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歲的孩子獨自外出找訂單,確實不容易,不幫實在說不過去。
“咳咳,我家的水壺好像出了點問題,能麻煩你幫忙修一下嗎?我給你三毛錢。”
“我們家的收音機不太好用了,你幫忙看看吧,找出問題了給你們一塊錢。”
“我們家的電視……”
……
大家都儘力幫忙,反正東西放哪裡都要修的,看著這孩子這麼可憐,肯定要幫一把。
連需要打氣的自行車都被拿來讓他幫忙,多給兩分錢也沒關係。
就這樣,業務員很快接到了幾十個訂單。
等周圍的鄰居聽說後好奇地圍過來,了解情況後,訂單數迅速突破百件。
不僅如此,大家還主動幫忙,這麼多東西,業務員一個人根本拿不回去。
他隻有兩隻手,怎麼能把這些都帶回去呢?我們也得幫幫他。
人們自發回家取東西、拿錢,場麵一度鬨得很大,連街道和居委會都派人來打聽情況。
走在前頭的業務員帶著一群人往加工部走。
身後跟著男女老少,都是自發來幫忙送東西的,業務員怎麼勸也勸不住。
群眾們的熱情高漲,幸好他們的廠技術過硬,一定能按時完成這些訂單。
二號街辦事處。
辦事員核實完消息後,急忙找到主任。
“主任,事情查清楚了,還是上次那個加工部,他們派人出來接訂單,我們街道上很多人都送東西過去加工或修理了。”
辦事員話音剛落,主任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他們最近正考慮建立一個小作坊,專門用來維修各種物品。
隻是具體方案還沒敲定。
按照主任的想法,如果是由公家出資,那就是國營,知青們有活乾就行,至於獎金,肯定不會像加工部那樣高。
知青們對此並不滿意,那他們搞這個又有何意義呢?
於是計劃暫時擱置,知青們開始自籌資金,打算自行組建一個類似的機構。
街道對此事並不上心,畢竟無論怎樣,這件事最終還是離不開他們。你們自行處理,但資金仍需上繳。
“這不是明目張膽地搶生意嗎?算了,你去問問街道裡的知青,看看作坊什麼時候能開工。”
主任揉了揉太陽穴,此事他無權過問,隻能儘快辦好自己的事務。
無論大小,先搞個試點,如果可行,就鼓勵大家參與。
“好的,我這就去。”
主任未表態,辦事員便打消了找業務員麻煩的念頭。
加工部後台強硬,連主任都無可奈何,他自然更不會摻和其中。
加工部大門口。
十名業務員一上午拉來了上千人。
也就是上千筆訂單,利潤從幾分到幾塊不等。
人們自覺前來交付物品,臉上洋溢著笑容,毫無不悅之色。
花錢還能如此開心,一些好事的工人特意跑出來偷看。
“小心點,千萬彆記錯了。”
李國生帶著人記錄下所有訂單。
他完全沒料到廠長會這樣操作,換了彆人,早就被批評了。
事情鬨得太大,必須低調處理。
這裡。
大家先交錢,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工廠需要資金發放工資。
交完錢、放下物品,上千人紛紛離開。
“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再見!”
十名業務員依依不舍地道彆,上千筆訂單啊。
若全部完成,按照廠長給出的提成,大概能賺三、四塊錢。
照這樣下去,這個月一百塊的獎金不是問題。
“大家繼續加油,為工廠多攬訂單!”
劉全有沒想到效果如此顯著,認為業務科未來充滿潛力。
他打算找個機會向廠長提議,調到業務科工作。
目前,加工部管理層稀少,生產科的李國生、保衛科的劉光天、後勤科的劉全有便是主要成員。
其餘事務均由許大茂一人掌控,其他人隻能聽從安排。
經此一事,業務員們的乾勁更足了。
許大茂得知後,立即讓會計核算資金。
暫時無法立即交給他們,這會破壞流程,不過我可以幫他們計算一下,然後將結果告知。
最低的有三塊多,最高的能達到五塊多。
僅僅一個上午,即便這是初次嘗試,也相當不容易。
“努力工作,我們工廠絕不會虧待任何人。”
許大茂鼓勵業務員們多外出尋找客戶。東城區的客戶已經拜訪完畢,其他幾個城區還有很多機會。
接單隻是時間問題,無非是利潤多少罷了。
第185章
業務員們吃過午飯後,急忙趕往外麵繼續尋找訂單。
許大茂召集李國生等人,叮囑他們管理好廠裡的事務。
“我下午有事要去軋鋼廠一趟,找楊廠長談點事,你們安心留在廠內,各司其職。”
“放心吧,領導,生產任務不會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