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華喃喃道,一眼就看出了這篇小說的背景並不是在二十一世紀,因為朱夏華從中看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困惑與迷茫。
一篇讀罷,朱夏華又迫不及待的翻開了第二篇。
這一篇同樣經典!同樣來自魯迅先生!
《孔乙已》。
這一篇,甚至可以說知名度更大,足以去競爭前世現代短篇小說的總統山!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彆處不同的。】
……
小說剛上來,介紹了地點,魯鎮,在這個酒店之中,魚龍混雜。
而小說中的孔乙己,是一個生活在新舊社會的過渡時期的人,是一個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其實看到小說關於孔乙己的描述,僅僅兩句文字,朱夏華就有些明白了,這個孔乙己,應該是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靠勞動改變自身的處境的形象,因為長衫是衣服,更是心頭枷鎖。
再往後看,這個孔乙己在人們的心目中,孔乙己隻是一個非常可笑的人物,一個可以解悶取樂的工具。
從穿著,到行事,孔乙己的身上都透露著“迂腐”二字,單從文字來看,就能夠看到這幅獨特的肖像。
明明窮途末路,卻依舊擺出“讀書人”的臭架子,窮酸相,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當彆人直截了當地揭穿了他因偷何家的書被吊著打的時候,孔乙己一麵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一邊無力的爭辯道: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這句經典的文字一出來,可以說99%的讀者,都下意識的噗嗤一笑,單純覺得這句讀書人的事,那能叫偷嗎有些搞笑,有些死鴨子嘴硬的味道。
可是朱夏華並沒有笑,而是更加專注,因為他確信,這些都是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的關鍵,有多麼可笑,就有多麼可悲。
看到長衫,看到對話與文字,其實讀者們都知道大概描述的是什麼時代,哪一年左右。
封建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無情,通過這幅可笑而又可悲的畫麵,顯露無遺。
可在這可悲的背後,卻又有弱小者的寂寞而痛苦的靈魂。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雙麵性的,複雜的,可他雖然窮酸、迂腐,滿嘴之乎者也,好吃懶做,可卻並非一無是處,譬如孔乙已是善良的。
將手中的茴香豆,分給孩子們吃,要知道,孔乙已的生活並不富裕,每次都將茴香豆分光,可想而知孔乙己的性格本就是善良。
可善良與迂腐,本就是不衝突的。
夏州自古以來,追尋的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條,直到現在都一樣。
一個孩子出生,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要去操心孩子的學業了,以後能不能上個好大學,能夠有個好工作。
當這兩個特質,在加上孔乙已的言行結合在一起,一個幾乎出現在讀者們眼前的形象就立了起來。
這篇《孔乙己》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在短短不到2800字的小說裡,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性格鮮明,內涵豐富,這在中外文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社會地位,思想認識,還有酒店之中站著與坐著,長衫與短衣,外麵與裡麵這樣的鮮明對比,一下子就栩栩如生描述了當時夏州的相貌。
雖然描述的隻是一個酒店,卻是整個夏州!
震撼!
當朱夏華看到最後老賊所寫“孔乙己大約的確死了”的結尾時候,不可謂不震撼!
朱夏華可以肯定,這篇小說,能夠看懂的讀者不超過1%!
“這篇太深刻了……”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靈魂啊……”
朱夏華第一次感覺到了這部小說背後的靈魂,究竟是何等高大!
最初的時候,可以說包括朱夏華在內,都沒有將老賊當回事,直到《活著》的發布,朱夏華以為老賊與他是一個水平的作者!
可是這部短篇小說集,僅僅看了兩篇,朱夏華就已經開始仰望了……
這和《三國演義》那種古代文學不同,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學,語言深刻老辣,看似什麼都沒有寫,可字裡行間充滿著對不公平社會的深刻批判,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無限感喟!
這種感受並不人人都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的,畢竟文章中的時代比較遙遠,可是有經驗,有水平的作者,幾乎一瞬間就能夠感受到一股力量……
批判的力量!
真正經典的小說作品,擁有著藝術性的作品,幾乎都是在反應社會當時的黑暗。
就包括大夥熟知的《三國演義》!包括《紅樓夢》!
都是如此。
更彆說那些經典的世界文學,文學大家,諸如魯迅,契科夫,巴爾紮克等這些作者的小說,也都是以批判為核心,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就生活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之下,所描繪的一切,都是為了喚醒廣大的民眾鬥誌。
而這種內核,天生就是充滿著力量的。
為什麼《活著》精彩,《許三觀》精彩,《平凡的世界》精彩,而不管是前世還是這個世界,幾乎任何寫現代社會的小說都沒有辦法達到不說是魯迅先生,達到《活著》這樣的高度,就是因為一點……
21世紀的夏州社會,是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所謂的一些黑暗都不是麵臨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民群眾依舊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之下。
這種環境下的故事,可能會溫暖,可並不會批判,富有內涵,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這才是根本原因。
當然這話並不是絕對,文學作品的種類繁多,一些文學作品可能更多地關注人性的美好、愛情的力量,或者探索生命的意義等主題,也都可以成為經典作品。
可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具有豐富的主題和深刻的內涵,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孔乙已》這樣的短篇,就擁有著這一切,所以朱夏華才會如此的仰視。
魯迅先生的文字,是林秋覺得最具有特點的,與其說是文字,更可以說是靈魂,幽默,辛辣乾脆,全近諷刺,思想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
文體簡練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
這種文字的藝術性,就連《活著》的原作者餘華老師都不止一次的在采訪中表示,自己達不到魯迅先生的文字水準,可想而知魯迅先生究竟有多麼傳奇。
其實根本不用過多贅述,前世隻要是正常人,都不會覺得魯迅先生徒有其表。
“這一篇一定要入選教材!”
朱夏華與老賊不同,不像老賊那麼瀟灑,朱夏華擁有夏州作協主席,九州文學會榮譽成員等多個身份,從另一方麵的影響力而言,是要比老賊要大的。
如果朱夏華支持老賊的這些短篇入教材,可以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按照老賊在夏州目前的情況來看,快則一年,短則三年就能夠做的到!
而這僅僅是這短篇集的第二篇!
後麵更是篇篇經典!
一度讓朱夏華整個人都呆滯在座位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