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從袖中取出一枚青銅令牌,上麵刻著鳳紋:“這是影衛統領令。本宮想交給盧珊保管。“
楊世民大吃一驚。影衛是長孫皇後直屬的秘密力量,負責情報和保護工作,權力極大!
“這...珊兒她...“
“盧珊是將門之後,膽識過人,又深得本宮信任。“長孫皇後意味深長地說,“況且...你們夫妻一體,有些事情,由她出麵更方便。“
楊世民恍然大悟。長孫皇後這是在為他建立一支不受朝廷製約的私人力量啊!
“微臣...代珊兒謝過娘娘恩典。“
“還有一事。“長孫皇後壓低聲音,“泰兒近來與崔氏、盧氏等世家走得很近,你要當心。“
楊世民心頭一緊。李泰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生的第四子,素有才名,但心胸狹窄。曆史上他確實與太子李承乾有過奪嫡之爭。
“微臣謹記。“
離開立政殿,楊世民心事重重。剛轉過一道回廊,迎麵撞上一隊儀仗——正是魏王李泰!
“喲,這不是新晉的藍田侯嗎?“李泰二十出頭,麵容俊秀,但眼神陰鷙,“聽說侯爺要搞什麼"經濟帶"?真是...彆出心裁啊。“
楊世民恭敬行禮:“微臣參見魏王殿下。此乃陛下旨意,微臣隻是奉命行事。“
“是嗎?“李泰冷笑,“侯爺可知,你那些"新奇玩意",已經惹得很多世家不滿了?他們覺得...你壞了規矩。“
“規矩是人定的,自然也能由人改。“楊世民不卑不亢。
李泰眯起眼睛:“好膽識!不過侯爺記住,長安風大,站得越高...摔得越疼!“
說完,拂袖而去。
楊世民看著李泰的背影,心中警鈴大作。看來長孫皇後所言非虛,李泰已經和世家大族聯合起來,準備對付他了!
回府後,楊世民將影衛令牌交給盧珊,並告知李泰之事。盧珊把玩著令牌,若有所思:
“李泰與我堂叔盧承慶交好,而盧承慶一直不滿女子掌家...這事不簡單。“
“你堂叔?“楊世民皺眉,“他不是支持我們嗎?“
“表麵而已。“盧珊冷笑,“範陽盧氏分支眾多,有人巴不得我父親這一脈失勢呢。“
夫妻倆正說著,門房來報:太子李承乾派人送來賀禮,慶賀楊世民封侯!
禮單上除了常規的金銀綢緞,還有一冊《西域風物誌》,裡麵夾著一張紙條:“聞侯爺有"經濟帶"之議,孤心甚慰。三日後曲江宴,望詳談。“
“太子這是要拉攏你啊。“盧珊挑眉。
楊世民苦笑:“我現在是夾在太子、魏王和世家大族之間,左右為難。“
“怕什麼?“盧珊晃了晃影衛令牌,“我們現在可是有娘娘撐腰!“
次日早朝,李世民當眾宣布了“*******“計劃,命楊世民全權負責,六部配合。朝堂上一片嘩然,尤其是戶部幾位出身世家的官員,臉色難看至極。
退朝時,長孫無忌攔住了楊世民:“楊尚書好手段啊,不聲不響就攬下這麼大個差事。“
楊世民恭敬行禮:“下官隻是為陛下分憂。若長孫相公有指教,下官洗耳恭聽。“
“指教談不上。“長孫無忌似笑非笑,“隻是提醒楊尚書,變革太急,容易翻車。“
楊世民正想回應,一個清朗的聲音插了進來:“舅舅多慮了。有父皇支持,楊卿定能馬到成功。“
竟是太子李承乾!他不知何時來到兩人身旁,笑吟吟地看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臉色微變,勉強笑道:“太子說得是。老臣隻是關心國事罷了。“
離開皇宮,楊世民隻覺背後已被冷汗浸透。太子與長孫無忌的矛盾已經公開化,而他,不知不覺成了雙方博弈的棋子!
回到經濟帶總司,楊世民召集心腹商議對策。眾人提議先從中亞商人入手,他們受世家控製較少,更容易接受新製度。
正討論間,盧珊匆匆趕來:“郎君,出事了!我們在西市的試點錢莊被人砸了!“
楊世民大驚:“何時的事?“
“就在半個時辰前。一群地痞衝進去,打傷夥計,搶走剛剛試行的"飛錢"票據!“
飛錢是楊世民設計的彙票製度,商人在長安存錢,可憑票據在沿途各州支取,免去攜帶大量金銀的風險。這直接觸犯了經營高利貸的世家利益。
“可有抓到人?“
“抓了三個,但都是些小嘍囉,背後肯定有人指使。“
楊世民冷笑:“查!一查到底!我這就去稟報陛下。“
“等等。“盧珊拉住他,“彆忘了,我們現在有影衛。“
她拍了拍手,一個黑衣人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正是當初在隴右道上救過他們的那位女影衛!
“鳳九見過夫人。“黑衣女子拱手,“已查到主使是西市惡霸張五,但他今早剛從盧承慶府上出來。“
盧承慶!楊世民和盧珊對視一眼。果然,世家已經開始反撲了,而且找上了盧珊的堂叔!
“先抓張五,“楊世民沉聲道,“撬開他的嘴,拿到供詞再說。“
鳳九領命而去。盧珊憂心忡忡:“若真牽扯到堂叔...“
“那就更要查清楚。“楊世民握住妻子的手,“這不是家事,是國事。經濟帶若成,利在千秋,絕不能因私人關係而妥協!“
盧珊凝視丈夫片刻,重重點頭:“你說得對。我這就回盧家,會會那些"親族"!“
看著盧珊離去的背影,楊世民心中既感動又忐忑。他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