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東頭,那條熟悉的小巷口,彌漫著一股淳樸的泥土芬芳,仿佛是大自然最質樸的呼吸。狂風肆虐的日子早已成為過往雲煙,這幾日來,白日裡天空如洗,清澈明亮,夜晚則細雨綿綿,為這寧靜的村莊披上一層朦朧的輕紗。夕陽溫柔地懸掛於天際,既不熾烈也不寒涼,恰到好處地灑在他們身上,為穿梭在錯落有致胡同間的身影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夜雨晝晴日正紅,
坎滿離缺青漸濃。
長短巽澤季此妙,
東西金烏冷暖知。
李清跟著老常等人去了他家,原來,其家就在剛剛那兩人吵架的牆後麵。李清這才明白道:原來他們在這裡吵架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常伯伯不在家。
眾人剛抵至門前,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便如影隨形般響起。他們不約而同地轉身回望,隻見一位體魄強健、身高與李清相仿的男子疾步而來,最終在老常麵前穩穩站定。觀察他奔跑的姿態,每一步腳印都深刻有力,麵頰緋紅卻氣息平穩,李清心中暗自揣測,此人必是經過一番錘煉,極有可能是軍人。
老常問道“阿福,你急急忙忙的跑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阿福剛想開口,就看到陌生人‘李清’,於是他便拽著老常上彆處去說。
剩下的幾位老者也心領神會,邀請李清先進屋。
剛一坐下,老常就回來了,眾人都問他出了什麼事情,他雖然有些不讓李清的舉動,但還是說了“村長的兒子‘阿福’告訴我,我們那位張少爺又發飆了。”
眾“怎麼回事!”
常“還不是因為婚事,前村長還在的時候,就強行讓村西邊的老楊家的女兒嫁給他兒子,當時女方本人不同意,但父母已經同意,並把一切都準備好了,誰知道村長老張一個月前凍死在墓地雪中,就這樣老楊家知道老張已死,再加上他們女兒本身就極力反對,最後撤銷結婚,可這一舉動引起了張少爺的不滿,這不剛剛找來幾個死黨,放火打算燒老楊一家......”
“得不到,就要毀滅是嗎!”李清這突如其來話,驚訝到他們,有的也默默地點點頭。見狀李清又說道“沒什麼,我想起一個類似的故事。”
常“幸好,副村長正到老楊家門口,碰到了這一幕,而且最近濕度較大,火也沒有燒起來。”
聽到此,一位比較年輕的長老頓時火冒三丈,噌的一下站起身說道“這家夥也太讓人氣憤,難道我們就不該治一治嗎!”
老常笑了笑“我們根本沒有證據,到底是誰放的火,難道僅憑印象和猜測,是,我們都清楚是誰乾的,那又怎麼樣,副村長沒有直接看見,老楊一家也沒有看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常,副村長可是你的兒子,你連他都相信了!”
見此,老常並沒有過多的解釋,隻是淡淡的說道“你這種說法,隻會讓不懷好意的人利用!”
之後,眾人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就到了吃飯時間。
飯後,老常邀請李清留下來,因為後天是競選村長的日期,大後天則是他們這裡特有的節日,非常熱鬨。可李清卻拒絕,他無心參觀村長競選。見狀老常說道“既然你是出來旅遊的,那怎麼能不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呢!”
李清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有些心動,但他這次的目的是尋找失蹤三年的父母,為此他還在這三年期間學習不少知識。
見李清還在猶豫,老常滿臉堆笑的說道“李公子不妨現在去山頂廟,了解一下,也好增長見聞,那時是去是留你在考慮!”
李清覺得可以便跟隨長老們一起往山頂出發!
夜幕低垂,銀輝輕灑,繁星點點鑲嵌於幽邃的天幕之上,照亮了這個古老而寧靜的村莊。村民們沿襲著古樸的生活方式,夜幕降臨時,一盞盞燈籠被輕輕點亮,暖黃的光暈在微風中搖曳,引領著歸家與探索的腳步。
眾人一同上山,前麵引路的提著一盞古樸的燈籠,踏上了前往山腳的小徑。夜色中,山腳下的看守小屋透出微弱的燈光,幾人打了一聲招呼,拿上打開廟宇大門的鑰匙,便繼續前行。山路蜿蜒曲折,如同一條巨龍蟄伏於幽深的林間,每一步都伴隨著腳下落葉的細碎聲響,與遠處偶爾傳來的夜鳥啼鳴交織成一首悠遠的夜曲。
沿途,鬆樹挺拔,它們的枝葉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著銀綠的光澤,成為這冬日山林中最鮮明的生命力。相比之下,其他樹木仍沉浸在冬日的沉睡中,枝乾裸露,靜待春風的喚醒。而腳下的草地,雖仍帶著幾分蕭瑟,卻已能察覺到綠意正悄然彙聚,生命的力量在無聲中蓄勢待發。
沿著這條曲折的山道,眾人緩步前行,約莫半小時後,終於抵達了山頂。這裡,風更清冽,視野豁然開朗。然而,若是從山腳下的某處直接攀登,以直線的方式,或許隻需短短十五分鐘便能站上這製高點,領略一樣的風景與心境。
眾人行至山頂,眼前矗立著一座古樸的廟宇,老常從腰間掏出一把銅鑰匙,插進鎖孔輕輕一轉,那扇斑駁卻擦拭得光亮的木門便緩緩開啟,引領著他們步入了廟內的世界。李清踏入門檻的一刹那,不由得瞠目結舌。
廟外,一切木質構造,從門扉到窗欞,乃至覆蓋屋頂的每一片青瓦,皆被打掃得一塵不染,仿佛連時間的痕跡都不願在此停留,散發著淡淡的木質清香與寧靜的禪意。然而,一旦跨過那道門檻,景象卻截然相反,仿佛踏入了另一個時空。
廟內地磚上,一層薄薄的泥土覆蓋了原本的色澤,其間還夾雜著幾縷乾枯的稻草,無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簾布隨風輕輕搖曳,上麵幾個不規則的破洞,像是時間不經意間留下的印記。抬頭望向屋頂,錯綜複雜的蜘蛛網如一張巨大的網,靜靜地懸掛在那裡,捕捉著空氣中每一絲細微的塵埃與光影交錯的故事。
此情此景,若非眾人同行,單單一人恐怕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差嚇得魂飛魄散,說不定夜裡還會被那光怪陸離的畫麵糾纏於夢境之中。這廟堂之外的光鮮與內裡的荒涼,恰似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古語,讓人不禁感歎世事無常,表象之下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