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已經查封了長安錢莊嗎?抄出來的銀子呢?”老朱皺眉問道:“除了給江南儲戶兌走的,江北的存銀、關中做大宗交易的銀子,你不是說有數倍、乃至十倍於國庫嗎?”
朱樉都快哭了,“我也不知道呀,理論上是這樣,咱們的人一直在盯著,而且各個路口封鎖,他們不可能把銀子運出去。”
“可現實情況是:銀子就這麼不明不白的不翼而飛了。哪怕我們掘地三尺,也沒找到什麼機關密道之類的。”
老朱黑著臉說道:“那就加派人手繼續找!先把江南的銀子兌付了,安撫好民心,朕親自跟黃易談談,看他要什麼條件才可以放過大明。”
兌付?怎麼兌付?
朱樉小聲說道:“我們隻抄出來跟國庫差不多一樣的存銀,這個數量連江南本地的都不夠兌付。”
什麼???
混賬!
老朱差點吐血,“你是不是讓黃易給耍了?會不會他在江南設立錢莊的時候,就是為了今日坑你?”
朱樉尷尬的說:“當初是經過文武百官討論過的,隻要銀子留在江南,不讓他往外運,我們就萬無一失,至少不會虧。”
“父皇,肯定是他藏起來了,或者運走了。即便是沒運出江南,也是分散到江南其他地方藏起來了,隻要找到銀子,一切都好說。”
老朱點了點頭:“好吧,先穩住局勢,趕緊找。”
父子二人終歸是吃了沒文化的虧,當初秦王朱樉為了上位,謀害了親爹,然後以暴虐手段橫掃朝堂,許多忠心的文武都被害死,這之後誰還會給他朱家賣命?
老朱逼走了逍遙侯黃易,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
韓國公李善長,以身入局,換來了大明一條鞭法的實施,原本可以讓大明根深蒂固百年興旺的,奈何朱樉治政沒幾年,為了斂財,全給敗壞了。
身邊沒有絕頂智囊輔佐,不坑你們坑誰?
試看江北燕王為什麼沒踩坑呢?黑衣宰相姚廣孝雖然屢次在黃易手中吃癟,但終究是擋住了對方的糖衣炮彈。
……
次日朝會,有禦史站出來提醒,京城起了謠言,許多百姓嚷嚷著要兌付手裡的銀票,大家害怕跟關中開戰,長安錢莊倒閉,朝廷會罰沒一切,那自己積蓄一生的存銀就打了水漂。
秦王朱樉冷哼一聲:“本王說過,抄沒了長安錢莊,我凡是分屬我江南百姓的銀子,會一文不少的如數奉還,隻罰沒江北的、關中的銀子。”
禦史苦笑起來,“我們的確這麼跟百姓解釋的,但奈何百姓愚昧,信不過朝廷……”
朱樉惱羞成怒,“混賬!什麼百姓?分明是偽裝成百姓的奸細!如果真是我江南百姓,會信不過朝廷嗎?傳令下去,再這般無理取鬨,統統抓了!”
這個……
滿朝文武全都傻眼了,秦王情緒不對頭,是不是戳到他痛處了?莫非銀子當真有異樣?
於是再次有人站出來幫百姓說話,提議朝廷開放兌付,隻要是手持江南戶籍的百姓,都可以過來兌付銀票。
要知道存銀最多的不是什麼莫須有的百姓,而是在場的百官和權貴。
那禦史也是打著替百姓說話的旗號,實則擔憂自己存銀無法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