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享年五十八歲,他可死的不早,但他的兒子一樣不爭氣,甚至還創下了大明記錄、不,應該是打破了曆史記錄。”
什麼記錄?
老朱黑著臉問道:“又出了個什麼混賬?”
“一個月的皇帝,聽說過嗎?”
什麼?隻在位一個月?
老朱差點從輪椅上掉下來,“他是被人刺殺的嗎?”
這個嘛……
黃易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也算是吧,當時稱為紅丸案。”
“萬曆四十八年,皇帝駕崩。時年三十八歲的皇太子朱常洛即位,並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但這位泰昌皇帝早就被掏空了身體,並且篤信方士丹藥。即位之後,大理寺卿上表稱有祛病延年的仙丹獻上,朝中、宮中無人敢擔這個責任。”
“泰昌皇帝自知身體虛弱、時日無多,所以答應了進藥。沒成想就是這次服藥喪了命。”
“野史記載說是身邊近侍大太監故意謀害,但正史記載卻不是謀害,純粹是身體太差,在服藥前就召集大臣安排好了後事。”
“原本萬曆一朝能有四十八年,次年改元泰昌的。因為紅丸案導致泰昌皇帝暴斃,所以隻能把萬曆四十八年改元為泰昌元年,萬曆一朝為四十七年。”
老朱皺眉道:“既然這個泰昌皇帝即位的時候就知道他身體不好,為什麼要傳給他呢?難不成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沒彆的子嗣?”
黃易攤手道:“可說呢?萬曆皇帝在位多年,皇儲之爭就沒停過,往往是子憑母貴,皇妃、皇子都想上位,禍亂不少。”
“為了平息禍亂,在萬曆三十九年的時候,立皇太子朱常洛為太子,當時太子三十一歲。”
“可誰也沒想到這位皇太子身體不行呢?”
“好在不算誤國,臨死之前還安排了後事,否則怕是又要鬨一場內亂不可。”
看到老朱臉色不好,黃易安慰說道:“曆史上一月皇帝不是沒有,漢朝的時候還有個皇帝不足月呢,漢廢帝劉賀,也就是後來的海昏侯,在位僅僅二十七天就被趕了下來。”
老朱擺手道:“行了,如果我沒算錯的話,這已經是第十四任皇帝,其中四十歲以下短命者已經有八個了。”
“你說過大明十六帝,最後兩人接手這樣的爛攤子,過得很苦吧?”
黃易點了點頭:“天命不會一直鐘愛朱家,萬曆一朝出了個張居正,本可續命一百年的,卻讓萬曆皇帝三十年把家業敗光,留給兒孫一屁股債。”
“後麵沒能出現力挽狂瀾的人物,大明這座千瘡百孔的大廈,終究是走到了尾聲。”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而立朱由校為皇儲,是萬曆皇帝早早定下的皇太孫。也許是這個原因,所以才立的朱常洛。”
“十六歲的朱由校即位,改元天啟。”
“當時朝廷內部派係林立,文臣武將都在忙著結派爭鬥,其中東林黨勢力最大,以至於將近架空了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