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畢,宴席正式開席,君臣同歡。
席間,孫悟空對唐僧道:“師父,可把那戰書取出來了。”
唐僧從袖中取出戰書,遞給孫悟空,孫悟空又轉呈國王。
同時將降妖救後的經過,以及觀音菩薩收走金毛犼的緣由當眾細說一遍。
滿朝文武聽得心潮澎湃,連連稱讚師徒四人的神通與仁德。
唐僧起身道:“一來是國王洪福齊天,二來也是小徒們略儘綿力。
今日蒙陛下盛情款待,已是極大的榮寵,我等還要往西天取經,就此拜彆了。”
國王百般挽留,見師徒去意已決,隻得依言換了關文,親自排駕相送。
扶著唐僧登上龍攆,一路推車扶攆,送了一程又一程。
正是應了那句:有緣洗淨憂疑病,絕念無私心自寧。
話說唐僧師徒彆了朱紫國王,一路西行而去。
沿途翻越了多少崇山峻嶺,涉過了多少湍急水路,寒來暑往。
不覺間已從秋儘冬殘,走到了春光明媚。
這日裡,師徒四人正趁著大好春光踏青賞景,忽望見前路隱隱現出一座庵院。
唐僧忙滾鞍下馬,在路旁停了腳步。
孫悟空眼尖,早已看清前路平坦,並無妖邪之氣。
便問道:“師父,此路坦蕩無阻,為何突然停步?”
豬八戒在一旁搭話:“猴哥你這就不通人情了!
師父在馬上坐了這許久,定是累了,想下來透透氣,賞賞這春光歇歇腳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僧卻搖頭道:“不是!不是!我看前頭有處人家,想著親自去化些齋飯來。”
孫悟空一聽急了:“師父說的哪裡話!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要吃齋。
自該徒弟去化來,哪有徒弟安坐,反倒讓師父去化齋的道理?”
“也不能這麼說,”
唐僧解釋道,“往日裡路上荒無人煙,隻能讓你們去遠處化齋。
今日眼前就有人家,我去一趟也無妨。”
豬八戒忙上前一步:“師父,常言道‘三人外出,小的兒苦’,我們都是弟子,您卻是父輩。
古書上也說‘有事弟子服其勞’,還是讓老豬去吧!”
“徒弟,”
唐僧堅持道,“今日天氣晴朗,不像往日陰雨連綿難行,還是我去吧!
不管有齋沒齋,我去問問,很快就回來。”
沙僧見此情景,對兩位師兄道:“師兄,師父心性如此,不必過於違拗。
不然就算你們化來了齋飯,師父怕是也不肯吃的。”
話說到這份上,豬八戒隻得取出缽盂,恭敬地奉上。
唐僧換了身素淨衣帽,拽著步子走到莊院門前。
隻見石橋高聳,潺潺流水連接著遠方的長溪;
古樹鬱鬱蔥蔥,聒噪的禽鳥在遠處的山巔鳴叫。
橋那邊有幾間茅屋,清雅得如同仙庵;
還有一座蓬窗,潔淨明亮勝過道院。
窗前忽然出現四位佳人,都在那裡飛針走線,刺鳳描鸞。
唐僧見這家裡隻有四個女子,不見男子。
一時有些躊躇,不敢貿然進去,隻是呆立在橋邊的樹林下。
他又細看那女子們,一個個閨心堅似磐石,蘭性柔如春風。
嬌美的臉頰像晚霞映襯,朱唇似絳脂勻塗。
蛾眉如彎月細小,蟬鬢像疊雲嶄新。
若是站在花叢中,怕是連遊蜂都會認錯,把她們當作真的花朵。
喜歡西遊:吾破池而出,掀翻靈山請大家收藏:()西遊:吾破池而出,掀翻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