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派遣一位大明藩王,前往呂宋輔佐新主,名為輔佐,實則掌控呂宋的軍政大權。”
“如此一來,呂宋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不會引起南洋各國的恐慌,我們也落不下侵略的口實,同時,呂宋的實際權力又掌握在我們手中,既能保護當地華人的利益,又能穩定南洋的局勢,豈不是一舉多得?”
朱元璋聽後,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好!好!好!此計甚妙!”
不久之後,大明的旨意傳到了呂宋。
新的呂宋國主很快就被選定。
他是呂宋老王的一個遠房侄子,性格懦弱,毫無主見,對大明感恩戴德。
隨後,蜀王朱椿率領親信前往呂宋,正式就任呂宋國王,開始輔佐新主。
為什麼是蜀王朱椿呢?其實這是老朱挨個詢問了這些兒子的想法後才定下來的。
當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這幾位手握重兵的兄長,已經領命前往美洲開疆拓土。
而周王朱橚也在琉球經營得有聲有色,根基漸穩。
剩下的諸王心裡都門兒清,改封海外是勢在必行的國策,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但去海外的哪個地方,那就得好好盤算一番了。
隨著美洲新大陸的詳細情報傳回京城,諸王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那可是一塊廣袤無垠的大陸,麵積足以媲美甚至遠超華夏中原。
土地肥沃,物產更是豐富得難以想象。
無論是金銀礦產,還是奇珍異獸,都應有儘有。
相比之下,呂宋雖然離大明近一些,物產也算尚可,但跟美洲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去美洲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未來的成就和地盤都不可限量。
所以,但凡有點野心、想乾一番大事業的藩王,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就藩呂宋的提議。
他們的目標都直指那片充滿無限可能的新大陸。
唯有蜀王朱椿,是個例外。
朱椿向來喜好讀書、寫字,沉迷於詩詞歌賦,是個典型的文人王爺。
他本就不喜歡離開繁華的大明去海外那些蠻荒之地,也沒有什麼爭霸天下的野心。
對他來說,安穩、舒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呂宋離大明不遠,氣候也還算適宜,而且局勢已經被明軍穩定下來。
在這裡就藩,既能完成父皇的旨意,又不用去美洲那麼遙遠、艱苦的地方,還能時不時地回到大明探親訪友……簡直是最佳選擇。
所以,當其他藩王都在為去美洲明爭暗鬥時,朱椿主動站出來,接下了呂宋這個封地。
他對此滿意至極,覺得這是最符合自己心意的安排。
李景隆則派遣一支水師駐守在呂宋港口,威懾四方,保護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朱椿的治理下,呂宋的局勢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華人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貿易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
南洋各國見大明並未吞並呂宋,隻是扶持了一個傀儡國王,心中的恐懼也漸漸消散。
他們更加敬畏大明的實力和公正,與大明的關係也更加密切。
大明在南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威望也達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