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不住何書墨的邀請。
陳錦玉翻開稿紙第一頁。
“兩千七百年前,華夏大地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
“這是華夏文明,正源生成的戰國時代。”
“悠悠歲月,塵封了那個金戈鐵馬,英雄浪漫的時代。”
“留給我們的是古老的曆史,與沉重的夢想。”
“……”
不知多久過去,陳錦玉早已看不到文字了。
他隻能看到遼闊的大地上,群雄逐鹿,英雄輩出。
浩如煙海的鐵騎,在戰場上一往無前。
塵土飛揚,吼殺如濤。
其實小說字裡行間隱藏的,獨屬於曆史的厚重感,並不是最讓陳錦玉頭皮發麻的。
最令陳錦玉震撼的,是這小說難以置信的真實感。
他是當年的科舉狀元,並非一般庸才。
可他在閱讀過程中,即便絞儘腦汁,吹毛求疵,也找不到任何一處“天馬行空”的地方。
這小說裡的一切都嚴絲合縫,自圓其說。
就好像真的有一個叫秦的帝國,曾經出現在這片土地的曆史中。
“這,是你寫的?”
陳錦玉看向何書墨,再無一絲從容。
他口乾舌燥,焦躁不安。
片刻之間,他已經意識到了這本《大秦帝國:變法》的價值。
太常寺人人皆知,潛龍道觀的老天師喜歡閱讀曆史。
但真正的曆史對號入座,一共就那麼多,以老天師年齡和閱曆,早就看得一乾二淨。
因此老天師從許多年前開始看野史和小說。
不過,以老天師的水平,這種虛構故事,往往經不起推敲,故而他口味極其刁鑽。
太常寺一直有個傳說,當今這位太常寺卿,一不靠魏相,二不靠貴妃,就是靠他自己僥幸發掘了一本民間史料獻給老天師,這才得到天師賞識,這麼多年一直穩居三品高位。
這本《大秦帝國:變法》之於陳錦玉,便如當年那本史料之於太常寺卿。
是討好老天師的絕佳之機!
“你這小說我買了,我給你一千,不,五千兩白銀!”
陳錦玉抓住稿紙,絲毫不打算放手。
何書墨示意陳錦玉坐下聊,彆激動。
“陳大人,銀子對許某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但許某更關心的,是心裡這口氣能否順暢。”
“人活一輩子,就是圖個念頭通達。”
“唐智全在禦廷司做事多年,不可能冰清玉潔。他常年和魏黨作對,大人所在的魏黨,絕不可能對上躥下跳的唐智全視而不見。”
“唐智全身上的罪狀,我估計魏黨早有調查,不可能一無所獲。”
“大人隻要願意出手,幫我找到唐智全的線索,這小說生意,咱們即刻成交。”
“否則,你說我這小說,給誰看不是看呢?”
……
“搞定了。”
何書墨對高玥比了個歐克手勢。
“就,這麼簡單?”
高玥感覺不可思議。
在她的思維裡,這事不應該這麼容易才對。
何書墨沒有解釋太多,隻道:“據陳錦玉所說,魏黨在鑒查院明裡暗裡有不少勢力。其中肯定有人曾經調查過唐智全。他回去賣個麵子,把線索給咱們要來。大概兩三天內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