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了解完金陵灣及封地的基本情況後,並未急於前往各自的駐地。
朱樉看著灣內尚未完善的碼頭,率先開口:“金陵灣是咱們在美洲的橋頭堡,若是根基不穩,後續封地的物資運輸、人員往來都會受影響,甚至哪天遇到變故,連個退路都沒有。不如咱們先合力把這裡建好,再分赴封地不遲。”
朱棡與朱棣當即讚同——他們都清楚,金陵灣的重要性遠超各自封地,隻有這裡穩固了,後續的開發才能順利推進。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裡,三王傾儘船隊帶來的物資與人力,全力投入金陵灣的建設。
朱樉擅長統籌調度,便負責規劃房屋布局與物資分配,將帶來的水泥、木材按需求分發給各施工隊伍,還親自指導工匠搭建糧倉與軍械庫,確保物資儲存安全;朱棡精通農事與工坊事務,一方麵組織士兵開墾周邊荒地,試種土豆、玉米等糧種,另一方麵帶領工匠搭建鐵匠鋪、木匠鋪,打造鋤頭、犁鏵等農具與修繕船隻的工具;朱棣則專注於防禦與海防,他親自勘察金陵灣周邊地形,在海灣入口兩側修建炮台,安排士兵日夜巡邏,同時加固碼頭堤壩,確保大型船隊能安全停靠。
在三王的齊心協力下,金陵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速發展。
原本空曠的岸邊,一座座水泥房屋拔地而起,整齊排列成街區,不僅有士兵的營房、官員的府邸,還有供工匠與民夫居住的民居;港口碼頭被拓寬加固,增設了十餘座棧橋,能同時停靠五艘千石大船,搬運貨物的士兵與民夫往來穿梭,井然有序;周邊開墾出的農田裡,土豆幼苗長勢喜人,鐵匠鋪傳出的打鐵聲與碼頭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的金陵灣,無論是規模還是設施,都絲毫不輸第一個據點大明灣。
負責鎮守金陵灣的周千戶看在眼裡,心中滿是感激。
眼見三王已將金陵灣建設得初具規模,且各自封地的準備工作也已就緒,他便決定設宴為三王踐行。
宴席設在新建的議事廳內,周千戶不僅備好了從大明帶來的酒水、臘肉,還特意從沿海捕撈了新鮮海魚,搭配當地野菜,擺了滿滿一桌。
更讓三王意外的是,周千戶還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殷商部落的子庚首領。
原來,子庚首領得知近期有大批明軍抵達金陵灣,還看到灣內大興土木——明軍不僅搭建了成片的水泥房屋,還在海灣入口修建炮台,每天有無數士兵扛著工具開墾荒地、加固碼頭,連海麵上來往的船隻都比之前多了數倍,心中早已生出不安。
他清楚明軍的實力——之前偶然見到過明軍士兵手中的鐵器與火炮,知道部落的石斧、長矛根本不是對手,若是真的衝突起來,殷商部落恐怕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可他又不甘心看著家園被外人占據,畢竟這片土地是部落世代居住的地方,部落的漁獵場、耕種地都在這附近,一旦明軍要搶占土地,部落族人就隻能遷往更偏遠的苦寒之地。
他糾結了好幾日,既不敢貿然帶著族人反抗,又怕拖延下去會錯失先機。
直到周千戶派人來邀請他參加宴席,他才意識到這是個打探虛實的好機會——借著赴宴的名義,既能近距離觀察明軍的動向,又能當麵詢問大明的意圖,若是明軍真有惡意,也能提前做好準備;若是隻是想和平相處,也能為部落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於是他稍稍收拾了一番,帶著兩名親信隨從,忐忑地跟著使者前往金陵灣的議事廳,想弄清楚大明究竟想要乾什麼。
子庚首領身著獸皮長袍,帶著兩名隨從走進議事廳時,神色還有些拘謹。
可三王見到他,卻立刻熱情地起身迎接。
朱樉走上前,一把拉住子庚首領的手臂,笑著說道:“子庚首領能來,真是讓這宴席熱鬨不少!快請坐,嘗嘗咱們大明的好酒!”
說著,便將他引到主位旁坐下,親自為他斟滿酒杯。
子庚首領本就對大明的酒水頗為喜愛,此前與李景隆、徐增壽接觸時,曾喝過好幾次,便再也忘不了那醇厚的口感。
此刻見三王如此熱情,他也漸漸放下戒備,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辛辣的酒水入喉,卻帶著回甘,讓他忍不住讚了一聲:“好酒!”
宴席上,三王頻頻與子庚首領舉杯,氣氛越來越熱烈。酒過三巡,朱樉看似隨意地問道:“子庚首領,咱們聽說你在這一帶生活了多年,不知我要去的金山角附近,還有沒有其他部落?他們性情如何?”
子庚首領此時已有幾分醉意,聽到問話,便隨口答道:“金山角……往南走百裡,有個‘黑石部落’,他們住在山洞裡,靠采金為生,性情有點凶,不過不敢來咱們部落附近……”
朱棣緊接著問道:“那我要去的鬆江灣呢?周邊有沒有部落擅長捕魚或造船?”
“鬆江灣啊……”子庚首領晃了晃腦袋,語氣帶著幾分含糊,卻依舊老實回答,“那裡有個‘漁木部落’,天天在海上捕魚,還會用木頭做小船……他們和咱們部落偶爾會換東西,人還算和善……”
朱棡也趁機問道:“平原穀周邊呢?有沒有部落懂耕種?”
“平原穀東邊有個‘禾田部落’,他們會種玉米,就是產量不高……”子庚首領毫無防備,幾乎是三王問什麼,他就答什麼,將各封地周邊的部落分布、性情特點、擅長技能全都和盤托出。
三王聽著,心中暗自記下——這些信息對他們後續經營封地至關重要,不僅能提前了解周邊部落情況,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還能根據部落的特長,尋求合作的可能。
宴席一直持續到深夜,子庚首領喝得酩酊大醉,被隨從攙扶著回去時,還不忘拉著朱樉的手,含糊地說:“大明……好……以後……常換酒……”
看著子庚首領離去的背影,三王相視一笑——他們心裡都清楚,這趟宴席不僅拉近了與殷商部落的關係,更順利摸清了各封地周邊的部落情況,可謂一舉兩得。
朱樉笑著說道:“這子庚首領倒是實在,幾杯酒就把該說的都說了。從黑石部落的采金本事,到漁木部落的造船手藝,連禾田部落會種玉米都交代得明明白白,這些信息可比咱們派人瞎打聽高效多了,省了不少功夫。”
朱棣點頭道:“有了這些信息,咱們去了封地,就能少走不少彎路。知道金山角有黑石部落,秦王兄就能提前規劃如何溝通采金事宜;清楚鬆江灣有漁木部落,我也能琢磨著如何合作開發漁產;晉王兄了解到平原穀有懂耕種的禾田部落,後續推廣糧種也能有個參考。明日出發,也更有底氣了。”
朱棡也補充道:“更重要的是,子庚首領沒藏著掖著,說明他對咱們還有幾分信任,後續咱們與其他部落接觸時,也能借著殷商部落的關係搭個橋,減少不必要的衝突。這酒,沒白喝。”
周千戶在一旁笑道:“三位殿下運籌帷幄,連赴宴都能順帶摸清周邊局勢,末將實在佩服!如今金陵灣根基已穩,三位殿下又掌握了封地周邊的情況,定能在美洲大展拳腳。”
“末將在此預祝三位殿下在封地一切順利,早日建成屬於自己的基業,為大明開拓出更廣闊的疆土!”
三王相視一笑,臉上儘是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