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茂環視全場,全廠三百多名工人。
原來的兩百人,加上後來招聘的一百多人,全都來了。
下麵的人還在討論前幾天的事情。
形勢變化得太快,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時,劉全有第一個站出來。
“廠長!我有個想法,咱們工廠應該改製,讓每個人出錢入股!”
大家都知道,當年我們廠是通過集資創辦的,如今債務已清償,還常送禮還人情。與其依賴彆人,不如我們自己投資,這樣大家都能成為工廠的主人。
聽到這裡,工人們都很心動,尤其是“主人”這個詞讓人格外舒坦。但一想到要掏腰包,又都犯了難。這不是喊口號那麼簡單的事。
\"劉科長的話很有道理,但我們投了錢,真能分紅嗎?\"工人們並不天真,知道大家出資當股東,拿工資和獎金已經是好事,再分紅可不太現實。頂多多些獎金,但這錢放在手裡更踏實。
\"我們是為了集體好,改製才剛剛開始...\"劉全有努力說服大家,畢竟廠長交代的任務必須完成。
工人們開始私下議論,不知該出多少合適。太少等於白投,太多又怕將來不妥。這小廠跟國企沒法比,沒有正式編製,說開除誰就開除誰。
眼看爭論激烈,許大茂開口:\"大家彆吵了,聽我說。我們廠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國也沒幾家集體企業能做到這點。我保證,隻要我當廠長,就會一直辦好廠子。\"
許大茂表情嚴肅,話語誠懇,工人們頓時安靜下來。等他走開,大家才繼續討論:\"咱們該出多少錢合適?工資獎金不少,該多出點,一百夠嗎?太少了,廠長對我們不錯,二百如何?\"
……
老工人一向信賴許大茂,因為他們每月的工資和獎金都不低於五十塊,所以不僅願意投資,還傾向於多投一些。
相比之下,剛來的百名工人卻顯得猶豫,畢竟他們賺錢不易。但仔細權衡後,他們意識到不投資並非明智之舉,於是決定少投一些。最終,老工人大多投了一二百塊,而新工人則以五六十塊為主。
整個過程中,許大茂始終耐心等待結果,他對賬麵上的資金並不在意,更看重土地權益。他認為,擁有股份便掌握了土地的財產權,而三環區的土地絕非廉價之物。因此,他先占據大頭,再將剩餘部分分配給工人,確保雙方互惠互利。
然而,工人們雖有意願但資金有限,難以進一步加大投入。許大茂也明白,自己不能獨占過多股份,以免改變工廠性質。經過商議,工人們總共籌集了兩萬八千塊。管理層方麵,劉全有出資一千塊,劉光天和劉光福各出三百塊。儘管劉光天和劉光福都想多投,但受限於積蓄有限,隻能如此。
合計下來,總金額恰好為三萬塊。對此,許大茂表示認可,並決定匹配同等數額。隨著資金到位,股份重組順利完成,無論未來如何,這片土地都少不了他的份額。心情舒暢的許大茂決定犒勞大家。
“冬季儲菜即將開始,明天廠裡會給每位員工發放大白菜。”這不是吝嗇,而是因為大白菜易於保存,是過冬必需品,其他蔬菜很難熬過寒冬。如今,冬季蔬菜多需提前采購,否則過年時可能斷供,甚至有些蔬果還未入冬便已腐壞。相比之下,大白菜更加實用。
……
會議結束後,申請表人手一份,遵循自願原則,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投資金額。工人們離開會場後,仍在熱烈討論此事。
股份製究竟是好是壞,咱也說不準,不過目前還能接受。
這些年大家都掙了不少錢,也算是對工廠的一種回報。
工人們散去後,劉全有和劉光明走上前來。
\"劉組長,您去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讓他們安心。我自願拿出三萬塊錢投入到廠裡,我們所有人都要齊心協合。\"
許大茂看了看劉光明,示意他先走開,這小子比他那兩個弟弟都機靈,不該告訴他太多計劃,不然肯定能猜出自己的意圖。
\"好的,廠長,我這就去。\"
劉光明沒多言,隻是點點頭便離開了。他到廠裡時間不長,卻感覺到許大茂的變化挺大。
同樣是院長帶大的,但現在的許大茂簡直判若兩人。
\"劉全有,去開個介紹信,我們下午要去軋鋼廠,這件事得向楊廠長彙報。\"
許大茂囑咐劉全有準備介紹信,廠裡推行股份製沒問題,前提是軋鋼廠得同意。軋鋼廠那邊沒問題的話,這事就定下來了。
\"明白了,我這就去辦。\"
劉全有轉身快步離開,心中暗喜,工廠的情況確實是在好轉。
這種改革的事,彆人可能不清楚,但他可是懂的,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以後啊,鐵飯碗不再是鐵飯碗了,國營廠自負盈虧,不一定比得上他們的加工部。
安排完工作,下午時分,許大茂坐著汽車來到了軋鋼廠。
不光是他,還有不少人騎著自行車在門外觀望。
工廠改製的問題,國營廠也有,下級廠的廠長們都跑來打探消息。
都被攔在門外,楊廠長還在考慮軋鋼廠的事情,顧不上這些人。
汽車鳴笛聲響起,人們紛紛讓開道路。
沒人知道車裡坐著誰,但肯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可坐不起汽車。
他們不是巡查的,不敢靠近,遠遠地就避開了。
門口處。
保衛科看到車裡的許大茂,朝他遙遙點頭,揮手放行。
這幾日來的人很多,保衛科直接出動,掛著槍,沒人敢惹事。
汽車熟門熟路,沒多久便抵達大樓前。
許大茂下車,拎起文件袋走進大樓。
五分鐘後,辦公室內。
“咚咚咚——”
“進來。”
許大茂敲門而入,楊廠長正等著他。
“大茂,無事不登三寶殿,找我什麼事?我一個小時後還得去市裡開會。”楊廠長開門見山,最近事務繁忙,工廠外的人他也顧不上。每天開會忙得連吃飯都抽不出空。
“廠長,軋鋼廠準備改革,我們加工部打算響應號召進行內部調整,這是我們的股份改製方案。”許大茂遞過文件袋,靜靜等待楊廠長的答複。這件事基本沒有問題,國營廠自身難保,不會過多乾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