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打斷吳春林的話問:“李達康是否向組織推薦過易學習?”
吳春林搖頭答道:“沒有,除了當年同在金山縣共事外,兩人並無交集。”
沙瑞金疑惑地追問:“那麼他們搭班子時是否有過衝突?畢竟李達康在呂州時與高育良就有過摩擦。”
吳春林回應道:“沒有衝突,易學習從不爭權奪利,與李達康關係還算和睦。”
另外,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金山縣曾集資修路,李達康與縣裡領導強硬下令攤派費用,結果因五元錢逼死了一條人命。
縣委書記易學習主動承擔責任,這一舉動從某種意義上保護了李達康。
沙瑞金聽後內心有所觸動,不禁說道:“竟有這樣的事。”
隨即提議將易學習正式納入考察名單,“大家怎麼看?”
吳春林與田國富相視一笑,吳春林回應道:“沙書記,這是我們組織部和紀委共同的看法,易學習確實是一位好乾部。”
田國富補充道:“沙書記,是否考慮讓易學習當麵向您彙報工作?”
沙瑞金立刻生出惜才之意,對田國富說:“不用麻煩他,我們直接去看看他吧,眼見為實。”
深入了解易學習後,沙瑞金繼續說道:“好了,先放下易學習的話題,接下來談談考察名單中的焦點人物——趙東來。”
吳春林翻開記錄本彙報:“關於趙東來,考察中存在兩種聲音。
一種認為,他長期擔任京州市局刑偵支隊隊長及副局長、局長,積累了豐富的公安工作經驗。
按慣例,省市區公安局長通常兼任副市長,他是達康書記重點培養的對象。
但另一種意見則強烈反對,稱趙東來善於逢迎拍馬,人品存疑,還涉嫌兩麵派行為,早年與部分商人交往甚密,尤其與前書記梁群峰關係曖昧,難以厘清。”
原作中未提及的部分已刪減)
“據我們得到的消息,”
“趙東來任局長時,”
“多數時間都在辦公室喝茶。”
“大部分工作交給刑偵隊原隊長趙誌亮處理。”
“不過,他已被祁廳長調至出入境管理局。”
“聽說趙東來近期很努力,”
“正積極整頓市局。”
“工作態度明顯改善。”
沙瑞金笑著回應:
“既然這樣,再觀察一段時間。”
“他還年輕,現階段看來不符要求。”
田國富也附和道:
“沒錯,上次會上,”
“揭露出不少問題。”
“李達康還為趙東來辯護。”
“我對他那態度實在看不慣。”
“以當前情況,趙東來當副市長的事,”
“我這裡不會通過。”
“據說趙東來曾救過李達康。”
“這可能是李達康偏袒的原因。”
“李達康如此護短,”
“是否另有私心?”
“是否想借機報答?”
沙瑞金肯定地說:
“國富同誌,你的提醒很重要。”
“人民賦予的權力,”
“絕不可私人交易。”
“這是原則,也是規矩。”
漢東省。
沙瑞金辦公室。
組織部長和田國富離開後,
沙瑞金思考著高育良和李達康。
漢東局勢比預想複雜,
乾部間關係盤根錯節。
人脈與曆史因素不容輕視。
沙瑞金初來乍到,
雖表麵從容,實則手段老練。
他一直如履薄冰,行事格外謹慎。
漢大幫、秘書幫,表麵否認,實際卻已成形。
高育良的學生遍布政法係統,無形中形成了一種微妙的聯係。
至於李達康的勢力,經趙東來事件後,沙瑞金也有所了解。
沙瑞金並不在意這些派係,隻看重能否乾事、做好事。
祁銅煒雖看似高育良的第一大將,但實際上已被招至沙瑞金麾下。
沒國洛山雞,海外追逃小組迅速抵達。
組長畢敬業,京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新隊長,能力出眾。
趙誌亮調離後,李達康力主調來畢敬業,即便有人反對也無可奈何,畢竟李達康的權威不容挑戰。
漢東省駐洛山雞聯絡員李梁前來會麵。
寒暄後,李梁主動提及:“祁銅煒廳長提前通知我,介紹你們的情況。”
並告知緊急狀況:“丁義珍從何阿三的酒吧神秘失蹤。”
追逃組組長畢敬業急切詢問原因,李梁背手答道:“我們也疑惑,何阿三家族背景複雜,與國內聯係頻繁。”
畢敬業補充:“丁義珍因國內有人安排才藏身於此。”
李梁確認:“沒錯,但他不甘萍庸。”
“他不想繼續在酒吧工作。”
“因此給妹妹打了電話。”
“通過這個電話,我們就能確定他的位置。”
畢敬業這時問道:“李先生,丁義珍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李梁回答說:“我們的同事昨天一直在監視他。”
“他一直都在視線範圍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今天突然消失了,毫無蹤跡。”
據同事所知,“他今天早上向何阿三辭職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