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開原衛都司府衙外,猛哥帖木兒身著大明賞賜的絲綢官服,帶著兩名隨從,手捧裝有貂皮、人參的禮盒,神色恭敬地等候召見。
昨日聽聞朱高熾願親自接見,他一夜未眠,反複琢磨著如何說服這位殺伐果斷的大明皇孫,放寬對鐵器的限製——畢竟部落裡的農具早已磨損不堪,再得不到補充,春耕就要延誤,到時候彆說繳納貢品,連部眾的口糧都成問題。
“殿下有請建州衛指揮使猛哥帖木兒入內。”隨著侍衛的通報,猛哥帖木兒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氣,提著禮盒快步走進正廳。
廳內,朱高熾端坐於主位,一身玄色常服,卻依舊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朱雄英立於左側,目光平靜地打量著他,兩人周身的氣場,讓猛哥帖木兒下意識地收斂了心神。
“末將猛哥帖木兒,參見胖殿下、皇太孫殿下!願殿下聖體安康,大明國運昌隆!”猛哥帖木兒單膝跪地,雙手高舉禮盒,恭敬行禮。
“起來吧。”朱高熾語氣平淡,指了指廳下的座椅,“今日召你前來,不必多禮,有話直說便是。”
猛哥帖木兒起身落座,卻不敢坐實,隻虛沾了半邊椅麵,斟酌著開口:“殿下,末將此次前來,是為部落鐵器之事懇請殿下開恩。自上月明軍嚴查鐵器以來,部落裡的農具已所剩無幾,再過一月便是春耕,若是沒有鋤頭、犁鏵,田地便無法耕種,部眾怕是連基本的生活都過不下去了。”
他說著,再次起身躬身,語氣帶著幾分急切:“末將敢以建州衛全體部眾的性命擔保,絕不敢私藏兵器,隻求殿下能放寬限製,允許咱們購買些農具,待秋收之後,末將定率部眾多繳貢品,以報大明之恩!”
朱高熾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浮沫,目光落在猛哥帖木兒緊繃的臉上,緩緩開口:“放寬鐵器限製?猛哥帖木兒,你怕是忘了,前些日子周將軍在海西女真部落,搜出了數百柄私藏的彎刀、弓箭,甚至還有幾副鎧甲——這些,可不是農具吧?”
猛哥帖木兒心頭一緊,連忙解釋:“殿下,那是海西女真的糊塗事,與我建州女真無關啊!末將自受封建州衛指揮使以來,始終恪守大明律法,從未敢私藏兵器,部落裡的年輕人,連獵刀都需登記在冊,還請殿下明察!”
“明察?”朱高熾放下茶盞,語氣驟然轉冷,“本王隻知,女真各部素來往來密切,海西女真能私藏這麼多兵器,難保沒有其他部落暗中相助。如今大明嚴查鐵器,既是為了遼東安穩,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勾結外敵,圖謀不軌。在沒有徹底查清所有部落私藏兵器之事前,鐵器限製絕不能放寬——此事,沒得商量。”
這話如同冷水,澆得猛哥帖木兒渾身發涼。
他知道朱高熾手段狠厲,若是真的拒絕,部落的春耕就徹底無望了。
情急之下,他再次跪地,聲音帶著幾分哀求:“殿下!建州女真對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鑒!當年北元殘餘勢力拉攏末將,末將二話不說就將使者綁送京師;前年野人女真襲擾邊境,末將也率部眾協助明軍防守,從未有過二心啊!求殿下開恩,給建州女真一條生路,末將在此立誓,建州女真今生今世,絕不敢背叛大明!”
看著猛哥帖木兒聲淚俱下的模樣,朱高熾心中卻沒有半分動容,隻覺得可笑——曆史上,建州女真的先祖們,也曾對著大明皇帝立下類似的誓言,也曾接受過大明無數的恩惠,可到了明末,還不是借著“七大恨”的借口,揮師入關,給了搖搖欲墜的大明最凶狠的一刀?
所謂的“忠心”,不過是他們蟄伏時的偽裝罷了。
他緩緩起身,走到猛哥帖木兒麵前,語氣緩和了幾分:“罷了,我知道你對大明還算恭順,也不願看著建州女真的部眾挨餓。想要放寬鐵器限製,重開互市,也不是沒有辦法——我這裡,有一個條件。”
猛哥帖木兒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希冀:“殿下請講!隻要能讓部落活下去,彆說一個條件,便是十個、百個,末將也答應!”
“大明打算在遼東組建一支‘遼東鐵騎’。”朱高熾語氣鄭重,“這支鐵騎,不隻要從明軍之中挑選精銳,還要從蒙古、女真等歸附部落中,征召勇武善戰的勇士。凡加入鐵騎者,皆按大明士兵的標準發放糧餉、鎧甲;若是在戰場上表現優異,為大明立下功勳,不僅能獲得賞賜,甚至可以舉家遷入大明京師生活,子弟還能入國子監讀書——這,便是我的條件。”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盯著猛哥帖木兒:“隻要建州女真願意支持此事,挑選一千名精銳勇士加入遼東鐵騎,並且配合明軍監督其他女真部落的征召事宜,我便可以做主,先給建州女真發放五十副農具,待勇士們正式編入鐵騎,再重開建州衛的互市,後續還能根據表現,逐步放寬鐵器限製。你,可願意?”
猛哥帖木兒聞言,心中本能地升起一絲不安——他總覺得,朱高熾此舉絕非單純為了組建軍隊,可仔細一想,又想不透其中的深意。
征召部落勇士加入明軍,雖會削弱部落的兵力,但能獲得農具、重開互市,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若是勇士能立下功勳,遷入京師,對建州女真而言,也是一種榮耀與保障。
權衡再三,猛哥帖木兒再也顧不上那點不安,連忙磕頭謝恩:“末將願意!末將這就回部落,挑選最精銳的勇士,明日便送往開原衛,絕不辜負殿下的信任!”
“好。”朱高熾滿意地點頭,“我等著你的好消息。記住,若是建州女真敢在這件事上耍花招,不僅鐵器限製會從嚴,互市也永無重開之日——你應該清楚,我從不說空話。”
“末將明白!末將絕不敢有半分懈怠!”猛哥帖木兒再次行禮,心中的喜悅早已壓過了不安,他捧著朱高熾賞賜的五十副農具清單,興高采烈地退出了正廳,隻想著儘快返回部落,安排征召勇士之事。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此次之行竟然如此順利,直接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走出都司府衙,猛哥帖木兒緊緊攥著手中的農具清單,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臉上卻抑製不住地堆滿笑容,連之前因緊張而緊繃的肩膀都徹底放鬆下來。
春日的陽光灑在身上,暖得讓人舒心,他抬頭望向開原衛的街道,連往來士兵嚴肅的麵容,在他眼中都變得親切起來。
“五十副農具!還有重開互市的希望!”他低聲自語,語氣裡滿是激動,甚至忍不住抬手拍了拍隨從的肩膀,“咱們部落的春耕,這下算是徹底有指望了!”
先前心中那絲莫名的不安,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喜悅衝得煙消雲散。他滿腦子都是回到部落後如何安排春耕、如何挑選勇士,哪裡還顧得上琢磨朱高熾的謀劃。
至於征召勇士加入遼東鐵騎,在他看來根本不算難題——不過是讓部落的兒郎去明軍裡曆練一番,既能領大明的糧餉,還能學到明軍的戰法,將來回到部落,反而能讓建州女真的實力更強。
“說到底,這些勇士還是咱們部落的人,血脈裡流的是女真的血,將來不管走到哪,都得聽咱們建州衛的!”
猛哥帖木兒越想越覺得穩妥,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了幾分,隻盼著能早點回到部落,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族人們,讓大家都跟著高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