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仲卿在離開前,懷著慎重的語氣,將他家人的下落告知給了趙德秀。
閭丘仲卿這麼做,表麵上看是在留“質子”給趙德秀,但他的目的不僅在此。
當今世道中,如趙匡胤般重視家人者有之,但亦不乏淡漠親情之輩。
家人為質,並不能完全保證一人的忠心。
閭丘仲卿是在托孤。
“深入敵國,遊說敵相”,這是一招被驗證過的妙棋,但同樣是一步險棋。
走這一步時,閭丘仲卿若有絲毫差錯,他麵對的很可能是死亡的結局。
這一點,閭丘仲卿與趙德秀都知道。
趙德秀並非是不愛惜人才,找一巧舌如簧的使者,是不難的。
可要想成功說動趙華,那名使者還要對北漢政局有著十足的了解。
這兩點兼備者,趙德秀麾下當下唯有閭丘仲卿。
至於閭丘仲卿,他的想法很簡單——富貴險中求!
因知閭丘仲卿之心意,在他離去前,趙德秀作出承諾道:
“若卿此事不利,汝之妻子,吾自養之。”
得到了趙德秀的保證後,閭丘仲卿心中再無顧慮,他帶著金銀在一些澶州軍的護衛下,毅然地踏上了前往太原的路途。
站在城牆上的趙德秀,望著閭丘仲卿越走越遠的背影,這時他聽到了背後的一聲擔憂:
“郡侯認為,他這一去能成功嗎?
若無法成功,那就損失慘重了。”
呼延讚望著遠去的金銀,眼中流露出不舍。
那些財富本來都應該是趙德秀的戰利品。
聽到呼延讚的話後,趙德秀淡淡一笑。
財富是最直觀的利益,呼延讚的話,才是當世絶大多數人的想法。
“舍財成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沒幾個人做的到。
趙匡胤稱帝後,是如何穩定人心的?
有一招很樸實無華,就是不斷地撒錢。
陳橋兵變後,將領上至百萬貫的給,士兵上至百貫的給,當錢發下去後,每人都喊了“大宋萬歲”。
這一手段,曆任五代君主並非不知,唯有趙匡胤是真正的實施了下去。
身為趙匡胤的兒子,趙德秀完美繼承了他的格局。
“縱算失敗,我失去的無非是金銀。
但若成功,我得到的將是廣闊的未來。
懂否?”
說完心中所想後,趙德秀看向呼延讚問道。
呼延讚努力的思索了好一會,最後他給出了一個誠實的回答。
“懂!
然末將做不到。”
呼延讚一如既往保持著實誠。
呼延讚的實誠引得趙德秀大笑,笑完後,他對著呼延讚問道:
“叫你準備的東西,可準備妥當了?”
見趙德秀問起這事,呼延讚連忙答道:
“已製作妥當。”
呼延讚的回答讓趙德秀滿意的點了點頭。
據斥候彙報,最多再過兩三日,北漢軍就要兵臨城下了。
敵人初至,他豈能沒有大禮備上?
...
大宋建隆元年六月上旬,伴隨著陣陣雄渾鼓聲,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出現在上黨城外。
這支大軍,正是由劉繼業帶領的北漢軍。
當數萬北漢軍來到上黨城外後,得知消息的李守節,一臉喜意的早早等在城外以示迎接。
在見到劉繼業後,李守節建議北漢軍依上黨城紮營,而起到拱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