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接著說:“我不是軍事家,有的事情看得不夠深入。但我儘可能地把曆史史實給告訴您,把我自己的思路告訴您。至於更深層的,需要作為軍事領導人的您去深入研究。”
“總而言之,”黃哲頓了頓,道:
“軍隊建製,必須明確。”
“軍人委員會,必須成立。”
“我們現在的新軍隊連基礎的東西都沒有,怎麼打仗?”
嶽諾康站起身,再次向黃哲敬了一個軍禮,道:“今聽君一段話,我茅塞頓開。防護軍的建設,您就是大功臣!”
黃哲趕忙道:“受不起,受不起。我隻是說了一段曆史而已。”
嶽諾康這時候請求道:“黃教授,我有個請求。我們現在遺失的曆史太多了,所以您把您知道的曆史,為我們黨軍編寫出來。這件事情算我嶽諾康求您的。”
黃哲道:“這件事情,可能比較麻煩。”
嶽諾康道:“人手不是問題。”
黃哲猶豫了一下,道:“那好吧,我願意為地球保衛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嶽諾康聽聞,頓時喜出望外,道:“黃教授,我要代表地球保衛黨和地球防護軍,感謝您!”
......
次日一早,黨會重新召開,同時召開了軍會。
“以上,就是昨日黃哲同誌給我們黨提供的所有具有價值的建議。”
在場的地衛黨黨員聽了黃哲的建議,都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準確地說,他們是給教員鼓掌。
“我把他的意見總結了一下,可以概括為:東抗西取,黨指揮槍,建製完善。所以下一步,”嶽諾康把手指頭指向秦州地圖上的“秦都”二字上,道:“先取秦都,再到陳倉,然後小攻銅川,大取長安。我的講話就到這裡,大家,還有沒有要說的?”
凡坤麟道:“還有一點,機動進棄。我們黨軍之前的許多行動過於冒險,這樣很容易犯下‘左’的錯誤。所以,在‘進’和‘棄’上,我們要機動靈活。”
“凡老說的言之有理。”嶽諾康道。
“還有,張力夫之前告訴我,黃哲給他講過的東西裡麵,要求科研必須保障。隻有武器越來越強大,勝利的可能就越來越大,戰士犧牲率就越來越低。”凡坤麟繼續道。
“嗯,這點我明白。我們地衛黨員,帶頭勒緊褲腰帶,把劍要磨得鋒利才能禦敵。各位,有沒有意見?”嶽諾康問罷,掃視了一圈眼前的十五個地衛黨黨員和張力夫等一批預備黨員及防護軍軍人。
雖然是在問,但是誰都聽得出嶽諾康的語氣,已經告訴他們:“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堅決不能有意見。”
“既然如此,我們進入下一個話題。下麵由鐘離軍渡同誌主持。”
說罷,嶽諾康搬起椅子,坐在旁邊。
鐘離軍渡聽聞,趕緊整了整衣領,匆匆走到前麵,插入移動記憶器(可理解為U盤),把文件裡麵的內容打開,道:“下麵我們說明一下軍隊建製。”
“我們新防護軍,現在先分為10個軍,接著舊防護軍的編號,分彆是12軍、37軍、38軍、39軍、40軍、41軍、42軍、43軍、44軍、45軍,軍長分彆由葉鶯、範昂、第五辰、黃燁、宋論、丁若飛、柯奕帆、李誠、向塘、秦毅怡擔任。每個軍300人左右,300人再分為1師和2師,一個師150人。具體名單分到了各軍長手裡。”
“10個軍統一歸張力夫大將軍、張桐源將軍、邵繼賢將軍管理。一個大將軍和兩個將軍統一由嶽諾康元帥管理。”
“同時,嶽諾康兼任防護軍總司令,管理防護軍全軍。”
“這是目前的一個簡單安排,大家都明白了嗎?”
“明白!”
“好,”嶽諾康站起來道:“具體事宜既然都明白了,那麼現在,黨會及軍會正式結束,散會!”
——————————————————————
“下一步,招收新兵。”
“一方麵要加強東邊防線,把這裡部署好兵力。張桐源是負責這邊的不二人選。”
“另一方麵,向西進攻,擴大勢力範圍,爭取群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