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就是你在宴會上震懾突厥使臣的那種?“
“正是。微臣已改良配方,威力更大。若能製成"霹靂炮",置於城頭,必能震懾胡虜!“
房玄齡皺眉:“此物從未用於實戰,萬一...“
“沒有萬一!“李承乾突然拍案,“傳孤令:即日起長安戒嚴,調集三輔府兵入衛。楊侍郎,你那"霹靂炮",立刻趕製!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離開東宮,楊世民直奔格物院。火藥配方他一直保密,隻教過幾個最信任的工匠。現在,是時候讓它派上大用場了!
三天不眠不休,楊世民和工匠們趕製出了二十門簡易火炮——其實就是加固的鐵管,配以特製的火藥包和鐵釘、碎石等填充物。雖然射程有限,但近距離殺傷力驚人。
與此同時,突厥騎兵已抵達鹹陽,距離長安僅一水之隔。城中人心惶惶,不少富戶已經開始收拾細軟準備南逃。
“郎君,這樣不行。“盧珊匆匆找到正在城頭督戰的楊世民,“百姓若大規模出逃,不僅影響士氣,還可能造成踩踏。“
楊世民抹了把臉上的黑灰:“你有什麼主意?“
“讓我組織城中婦女,成立救護隊和後勤隊。“盧珊眼中閃著堅定的光,“盧家在長安有威望,我能穩住人心。“
楊世民深深看了妻子一眼,突然為她感到無比自豪:“好!我這就去請太子下詔。“
很快,一道太子令傳遍全城:命盧氏女盧珊統領長安婦女,協助城防。同時,楊世民的火炮也已部署到位,隻等突厥人到來。
次日黎明,突厥大軍終於出現在渭水北岸。黑壓壓的騎兵陣列一眼望不到邊,戰馬的嘶鳴和戰士的呐喊聲震天動地。
“準備迎敵!“守將高聲下令。
楊世民站在安化門城樓上,看著越來越近的敵軍,手心全是汗。這是他第一次麵對真正的戰爭,與實驗室裡的安全環境天壤之彆。
“楊大人,何時開炮?“旁邊的士兵緊張地問。
“再等等...等他們進入射程...“
突厥騎兵開始渡河了。前排已經踏上南岸,揮舞著彎刀,發出野性的戰吼。
“現在!“
隨著楊世民一聲令下,二十門火炮同時點燃引信。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雲霄。炮彈在突厥騎兵群中炸開,鐵釘碎石四散飛濺,頓時人仰馬翻。未被直接炸中的戰馬也受驚失控,整個突厥陣型大亂。
“再放!“
第二輪炮擊更加精準。突厥人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武器,以為唐軍得了天神相助,紛紛調頭逃竄。城頭上的守軍士氣大振,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潰逃的敵人。
短短一個時辰,來勢洶洶的突厥大軍就潰不成軍,丟下數百具屍體倉皇北逃。長安之圍,就此解除!
消息傳開,全城歡騰。李承乾親自登上城樓,看著遠處潰逃的突厥騎兵,難掩興奮:
“楊卿,此戰你居首功!這"霹靂炮"果然厲害!“
“殿下過獎。“楊世民謙虛道,“此乃將士用命之功。另外...“他指向遠處的光訊塔,“多虧光訊係統及時傳遞軍情,我們才能提前準備。“
李承乾拍拍他的肩:“待父皇凱旋,孤定當為你請功!“
當晚,東宮設宴慶功。楊世民作為首功之臣,被安排在太子右側尊位。酒過三巡,李承乾突然問道:
“楊卿,你那光訊係統,最遠能傳多遠?“
“若有足夠烽燧台,可直達西域。“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閃:“那豈不是能與父皇直接通信?“
楊世民心頭一跳。太子這是想繞過朝廷正常渠道,與皇帝建立直接聯係啊!
“理論上可行。但需要沿途增設大量烽燧台,耗費不小...“
“無妨!“李承乾大手一揮,“孤明日就下令沿途州縣配合。楊卿,此事就交給你了!“
宴席散後,楊世民滿腹心事地回到府中。盧珊正在燈下查看傷亡名單,見他回來,連忙起身:
“怎麼愁眉不展的?今日大勝,該高興才是。“
楊世民將太子要建立直達西域的通信係統一事說了。盧珊敏銳地察覺到問題:
“太子這是要繞過朝廷正常奏報渠道啊...長孫無忌知道嗎?“
“肯定不知道。“楊世民苦笑,“我夾在太子和長孫無忌之間,左右為難。“
盧珊沉思片刻:“不如...把此事同時告知長孫皇後?她在養病,但威望仍在。若有她暗中斡旋...“
楊世民眼前一亮:“妙計!我這就寫密信,通過影衛傳給娘娘。“
三個月後,前線傳來捷報——唐軍大破高昌,麹文泰投降,絲綢之路重新暢通!而楊世民的光訊係統也成功將捷報從三千裡外傳回長安,僅用了三天時間,創造了通訊史上的奇跡!
當李承乾在朝堂上宣讀這份通過光訊係統傳來的捷報時,滿朝文武無不驚歎。長孫無忌的臉色陰晴不定,而楊世民知道,自己又邁過了仕途上的一道坎。
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