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彆安瑞琪之後,嶽諾康趕忙回到新港指揮所。
他一回來,便急匆匆往黃哲的宿舍趕去。他心裡明白,防護軍要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領先時代的治軍、作戰方針是不可少的。
當時,黃哲正在看秦州的地圖,忽然聽到敲門聲。他趕忙去開門,看見是嶽諾康,便熱情地把他招呼進來。
“元帥,您有何貴乾?”黃哲上前迎接。
嶽諾康看到黃哲在宿舍裡麵,向他敬了一個軍禮,黃哲回禮。
禮畢之後,黃哲給搬來兩個椅子,道:“元帥,您先坐。”
嶽諾康和黃哲分彆上座,嶽諾康率先問:“灃橋那場戰鬥,你聽說了吧。”
黃哲回答:“我聽過,如果發生同樣的一場仗,我們可以有更小的損失去獲得勝利。”
說罷,黃哲把掛在牆上的長安和秦州兩份地圖取下來,攤在桌子上。他首先指向長安地圖上的灃橋,道:“這裡,灃橋,灃東和灃西地區的樞紐,也是長安和秦都的聯係點。灃東及其以東為長安,灃西及其以西為秦都。前天在這裡爆發的戰役,讓地衛黨控製範圍擴大到灃東地區,但是傷亡也不小,甚至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嶽諾康道:“我們的武器裝備,遠遠不及宏係軍,所以需要付出巨大的傷亡去爭取勝利。但是我也不願意用戰士們的血肉去換每一場勝利。”
黃哲道:“如果每一場仗,都依靠戰士的命去換,早晚有一天,我們會走向滅亡。”
接著,黃哲有從背包取出第三章地圖,是中國南方的地圖。上麵寫的還是21世紀的行政區劃。他對嶽諾康道:“這份地圖和啟元時代的不太一樣,但是我要講工農革命時候的一些戰役,參考這些戰鬥,興許對我們有幫助。”
黃哲指向南昌,道:“這裡,南昌,人民軍隊第一槍在這裡打響。”緊接著,他又指向長沙,道:“長沙,秋收起義爆發地點。這兩次起義基本宣告對敵武裝鬥爭開始。後麵,各起義部隊進入這裡。”黃哲手指位置換到了井岡山,道:“井岡山會師。所有軍隊會師之後,他們就建立了工農革命軍,後麵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隨即各個部分都有了明確的建製。”
接著,黃哲開始分析防護軍第一個問題:“自從張力夫同誌GXFD中學起義已經半個月。我們軍隊連基本建製都沒有。我聽說灃橋口的那場戰鬥,安排部署用的是‘XXX,你帶領多少人去防守哪裡’,這種軍事用語我在《三國演義》倒是非常常見,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往後,我很少聽過這種軍事術語。”
於是黃哲說了第一個建議:“完善軍隊建製。軍師旅團營連排,基礎的一個不能少。我不懂軍事,但是我懂曆史。”
嶽諾康取出口袋裡麵的小筆記本,迅速記下。
“接著,”黃哲指向江西、湖南一片,道:“‘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當時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失敗以後,黨設立的一個方針。黨通過在敵人勢力相對薄弱的農村積蓄力量,逐步達到可以和敵人抗衡的實力。”
隨後,黃哲的手換到了秦州地圖上,道:“秦州,我們那時候叫陝西。這裡有一個特點,區域發展差異相對較大。江西這些地方,南昌稍微比其他地方強,但是九江等地,並不比南昌差多少。相反,不管是21世紀的西安還是啟元時代的長安,在這一地區中都是相當領先的地位。所以,我要糾正之前跟張力夫講的一個錯誤。”
嶽諾康聽到這裡,精神更加專注,生怕漏了什麼,就像一個學生聽著老師的一對一輔導。
“之前我跟張力夫說,我們要東擴。但是現在我看了看,我們一方麵要加強東部的防守,另一方麵,應該向西麵的這些地方。”黃哲頓了頓,用手挨個指著,說:“秦都,銅川,陳倉,這些地方,宏係軍的管理不到位,這有助於我們在這些地方發展。在這裡發展出強大的力量,把長安圍在地衛黨勢力範圍內,‘關門打狗’,長安就唾手可得。長安得則秦州得,秦州位於中國之心,秦州得則中國得。”
“還有一點,據我所知,啟元23年宏係軍入侵之後,地球上許多大城市都因為拚命抵抗,戰事慘烈,人口急劇減少,長安也不例外。而秦都等小地方,宏係軍基本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殺戮,也沒有過什麼特彆慘烈的戰役,因此這些地方具有強大的群眾力量。這對於武器裝備較差的防護軍來講,是堅決不能錯過的力量。”
嶽諾康忍不住道:“太妙了,黃教授你簡直是個天才!”
黃哲推脫道:“不,我不是。這些都是我借鑒教員的革命經驗,然後結合啟元時代的實際總結的。真正的天才是教員。”
嶽諾康好奇地問:“還有什麼嗎?”
黃哲道:“三灣改編、古田會議,也是非常好的借鑒材料。先說三灣改編吧。一開始秋收起義失敗,軍隊士氣低落、組織渙散,再加上舊軍閥壞習氣嚴重,於是黨通過三灣改編,把支部建立於連上,建立士兵委員會,推行官兵平等,再縮編部隊,從而奠定了‘黨指揮槍’的組織基礎,是‘黨軍’思想的初步實踐。”
嶽諾康聽後,道:“我明白了,我們需要‘灃西改編’,破除原宏係軍的一些不利於地球防護的糟粕思想,然後成立防護軍戰士會,這個賀主席跟我們說過。”
黃哲高興地打了個響指,道:“沒錯,就是這樣,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把軍隊編製一開始就縮下來。我們必須做到地衛黨和防護軍同一條心,防護軍堅決聽從地衛黨的指揮。”
嶽諾康道:“簡直太妙了,這樣徹底解決了防護軍組織力不夠強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說古田會議。古田會議的背景是紅四軍黨內圍繞建軍原則發生爭論,於是召開了第九次黨代會。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方針,係統解決了‘建設一支什麼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的根本問題,標誌著‘黨指揮槍’的形成。”
接著,黃哲反向去問嶽諾康:“所以,元帥同誌,你有什麼啟示?”
嶽諾康聽聞,腦子裡麵重新過濾了一下古田會議的細節,然後道:“軍隊必須保證思想統一,肅清一切和地球保衛事業無關的糟粕思想。”
黃哲道:“想到這層,元帥確實厲害。但是說得太過於籠統。我反問您,怎樣做到思想統一?怎樣肅清一切和地球保衛事業無關的糟粕思想?”
聽聞黃哲的反問,嶽諾康一時語塞,抓了十幾下頭發,也沒能想出。
黃哲給嶽諾康解答:“剛剛說過,‘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地衛黨和防護軍必須要明確具體執行什麼任務,詳細又分解成什麼任務,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我們該這麼做。”
接著,黃哲開始回答他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的主要任務,每個地衛黨黨員和防護軍軍人都明白,那就是地球保衛事業。為了完成這一個大任務,我們把他分解成四個小任務,分彆是:作戰、經濟建設、群眾工作,以及最重要的軍事科研。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我們軍內部實行民主集中製,建立黨軍委員會,加強黨的絕對領導地位。”
“和古田會議一樣,要‘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
黃哲說吧,看向嶽諾康。嶽諾康的大腦一直在整理剛剛黃哲給的思路,眼睛盯著剛剛記過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