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朱樉嗬斥道:“本王說了,銀子尚且在清點查抄,等統計完畢會放開兌付的。”
“爾等這是何意?難不成你們都有在長安錢莊存銀?”
“哼!依大明律,各位的俸祿、賞賜、食邑朝廷都有記錄核算,你們不應該有太多存銀的,若是讓本王查出誰的銀子超過了應有的俸祿,那各位就要說明銀子來源了。”
這……
大家麵麵相覷,連忙請罪說不敢。
實則內心慌的一批,不是害怕被查出自己的銀子來源不正,而是已經實錘了,秦王想要獨吞,沒想兌付。
至於兌付問題,太好解決了,長安錢莊施行不記名銀票的規矩,隨便一個人,隻要拿著銀票就能兌付,自己完全不用出門,找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家丁去都能領走,事後給好封口費即可。
散了朝會,諸多文武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這可怎麼辦?不能讓秦王獨吞呀。
沒錯,你吞並江北的銀子、關中的銀子,我們都沒意見,但我們是跟你混的,給你朱家賣命,最後你胃口大的連自己人都吞?合適嗎?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於是兩天之後,京城爆發了一場民亂,以兌付銀子為由的聚民成亂。
秦王朱樉馬上調動城防軍過來壓製,奈何城防軍竟然不聽調用了,理由是我們城防軍裡麵許多也是儲戶……
好嘛,最後討債的百姓直接把皇宮堵了,如果不是有宮牆在,怕是秦王朱樉早就被人生吞活剝了。
百官一個個稱病不出,唯有黃子澄這個死忠頂著壓力入宮幫忙。
“殿下,為今之計,隻能給百姓兌付,先穩住民心再說了。”
“你說的輕巧,銀子呢?存銀還沒有找到,憑我們搜到的那點銀子,夠兌嗎?”
“殿下,實在不行,先從國庫騰挪轉借一下。”
什麼??
朱樉瞬間紅溫了,“你說什麼?動用國庫存銀?你知不知道,國庫的存銀那是應對大災大難的,豈能當成錢莊的庫房……”
黃子澄苦笑道:“殿下,上萬百姓圍住了皇宮,此時難道不是國難當頭嗎?”
“而且隻是騰挪一下,先應急出兌給百姓,等我們搜出了關中的存銀,立馬就能補足國庫的虧空,所以這個不算損失。”
秦王朱樉轉念一想,也對,如果皇宮被拆了,朱家沒有了,留著國庫有什麼用?
於是他答應了黃子澄的提議,“好,依你之見,你持本王手令,親自去找戶部尚書鄭沂,然後由你親自主持兌換銀子。”
“本王去錦衣衛,讓他們加派人手,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銀子。”
戶部尚書府內,鄭沂十分詫異,“百官都在猜測,是秦王要私吞長安錢莊的海量存銀,怎麼……難不成秦王寧願舍了國庫,都要私吞那筆銀子?”
“黃大人,難不成你們在長安錢莊抄出了一座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