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能夠拿來做影視麼?”
自己單知道現在影視行業,隻要想說,什麼都能叫做“藝術”,但是讓“AI”摻合進來,難道是想要靠笑死觀眾來掙票房麼?
“隻是什麼啊?媽媽懷裡抱著孩子扔了,去救開水壺?”
隨便輸入了個常見的“心理學小問答”,元素主要就是“母親”、“在哭鬨的嬰兒”、“響起來的電話”、“敲門聲”、“燒開了的水壺”。
正常母親肯定最先顧及自己的孩子,誰也不會把孩子一丟,去管緊迫性不強的水壺……可是AI偏偏就選擇了水壺!
“AI乾的這都不是人會乾點事兒啊!”
接下來是個最容易塑造劇情的常見倫理梗——“母親和媳婦掉水裡先救哪一個?”
正常的走向無非幾種:雙方都會遊泳的搞笑題材、雙方實際上在暗算男主的懸疑題材、雙方早都已經成了水鬼的靈異題材、男主徘徊良久的家庭矛盾題材……
可AI選擇了一種最不正常的。
水忽然變成了一個美男子,把兩個人托出水麵,問男主:你掉的是這個金母親,還是金媳婦?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服了!”汪明月覺得自己對AI也是沒招了。
蒜鳥,蒜鳥,它都不是正常人了,還不讓著它點兒?
笑著笑著,汪明月倒是越發的笑不出來了——這樣的AI都會被很多人說成能夠替代人類,自己這一代人在他們眼裡是有多麼不成才?
汪明月認識的一個設計專業的朋友倒是說過,很多甲方分辨不出來AI,而且本身藝術審美就不夠,現在行業裡很多人失業都是因為這種個人能力不足的甲方。
“難怪現在很多海報設計的都沒有人味兒!”汪明月當時是如此回的。
可是當AI從繪畫行業擴散到了文學、影視行業,落到汪明月自己頭上的時候,玩笑也就開不出來了——真的有人會被AI莫名其妙的替代掉。
沒有人情味兒的AI,理解不了人,成為不了人,卻一直被有人情味兒的人,嘗試拿來代替人類。
汪明月心中騰起一股極強的無力感,心跳猛地加快,“咚咚咚!”
“咚!咚!咚!”
拿著手機的手開始顫抖,汪明月努力了幾次也沒讓自己平靜下來。
懷著忐忑的心情,汪明月打開了自己手機上文檔軟件裡一個裝在私密文件夾裡,命名還是“新建文件夾”的文件夾,從裡麵彈出來的一大串命名清晰的文檔裡找到了一個編輯時間最早的。
複製,粘貼,把前十幾場的內容全數粘貼到了周舟發來的網址鏈接裡。
【加載中……】
【加載失敗】
【網絡不佳,請重新加載……】
這樣的彈窗汪明月很熟悉,問題不在網絡上,而是自己的手機帶不動這麼大的程序。
從行李箱裡扯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插上電,輸入網址,把手機上的文字傳輸到電腦上……
汪明月歎了口氣,癱坐在沙發上,像是用儘了自己全身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