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中短篇小說集(一)》!
這是老賊中短篇小說的第一部。
短篇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意義非凡的,就拿前世來舉例,其實從十九世紀開始,能夠留下來並且讓讀者們熟知的長篇小說,其實數量是遠不如短篇小說的。
短篇小說以小見大,最能體現文學性和檢驗作者的文學功力。
三部中短篇小說作品,第一部是夏州的中短篇小說,第二部是九州文學,第三部是諸如《十日談》《羅生門》這樣的經典“係列”短篇。
為什麼林秋說這些短篇小說是真正的瑰寶,單單看一眼這厚厚一部短篇小說的目錄就知道了!
【目錄】:
1:【故鄉】
2:【孔乙己】
3:【狂人日記】
4:【朝花夕拾】
5:【阿Q正傳】
6:【野草】
7:【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8:【蕭蕭】
9:【背影】
……
如果給前世任何一個人,隻要是上過學,有文化的人看到這一排目錄,都會恍然,道一句牛逼!
這些經典的短篇小說,都已經入了前世的教材,留在了所有學生的心中!
這些經典的作品,同樣對前世的人們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誠然,這些短篇之中有很多小說時代的印記很重,譬如《孔乙己》,就是新舊文化思想鬥爭的產物,反映了封建社會底層知識分子的生活實況和精神麵貌,是諷刺封建科舉製度與守舊者的有力篇章。
可是無論如何,這般經典的作品,都一定會留在夏州的曆史之中。
當《九州中短篇小說集(一)》的發售日到來之時,原本很多並不是很想去購買這本書的讀者們,看到這本書書封上的話語之時,也都愣住了。
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經典的《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願夏州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
“我去!”
“這句話太有味道了!”
“感覺能夠和橫渠四句的味道相提並論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還在猶豫什麼!買啊!臥槽,我感覺老賊這把要搞大事!”
“+1!”
“短篇小說是最能夠展現一個作者水平的了吧?”
在小說剛剛全球發售後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無數網友就已經在網絡上以及各種社交媒體上叫了起來!
“我靠啊!”
“好牛逼……”
“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小說……”
“看不懂為什麼牛逼,可就是感覺牛逼……”
“真的有你們說的那麼牛逼嗎?我怎麼看的有些懵呢?”
“我有種預感,這部短篇小說集裡的小說,一定會在未來入選咱夏州的教材,不誇張!”
……
朱夏華喝了口茶。
迫不及待的拿到了這部老賊新作。
對於夏州文壇幾乎可以說是當代第一,拿到了九州文學獎的朱夏華而言,老賊的短篇,吸引力實在是太強了。
雖然說朱夏華對於老賊比較娛樂化的作品不感冒,可是從《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開始,朱夏華就明白,這個老賊的寫作功底非常之高。
可這種非常之高,還沒有到令朱夏華仰望的地步,最多算是平視。
這個世界的九州文學獎可不是前世的諾貝爾文學獎,後者的評判標準一直是一個比較令人詬病的點,而且攙雜著政治性。
還沒有拆開書封,朱夏華就看到了書籍封麵上字,當即便愣住了,喃喃閱讀著上麵的文字。
光是這段話,就讓朱夏華倒吸了一口冷氣,隨即坐在了書房裡,急匆匆的拆開了書封。
光是這一段話,朱夏華就仿佛能夠感受到“老賊”的靈魂。
這是一種很玄妙的感受,也是頂尖文學創作者之間的聯係。
第一個短篇,名叫《故鄉》。
【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裡,彆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
……
光是從前幾段的文字,朱夏華就能夠感受到老賊深厚的文學功底,那些文字猶如擁有著魔力一般,不斷吸引著朱夏華。
如果單單說《故鄉》,前世一些離開了學校的學生可能記不清這部小說究竟是哪一部小說,可是有一個關鍵人物,一說保準所有人都會恍然大悟,道噢噢噢,原來是這一篇!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閏土。
這個角色在前世的知名度實在是太高了,而這篇《故鄉》,通過“我”在故鄉的所見所聞表達了離鄉多年後重新回鄉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說一開始所渲染的悲涼氣氛,不斷的在為後麵的感染而做鋪墊。
文字之中,朱夏華不僅僅看出了“我”對於故鄉心境的變化,更是看到了“我”在曲折經曆之後,仍然在為生活而奔波的失落和悲哀。
“這篇小說……”
“講述的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