋼的質量遠超以往。
照這個速度,大明水師的火炮、邊軍的盔甲,很快就能用上最優質的鋼材,朝廷花的錢,何止是“值了”,簡直是賺翻了!
常茂和康鐸更是激動得拍起了手——他們太清楚好鋼的重要性了!
以前軍中的兵器,用不了多久就會生鏽、卷刃,火炮更是容易炸膛,可要是用這種精鋼打造兵器,士兵們上了戰場,就能多一分勝算!
朱高熾看著陷入狂喜的人群,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