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太極殿內香煙嫋嫋。
明黃色的蟠龍柱泛著溫潤光澤。
宇文雍身著十二章紋龍袍,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脊背挺得筆直。
宇文滬則端坐於下方左側禦座,轉動著玉扳指,嘴角勾著一抹弧度。
兩側文武百官身著各色朝服,按品級依次排開,垂首肅立,殿內靜得隻餘香爐裡香灰落下的輕響。
忽然,殿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卸去甲胄換上紫袍官服的陳宴,走在最前麵,其餘將領緊隨其後。
跟在後邊的陸溟,從踏入太極殿後,一雙眼睛就忍不住左顧右盼。
望見殿內盤龍柱上鎏金的紋路、梁間垂落的錦繡宮燈,他喉結悄悄動了動,嘴唇翕動著,用隻有身旁人能聽見的聲音小聲感慨:“這就是周國的宮殿嗎?”
“當真是氣派啊!”
話音剛落,他肩膀就被輕輕拍了一下。
旁邊的顧嶼辭眉頭微蹙,眼神示意他看向殿中肅穆的氛圍,同樣壓低聲音提醒:“眼睛彆亂看!”
“老實地走.....”
陸溟一怔,點點頭,趕緊收回目光,腰背挺得更直,腳步也穩了幾分。
我大周年輕一代的將領,還真是人才濟濟啊...........龍椅上的宇文雍目光掃過階下將領,見皆身姿挺拔、透著沙場曆練出的銳氣,心底不由生出一陣感慨。
“來!”
他指尖輕輕搭在龍椅扶手上,隨即抬手輕甩龍袍袖口,袖擺在空中劃出一道利落弧線,目光轉向立在殿側的內侍,朗聲道:“宣讀對我大周有功之臣的封賞!”
殿側的內侍應聲上前,身著玄色宮服,雙手捧著明黃色的聖旨,聖旨邊緣繡著精致的龍紋,在殿內燭光下泛著柔和光澤。
行至殿中稍側處站定,內侍先微微躬身,向龍椅與禦座方向行禮,隨後直起身,雙手展開聖旨,清亮的嗓音透過殿內的寂靜緩緩傳開:
“大周皇帝詔曰:西北多艱,邊塵屢起,河州之亂、通天之禍、吐穀渾之擾,皆為我大周心腹之患。”
“幸有忠勇之將,挺身而出,護境安民,功績卓著,朕心甚慰。今論功行賞,以彰其勞——”
“特擢顧嶼辭為夏州帥都督,佐夏州軍政,鎮撫邊圉;加授寧朔將軍,賜紫金魚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戶;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彩緞三十匹、良田二百畝、侍女五十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勞。”
“爾當恪儘職守,不負朕望,固我邊疆,安我黎元!”
頭一個被加封賞賜的顧嶼辭,猛地挺直脊背,上前一步,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抵在額前。
動作利落而恭敬,連垂落的發絲都透著幾分肅穆。
目光先望向龍椅上的少年天子,再轉向禦座上的大塚宰,他聲音洪亮卻不失沉穩:
“多謝陛下!”
“多謝太師!”
說罷,俯身叩首,額頭輕觸冰涼的金磚。
再起身時,眼底滿是激動。
夏州帥都督那可是,夏州軍事二把手,僅在夏州都督之下,屬於領兵副將。
平日協助都督管理軍隊日常訓練如操練士兵、傳授戰術)、整頓軍紀懲處逃兵、違紀將士)。
戰時擔任先鋒或統領部分兵力如一支獨立作戰部隊),負責衝鋒陷陣或側翼掩護,同時可代都督巡查邊防哨所。
妥妥的地方大員!
而夏州又是大州邊鎮,毗鄰柔然齊國,多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此次出鎮地方,實乃天高任鳥飛了......
多虧了陳宴大人啊!
內侍繼續宣讀:“特擢赫連識為靈州帥都督,佐靈州軍政,鎮撫邊圉;加授寧遠將軍,賜紫金魚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戶;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彩緞三十匹、良田二百畝、侍女五十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勞。”
“望爾益竭忠勤,固守靈州疆土,撫輯邊地百姓,毋忘初心,毋負朕望!”
赫連識上前,雙手抱拳,跪在地上,麵向宇文雍與宇文滬,朗聲道:“多謝陛下!”
“多謝大塚宰!”
那眼眸之中,是同樣的激動。
靈州在夏州的旁邊,同樣的邊境重鎮。
隻是僅麵對柔然一敵,機會相對夏州而言要少些......
但能高升出鎮地方,他赫連識已經足夠感謝太師與陳宴大人了!
內侍又繼續宣讀:“特擢賀拔樂為南秦州都督,總領南秦州軍事,鎮撫西南諸部,綏靖邊疆;加授揚烈將軍,賜紫金魚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戶;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彩緞三十匹、良田二百畝、侍女五十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勞。”
“望爾益加勤勉,持忠守正。坐鎮南秦,當撫輯軍民,整飭武備,外禦寇患,內安民生,勿恃功而驕,勿怠忽職守!”
賀拔樂當即站了出來,躬身行禮,謝恩道:“多謝陛下!多謝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