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淘金浪潮!衝向勘察加!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558章 淘金浪潮!衝向勘察加!

第558章 淘金浪潮!衝向勘察加!(1 / 1)

消息與黃金樣品順著北洋水師的航線,一路傳回中原。

與朱高熾預料的一樣,“勘察加半島藏有巨大金礦”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短短數日便傳遍大明各省——從江南的煙雨小鎮到北方的邊陲重鎮,從繁華的京城街巷到偏遠的鄉村集市,人人都在談論這片遙遠土地上的“黃金誘惑”。

更令人心動的是,北洋水師同步放出告示:歡迎大明所有百姓子民前往勘察加半島開采金礦,無需繳納高額押金,也無需依附權貴,隻需將開采所得的一成上繳水師充作賦稅,其餘九成儘可自行留存。

這則告示一出,天下震動。

江南的富商們放下手中的絲綢生意,北方的地主們暫停了土地兼並的盤算,就連京城裡落魄的宗室貴族,也開始翻箱倒櫃籌措盤纏。

可興奮之餘,不少人又陷入疑慮:開采淘金曆來是高門檻的營生,要麼被官府壟斷,要麼被豪強把持,如今北洋水師竟讓普通人“一成抽稅、九成歸己”,門檻低得讓人難以置信;更重要的是,勘察加半島遠在天邊,誰也沒親眼見過那裡的金礦,萬一消息是假的,豈不是要賠上身家性命?

遠在京城的朱元璋與太子朱標,看到朱高熾送來的奏疏與金礦樣品,瞬間便明白了他的用意——既借民間力量開發勘察加半島,解決水師據點的物資短缺問題,又能通過金礦稅收充實水師軍餉,還能讓百姓獲得致富機會,可謂一舉三得。

朱元璋當即召來通政司官員,下令道:“立刻將勘察加半島金礦的消息,連同水師的開采章程,張貼到全國各州府的告示欄,再讓驛站快馬傳遞到各縣,務必讓天下人都知道,此事有朝廷背書,絕非虛妄!”

朱標也補充道:“讓戶部配合,印發詳細的《勘察加淘金指南》,寫明航線、所需物資、注意事項,再派熟悉海外事務的官員前往特林港,為前往淘金的百姓與商戶提供指引。”

有了朝廷的強力背書,此前的疑慮瞬間煙消雲散。

通政司的告示一貼出,各地百姓爭相圍觀,看到“朝廷認證”四個大字,再看到隨告示附上的金礦礦石畫像,所有人都沸騰了。

“是真的!朝廷都承認了,勘察加真有金礦!”

“一成稅就能自己淘金,這要是運氣好,挖上幾塊金塊,後半輩子就不愁了!”

歡呼聲傳遍大街小巷,一股前所未有的淘金浪潮,迅速席卷整個大明。

江南的張姓富商,此前已派親信前往特林港打探,此刻得知朝廷背書,立刻動用全部家產,招募了五百名經驗豐富的礦工,購置了數十艘大船,裝滿糧食、工具、禦寒衣物與冶煉設備,還特意聘請了幾位曾在雲南金礦任職的老工匠,作為礦場的技術負責人,浩浩蕩蕩地駛向勘察加半島。

他放出話:“隻要肯賣力乾活,礦工每月除了工錢,還能分取礦場收益的分紅!”

消息一出,周邊州縣的百姓紛紛報名,船隊出發時,碼頭擠滿了送行的人群。

不止張姓富商,蘇州的沈氏商行、杭州的王氏家族、山東的孔氏地主……各地士紳商賈紛紛效仿,展開了“搶人大戰”——有的開出“包吃包住,月薪三兩銀子”的優渥條件,有的承諾“為礦工家人提供土地耕種”,有的甚至表示“若能發現新礦脈,獎勵黃金百兩”。

一時間,大明境內的工匠、礦工、船工供不應求,不少原本靠種地為生的百姓,也放下鋤頭,背著行囊前往沿海港口,希望能搭上前往勘察加的船隻。

除了依附商戶的礦工,還有大量百姓選擇“單乾”。

江南有一對兄弟,變賣了家中的幾畝薄田,買了一艘小船,帶上簡單的淘金工具與口糧,跟著商船隊前往勘察加;山東有個年輕小夥,聽聞淘金能改變命運,辭彆父母,加入了一支由同鄉組成的“淘金小隊”,打算到了當地再尋找礦脈;甚至有京城的小商販,關掉了經營多年的雜貨鋪,帶著積蓄與夢想,踏上了淘金之路。

“就算挖不到大塊黃金,淘些金砂也能賺比在家種地多十倍的錢!”

這是無數普通百姓的心聲。

短短半個月,從特林港前往勘察加半島的船隊,絡繹不絕地穿梭在海麵上。有的是商戶組建的“大型淘金船隊”,船隻數十艘連在一起,如同移動的城堡;有的是百姓自發組成的“小型淘金船”,三五艘船結伴而行,相互照應;還有水師派來的“護航船隊”,沿途保護淘金船隻的安全,防止海盜襲擾。

據北洋水師統計,半個月內,抵達勘察加半島的船隻超過三百艘,人數達到兩萬餘人,碼頭每天都擠滿了前來登記的人群。

所有抵達勘察加的人,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北洋水師的駐地,學習《勘察加金礦開采管理章程》。

水師官員在碼頭搭建了臨時帳篷,將章程張貼在木板上,逐一講解:“第一,所有淘金者需在水師登記備案,領取‘開采許可證’,無證開采者一律沒收所得;第二,開采區域由水師統一劃定,分為‘商戶開采區’與‘個人開采區’,不得越界;第三,嚴禁破壞山林、水源,違者重罰;第四,礦稅按月繳納,水師會派專人上門收取,絕不允許任何人偷稅漏稅……”

百姓與商戶們認真聽著,看到章程裡寫著“水師保障所有淘金者的安全,若遇危險可隨時向就近的水師哨所求助”,心中的最後一絲顧慮也消失了。

張姓富商在登記時,直接向水師官員表示:“願意繳納雙倍礦稅,隻求能優先挑選開采區域!”

水師官員按照章程,將一處探明儲量豐富的砂金礦劃給了他,並派了十名水師士卒,協助他搭建礦場營房與防禦設施。

拿到開采許可證後,所有人都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淘金生涯中。

商戶們的大型礦場,迅速在劃定區域內搭建起工棚、冶煉廠、倉庫,老工匠們指導礦工使用“重選法”“混汞法”等技術淘金,每天都能產出大量金砂與金塊;個人淘金者則分散在河流兩岸,手持淘金盆,在水中反複淘洗砂礫,雖然效率不如大型礦場,卻也時常能淘出細小的金砂,每當有人高喊“我淘到金了”,周邊便會圍攏起一群羨慕的目光。

勘察加半島的水師駐地周邊,一夜之間變得熱鬨非凡。

商戶們開設的商鋪、酒館、客棧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商鋪裡售賣著從大明運來的布匹、茶葉、瓷器,還有本地捕獵的獸肉、捕撈的海魚;酒館裡擠滿了勞累一天的礦工,喝著烈酒,暢談著淘金的收獲與夢想;客棧裡住滿了剛抵達的淘金者,打聽著哪裡的礦脈更容易出金。

甚至有人在駐地附近開設了“淘金工具鋪”,專門售賣淘金盆、礦鎬、篩子等設備,生意火爆。

水師將士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商戶們按照章程,定期向水師繳納礦稅,還主動送來大量棉衣、被褥、糧食與蔬菜,“感謝水師保護礦場安全”;商鋪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將士們不用再依賴朝廷調撥,隨時能買到需要的東西;作坊裡打造的優質工具,讓修繕戰船、加固營寨的效率大大提高。

有個水師老卒,此前冬天隻能靠單薄的棉衣禦寒,如今穿上了商戶送來的狐皮大衣,感慨道:“這輩子都沒想過,在這苦寒之地還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朱高熾與朱雄英站在駐地的瞭望塔上,看著下方熱鬨的景象,臉上滿是欣慰。

“高熾,你這招真是太高明了!”朱雄英笑著說,“既解決了水師的物資問題,又讓百姓有了致富的機會,還為朝廷增加了稅收,一舉多得啊!”

朱高熾望著遠方連綿的礦場與穿梭的人群,感慨道:“這隻是開始,等礦場規模擴大,來往的商船更多,咱們就能在這裡建立更完善的城池、港口、學校,讓勘察加不僅是淘金之地,更是大明在海外的堅固堡壘,為探索美洲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俞通淵拿著最新的統計報表,快步走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笑容:“殿下,這半個月,咱們已經收到礦稅黃金兩千兩,還有商戶捐贈的糧食十萬石、棉衣五千件!照這個勢頭,不出半年,勘察加就能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甚至能向朝廷上繳賦稅了!”

朱高熾接過報表,仔細看了看,點了點頭:“好!但一定要守住底線——既要保障商戶與百姓的利益,讓他們願意來、留得住;也要嚴格管理,不能讓淘金破壞這裡的環境,更不能讓有些人趁機作亂。”

“另外,派些人去礦場,向礦工們傳授一些基本的耕種技術,告訴他們,除了淘金,也能在周邊開墾荒地,種植耐寒作物,這樣就算將來淘金熱潮退去,他們也能在這裡安居樂業。”

俞通淵連忙應道:“屬下明白!這就安排人去做!”

瞭望塔下,淘金的號子聲、船隻的鳴笛聲、商鋪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曲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樂章。

朱高熾知道,他掀起的這股淘金浪潮,不僅改變了勘察加半島的命運,也為大明的海外開拓,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而這一切,都將成為李景隆與徐增壽歸來時,最堅實的後盾——當他們帶著美洲的高產作物種子返回時,這裡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天寒地凍、物資匱乏的小據點,而是一個充滿機遇與希望的“海外新城”。


最新小说: 時空狙擊終極守護 星耀逆天銀河錄 新紀元前夜 紫金幻影:我的黑籃係統 重生盜墓之吳家多了個大小姐 一眉轉世到東北,除魔衛道爽歪歪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在漢武帝手下當官,我隻想擺爛 重生大明:嶽丈朱元璋! 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