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對呀!這特麼是有人在栽贓陷害,故意引導刺客錯殺清官,以此來混淆視聽。
情況報給京城六扇門。
黃易臉色黢黑,“可真是低估了這幫當官的人性!厚黑厚黑,不學厚黑就當不了官,還真是一點沒錯。”
“好,既然是這樣,那就不要給他們留臉麵了。是你們先不要臉的,那就彆怪我們偏幫。”
“傳令江湖,殺錯清官者速來京城六扇門自首!”
“另外,都察院、吏部裡麵,手上不乾淨的人不少,放出風去,挑那些下去辦案的官員動手。”
“讓他們親眼看看,查貪官的人本身就是貪官,這樣的官場有一個好人嗎?”
官府設計清官被害案,用心險惡,甚至都不給朝廷查清的時間,可他們低估了六扇門和江湖。
六扇門共享著刑部的消息,甚至還有錦衣衛暗中傳遞情報,就你們吏部和都察院這點小動作,第二天就擺在皇帝案頭了。
黃易帶領的六扇門更狠,最後還有三天的時候,打官府一個措手不及,吏部、都察院的官員,三成都不乾淨。
外派辦案的人裡麵,不乾淨者或是被殺、或是被擒,總之都招供按手印了。
那些龜縮在京城的官員,江湖人也沒有放過,隻是出於對皇帝的敬畏,江湖不進京城。選擇把罪證投遞給六扇門、應天府、皇宮門口。
皇帝大怒,直接在奉天殿大朝會上發火了。
鬨了半天,怪不得你們官官相護,全都上來阻止百姓刺殺,原來是你們屁股不乾淨,擔心自己的腦袋被百姓砍掉?
好好好,你們就不怕朕砍你們的腦袋嗎?
所有涉事官員,先罷免拘押,再審問定罪,若按大明律條來算,裡麵一半人都得死。
除了辮子朝的雍正,老朱號稱治貪殺人最多的君王,可不是吹吹的。
兩月期限已到,比鬥結果不言自明,吏部、都察院甘拜下風。
但死鴨子嘴硬,他們早就不在乎輸贏了。當著皇帝的麵,丟出了幾件案子的詳情,當堂指認出了幾件清官被害的冤案,凶手至今逍遙法外。
“宣,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使、燕王朱棣覲見。”
很快,燕王領著十幾名帶著鐐銬的囚犯走了進來。
“兒臣拜見父皇。”
老朱指著那群囚犯說道:“在場的可有人認得他們是何人?”
大家搖頭,誰會認識錦衣衛的囚犯?
“老四,你告訴他們。”
朱棣朗聲說道:“這些是近日主動前來京城投案的江湖刺客。他們承認自己誤殺了清官,特來自首。”
“父皇,其中有三人另有隱情。”
隱情?好,讓他們開口說說。
吏部有人心裡咯噔一下,心說完了,這下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