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猛哥帖木兒離去的背影,朱雄英走上前,眉頭仍未舒展,語氣中帶著幾分質疑:“高熾,你真打算讓女真部落的勇士加入遼東鐵騎?”
“我總覺得不妥——這些人終究是外夷,即便編入明軍,也未必真心為大明效力。萬一他們暗中勾結部落,將來在戰場上倒戈,豈不是養虎為患?而且給他們糧餉、鎧甲,甚至許諾京師生活,這分明是便宜了蒙古、女真這些部落,對大明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
朱高熾聞言,非但沒有動怒,反而笑著轉身,走到案幾旁坐下,示意朱雄英也坐下細談:“雄英,你隻看到了表麵,卻沒看透這背後的門道。我這計策,看似是給了部落好處,實則是一步步瓦解他們的根基,你且聽我慢慢說。”
他伸出一根手指,語氣沉穩:“其一,咱們征召的都是部落裡的精銳勇士——這些人是部落的戰力核心,也是他們敢與大明叫板的底氣。把這些人抽走編入鐵騎,部落的實力自然會被削弱,即便他們心裡再生出反心,也要掂量掂量:沒了精銳,拿什麼跟明軍抗衡?到時候彆說襲擾邊境,能不能守住自己的聚居地都成問題。這就好比拔了老虎的牙,即便它再凶,也咬不傷人了。”
朱雄英微微一怔,下意識地點頭——他倒是沒考慮到“抽走精銳”這一層,此刻聽朱高熾一說,頓時覺得有幾分道理。
朱高熾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繼續說道:“其二,這遼東鐵騎組建後,不會留在遼東駐守,而是要拉去嶺北!嶺北是什麼地方?是北元殘餘勢力的地盤,常年戰亂不斷。咱們讓這些部落勇士跟著明軍去嶺北,專門收拾那些不聽話的蒙古蠻子,一來能借他們的手削弱北元,二來能讓他們遠離部落——常年在外征戰,三五年甚至八九年都見不到家人,時間一長,他們與部落的聯係自然會慢慢割裂。”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而且在嶺北征戰,他們得靠明軍的糧餉活命,得聽明軍將領的指揮,受大明律法的約束。戰場上同生共死的是明軍袍澤,日常相處的是明軍同僚,久而久之,他們心中的‘部落歸屬感’會越來越淡,‘大明軍人’的身份認同會越來越強。即便還有親人留在部落,這份疏離感也足以讓他們在部落作亂時,選擇站在大明這邊。”
朱雄英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之前的疑慮消散了大半,催促道:“那其三呢?”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咱們要在遼東鐵騎裡樹立榜樣標杆。”朱高熾語氣加重,“隻要這些部落勇士在戰場上立了功,不管是斬殺北元將領,還是擊退部落叛亂,都要重賞!功勞大的,不僅要授予官職,還要讓他們帶著家人遷入京師,分給他們良田、宅院,讓他們過上富裕安寧的生活——讓他們親眼看到,跟著大明混,能比在部落裡苦熬強百倍。”
他嘴角勾起一抹深意:“你想想,當第一個女真勇士帶著家人住進京師的大宅院,當第一個蒙古勇士因軍功被封為百戶,消息傳回部落,其他年輕人會怎麼想?他們會羨慕,會渴望,會以加入遼東鐵騎為榮,會拚了命地想建功立業,隻為能脫離部落那片苦寒之地,帶著家人過上好日子。到時候不用咱們逼迫,部落裡的年輕人會主動來投,甚至會為了爭奪名額互相競爭。”
朱雄英聽到這裡,已經完全明白了——這哪裡是“便宜”部落,分明是在一步步瓦解部落的根基!
他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看向朱高熾的眼神裡滿是震驚:“高熾,你這計策……真是太毒太狠了!你這是借著‘征召’的由頭,一點點抽走部落的‘筋骨’啊!”
“長此以往,部落裡的年輕人都盯著京師的好日子,拚了命想加入明軍,誰還願意留在苦寒之地守著部落?到時候部落裡剩下的,就隻有走不動路的空巢老人,還有那些隻會靠著舊身份作威作福、卻沒了青壯支撐的舊貴族。這些老人連自己都需要人照料,貴族沒了手下的勇士,就是沒了爪牙的老虎,連自保都難,更彆說跟大明抗衡。”
“沒有了青壯勇士,部落的田沒人種、獵沒人打,連基本的生計都維持不了;更彆說組建隊伍反抗,連守護聚居地的力氣都沒有,可不就成了一盤散沙,再也成不了氣候。到時候明軍想怎麼拿捏他們都很輕鬆——要他們繳納貢品,他們不敢拖延;要他們配合遷徙,他們不敢反抗;即便有個彆貴族心懷不滿,也掀不起半點風浪。他們就像沒了尖牙的狼、沒了翅膀的鳥,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跟待宰的羔羊沒什麼兩樣!”
“無毒不丈夫。”朱高熾語氣平淡,眼中卻沒有半分波瀾,“對付這些反複無常的外夷,光靠懷柔與震懾遠遠不夠。懷柔久了,他們會覺得大明軟弱可欺,暗中積蓄力量;震懾狠了,又會逼得他們抱團反抗,反而生出更大的亂子。他們骨子裡沒有‘忠誠’,隻有‘利弊’——敬畏的是大明的實力,渴望的是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利益。”
“咱們就順著他們的性子來,用京師的良田宅院、官職榮耀當誘餌,讓他們主動把部落的青壯精銳送出來;再用明軍的鐵律、嶺北的戰事做保障,斬斷這些青壯與部落的聯係,讓他們一步步認同大明的身份。這樣一來,既不用大動乾戈,又能一點點把他們的根基挖空——沒了青壯,部落沒了戰力;沒了向心力,部落沒了凝聚力。”
“等他們徹底失去掀起風浪的能力,再慢慢引導他們融入大明的生活,學大明的禮法,種大明的糧種,過大明百姓的日子,久而久之,‘外夷部落’的標簽自然會淡去,他們就成了大明的子民。這不是殘忍,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與其留著隱患,等將來他們羽翼豐滿反過來禍亂邊疆,不如現在就用穩妥的法子,徹底解決問題,讓遼東乃至北疆永遠安穩,讓大明的百姓永遠不用再受外夷襲擾之苦。”
朱雄英沉默片刻,隨即鄭重地點頭:“你說得對!與其將來讓他們成為大明的隱患,不如現在就徹底解決。這個計策雖然狠,但對大明、對遼東軍民都好,我支持你!”
朱高熾看著朱雄英堅定的眼神,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有你支持就好。接下來,咱們還要盯著猛哥帖木兒,確保他能按時把勇士送來;同時也要做好鐵騎的訓練計劃,等勇士們到了,立刻拉去嶺北——這盤棋,咱們得一步一步下穩,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廳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兩人身上,卻未能完全驅散空氣中的凝重。
他們都清楚,這個計策一旦開始實施,遼東的外夷部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而大明北疆的安穩,也將在這一步步的謀劃中,變得越來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