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聽見這關鍵消息,立刻判斷趙家恐怕在劫難逃。
此刻正是他與趙家劃清界限、向沙瑞金示好的良機。
他立即插話說:
“沙書記,您說得對。”
“大風廠那塊地也牽涉到他,我還得讓他再做次慈善。”
沙瑞金笑著回應:“瞧,他在京州還有未儘之事呢。”
“讓季昌明檢察長盯著就好。”
白秘書點頭應下,隨即前去傳達。
接著,沙瑞金又說道:
“達康同誌,你的老領導快不行了,你怎麼看?”
李達康知道不能表現得太決絕,否則顯得無情,沙瑞金可能不滿。
因此他既認可趙立春的改革開放,也批評其不當之處。
於是他惋惜地說:
“立春同誌真是可惜了。”
“當年多能乾啊。”
“為了我省的經濟。”
“真敢闖敢拚。”
“他多次公開講過。”
“不怕犯錯,就怕不改。”
“誰不改?我和省尾先從改人開始。”
“沙書記,實話實說。”
“他的很多做法深深影響了我。”
沙瑞金笑著接口:
“即便你不提,我也要說。”
“大刀闊斧,敢作敢為。”
“學到的就是你的本性。”
“至於他的專斷獨行。”
“你也繼承了不少。”
“看看你辦懶政乾部培訓班時,多霸氣。”
“底下人除非是孫連城,不然沒人敢反駁。”
李達康理直氣壯答道:
“沙書記,這個試點可是您讓我開展的。”
“話要是說得太輕,那些慵懶無為的官員根本記不住教訓。”
“不然他們怎麼會改正?”
沙瑞金點點頭說道:
“沒錯。
實際上,我支持你。
我把你的講話推薦給了其他乾部看。”
“包括田國富同誌,建議他們也可以嘗試這樣做。”
“不過達康同誌,我們現在是不是應該專注於總結經驗?”
“我是班長,需要提醒時就得提醒。
該嚴肅的時候就得嚴肅。
不能放任不管。”
李達康微笑著以立正姿態回應道:
“沙書記,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
“我完全願意傾聽。”
“有什麼不足之處,我們一起改進。”
“好的做法我也能學習提升。”
“請您放心,不必顧慮。”
“即便否定我的所有工作,我都能接受。”
漢東省省尾。
沙瑞金辦公室。
沙瑞金緩緩開口道:
“聽說丁義珍出事了,身為一把手,你第一時間想的不是自我反省,而是跑到省裡去責罵他人。”
“把市紀委的書記批評了一頓,有這回事嗎?”
李達康聽了,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有些尷尬地笑著點頭承認:
“確有此事。
當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話一出口就那樣了。”
沙瑞金提醒道:
“很多壞習慣都是不知不覺養成的。”
“這些問題都需要有人監督。”
“否則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權力若不受監督,其實很危險。”
“我不是說彆人,是在說我自己。”
“從縣紀委書記到市紀委書記,多年以來。”
“幾乎每件事都辦得妥當。”
“我不想做的事,彆人也做不成。”
“下麵有人反對過我嗎?”
“有,但不多。”
“除非他不想要那個位置。”
“就連紀尾檢察院的同級單位都不敢監督我。”
“也監督不了我。”
李達康聽了一把手這麼說,立刻意識到這是在自我反省。
畢竟不能讓沙瑞金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
於是李達康馬上提到自己的問題:“沙書記,在這方麵,我也有同感。”
“在京州市,誰又能監督我?”
沙瑞金聽到這話很高興,他等的就是李達康主動說出這句話。
隻有這樣,他才能順利提及易學習的事。
於是他立即起身對李達康說道:“你的問題就在這裡。”
“但問題不能一直存在,得解決。”
“就像我要解決懶政問題一樣,在你們京州做個試點。”
“今天是慎重地征求你的意見。”
李達康也站了起來說:“沙書記,請指示。”
沙瑞金轉向窗外說道:“先提拔易學習同誌。”
“讓他到京州擔任紀尾書記,對你進行同級監督。”
李達康聽到這話十分驚訝。
無論誰來當這個紀尾書記,他都不希望是易學習。
李達康是個務實的人,追求的是gdp增長和政績顯赫。
雖然易學習工作紮實、作風正派,但不擅長招商引資和阿諛奉承。
李達康擔心提拔易學習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特彆是在政績方麵。
儘管李達康能力出眾,但他明白易學習的能力並不遜色。
特彆是沙瑞金親自接見易學習並對他高度評價後,這讓李達康倍感壓力,甚至有些嫉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害怕易學習在政績上超越自己,威脅到他的地位。
易學習若到來,必將打破原有政治均衡。
他從不參與拉幫結派,卻無形中成為沙瑞金的倚仗。
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或許會擾亂現有麵,導致無謂矛盾衝突。
早年金山合作後,李達康多年未與易學習往來,隻因擔憂親疏關係遭非議,被人指責任人唯親。
官場中任何親近關係都可能招致議論,故李達康從未提拔易學習,反而產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