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之前發生什麼,我也是聽很多人說,畢竟當時的我也十分好奇李清他到底是什麼人!”
回溯至六七個月前的那段時光,正值冬春悄然交替的三月,天地間彌漫著一股彆樣的氣息。那是一個讓人頗感微妙的季節,人們穿著五花八門,似乎各自遵循著不同的氣候邏輯,既是對冬日餘寒的留戀,也是對春日暖陽的期盼。
天空的情緒也如同這季節一般難以捉摸,時而展露出晴朗無垠的笑顏,陽光溫柔地灑落,給予大地一絲絲久違的暖意;時而又陰沉下來,細雨與雪花交織著飄落,給這未完的冬日添上一抹不舍的情懷。鄉間的小徑,在這樣的天氣裡更顯變幻莫測,時而因連日的乾燥而變得堅實硬朗,踏上去有著踏實而清脆的腳步聲;時而又因一場不期而遇的雨雪,變得泥濘不堪,每一步都似乎在講述著關於季節更迭的泥濘故事。
案件就發生在東北地區,一個古樸的村落,它的北界依傍著一座不高不矮的山巒,海拔未及三千米之巔。山頂之上,一座古廟靜靜佇立,廟中供奉著一尊石佛,其形態與周遭廟宇中的佛像大相徑庭,透著幾分神秘與不凡。
村落被自然地劃分為了東西兩側,中間環繞著一片圓形的開闊地,仿佛是歲月精心雕琢的舞台。在這片土地上,錯落有致地堆砌著無數石塊,構成了一個古老而莊嚴的祭祀區,這裡既是村民向天地祈福之地,也是裁決罪惡、以動物為祭的莊重場所。
東側村落,得益於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滋養,土地雖略顯泥濘,卻孕育了肥沃的千畝良田,稻穀飄香,生機勃勃。而西側,雖無水之便利,卻以其高亢之地勢,成為了玉米生長的沃土。每當秋風起時,金黃色的玉米田波瀾壯闊,與東側的稻田遙相呼應,繪就一幅豐收的畫卷。
尤為特彆的是,西側高地還承載著另一重使命——它是村中逝者的最終歸宿。村民們相信,在這片離天更近的土地上安息,靈魂得以升華,得以庇護後世子孫。於是,一座座簡樸的墳墓靜臥於此,見證了世代更迭,歲月滄桑。
事情發生在月末,那天一條蜿蜒自東北方向的小徑上,緩緩步入了一位旅人的身影。他身姿挺拔,約莫一米八的高度,身形偏於消瘦,仿佛一陣輕風就能拂動他衣袂飄飄。身著一件經典款式的風衣,下身搭配的是一條質地細膩的碳絨褲子,既保暖又不失風度,他的肩上斜挎著一隻看似不起眼的背包,那裡麵井然有序地裝載著他的全部行囊——幾件簡單的換洗衣物,以及些微金錢與些許日常必需的小物件。
他就是李清,一名旅遊者。此時的他見天色已晚,他邁開大步,朝著地圖上精心標注的村落進發。村莊外圍,一圈粗壯的木柵欄巍然矗立,每根柵欄都近乎兩人之高,它們緊密相連,一直延伸至山腳,仿佛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間的一道溫柔界限。村莊的正門坐落於東南方位,同樣取材於自然之木,其構造雖簡約卻不失雅致,木質的醇厚韻味撲麵而來,讓人一進去就感覺心曠神怡。走在半濕半乾的地上,記錄著近日雨水的痕跡與陽光的溫柔撫摸。聞著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特有的芬芳,那是大地深處微量元素與陽光熱力交織後的產物,化作一縷縷輕盈的水汽,悠然飄散於四周,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於這份源自自然的純淨與美好之中。
可惜美好是短暫的,遠處巷口處傳來一陣陣爭吵聲,在好奇心驅使下,李清悄悄地走了過去,此地是一處窄胡同口,有兩人就在其中,而兩側是一座神龕的背麵牆壁,所以擋住了大部分聲音,不過李清的聽力很好,再加上剛才好像其中一人憤怒的罵了幾句,這才讓他聽見。
隻見一位腦滿腸肥卻穿金戴銀的男人,暗暗吞下唾沫,壓製怒火而後說道“你說吧,就一句話幫不幫我”。聽到此話的那人,顫顫巍巍的,身體不由地發抖。見狀男人又說道“姓高的,看你這慫樣,當初就該把你推下山崖,要不是當年我老爸競選村長,讓我做善事,你還有命?”那位姓高的連忙點頭,卑躬屈膝間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得罪麵前之人。
穩了穩心神說道“張少爺,不是我不幫你,萬一讓長老們知道了,我恐怕就得上祭壇,並按照所犯之罪,受剝皮之刑,這我可萬萬不能乾”。聽他說這話,村長的兒子‘張少爺’又怒了起來,一腳就踢在他肚子上,這一腳可不輕,那姓高的雖是比張少爺強壯,但一直都瑟瑟發抖,腳下根本不穩,就這樣摔在泥地上,一看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誰知張少爺一點也不收斂,指著他說道“有我在你怕什麼,隻要你幫我這個忙,當上村長,誰敢判刑”。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隻留下他在原地,起身依舊顫抖的低著頭暗暗說道“要不是為了家人,我早殺了你!”
短暫的插曲過後,李清很快的找到住宿的地方,剛一準備交錢,一位身穿白袍,留著長長胡須的老者拄著拐棍從樓上下來,見到李清的一瞬間,二人四目相對,那老者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奇,過了一會兒,他雙眼一亮,走到跟前像是確認事情一樣說道“你是李清?”
李清一臉疑惑的說道“我是,你認識我?”
老者說道“果真是你,啊~你與你父親長得太像了,倘若再加幾條皺紋就更像了!”
“哦,對了,你沒有見過我很正常,二十年前你才一歲。”
聽到此話,李清不由地驚訝“你就是常伯伯!我曾經再父親的話語間聽說過你!”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你怎麼一個人出門了,還帶著行李,莫非要離家出走!”說著一臉堆笑的看著李清。
李清連忙解釋道“我是出來旅遊的!”至於目的李清沒有說,雖然是認識的人,但那僅限於父親的回憶。
這時,從樓上又走下來四位老者,身著跟之前的老者一樣的衣物,其中一個人說道“老常,你怎麼還在這裡?”
老常走過去對那幾人小聲說著什麼,聽完,那幾人一臉震驚說道“哦,你就是那位救了老常,英雄的兒子,歡迎來到我們村子!”
隨後,老常讓店家將錢退回給李清,並邀請其去他家做客,李清沒有拒絕,一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