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峽區,金桂園社區。
初冬的清晨,薄霧尚未散儘,空氣中帶著刺骨的寒意。社區網格員王娟騎著她的電動小摩托,像往常一樣開始例行巡查。當她拐進7號樓單元門時,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得差點摔下車!
單元門口,一個穿著粉色小棉襖、約莫三歲的小女孩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小臉凍得通紅,鼻涕眼淚糊了一臉。她身邊放著一個半開的卡通小書包,裡麵散落著奶瓶、尿不濕和幾件小衣服。樓道裡,一個頭發花白、身形佝僂的老太太李大娘)癱坐在冰冷的台階上,臉色煞白,嘴唇發紫,一隻手無力地扶著牆,另一隻手緊緊捂著胸口,呼吸急促得如同破舊的風箱,發出駭人的“嗬嗬”聲!
“李大娘!丫丫!”王娟驚呼一聲,扔下車子就衝了過去!
“奶奶……奶奶不動了……哇……”小女孩看到熟悉的人,哭得更凶了。
王娟蹲下身,一邊安撫孩子,一邊焦急地查看李大娘的情況。李大娘眼神渙散,已經說不出完整的話,隻是痛苦地呻吟著。王娟的心猛地一沉!李大娘有嚴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這顯然是急性發作!她兒子兒媳都是醫生,此刻正在外地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家裡就剩這一老一小!
“丫丫彆怕!阿姨在!”王娟強自鎮定,立刻掏出手機,顫抖著手指撥通了120急救電話,同時飛快地在社區網格工作群裡發出緊急呼叫:
“【7號樓緊急求助!】李大娘心臟病突發!情況危急!丫丫無人看護!請求支援!”
信息發出的瞬間,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
金桂園社區“共享育兒幫幫團”微信群1群)。
這個由社區黨支部牽頭、胡文彬親自推動建立的互助群,平日裡是媽媽們交流育兒經、分享閒置玩具、組織親子活動的溫馨港灣。此刻,王娟的求助信息如同刺耳的警報,瞬間炸開了鍋!
“天哪!李大娘!”
“丫丫怎麼辦?!”
“我離7號樓近!馬上過去!”——這是住3號樓的年輕媽媽張悅。
“我有車!送醫院需要車嗎?我這就下樓!”——5號樓的爸爸李偉。
“我婆婆在家!我讓她先過去幫忙看著丫丫!”——2號樓的趙姐。
“我家裡有速效救心丸!帶著呢!”——退休醫生孫大爺。
“我家有嬰兒車和奶粉!丫丫可能需要!”——6號樓的寶媽小陳。
……
一條條信息如同密集的雨點,帶著關切和行動力,瞬間刷屏!沒有推諉,沒有猶豫,隻有爭分奪秒的自發響應!
7號樓單元門口。
不到三分鐘,張悅第一個氣喘籲籲地趕到。她二話不說,一把抱起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丫丫,緊緊裹進自己的羽絨服裡:“丫丫乖,不怕不怕,阿姨抱抱!”
緊接著,李偉的車也到了,他跳下車,和聞訊趕來的社區書記老張一起,小心翼翼地將幾乎失去意識的李大娘抬上車後座。孫大爺擠過來,熟練地檢查李大娘的情況,將速效救心丸塞進她舌下。
“娟子!你跟車去醫院!丫丫交給我!”張悅抱著丫丫,對王娟喊道。
“好!”王娟立刻跳上副駕駛。
李偉一腳油門,車子疾馳而去。
單元門口,隻剩下抱著丫丫的張悅和陸續趕來的幾位鄰居。
“丫丫還沒吃早飯吧?”趙姐的婆婆劉奶奶也趕到了,手裡還拿著一個熱乎乎的雞蛋餅,“來,奶奶喂你吃點東西。”
“奶粉!奶瓶!”小陳也跑來了,遞上東西。
丫丫在張悅懷裡,抽抽噎噎,看著陌生的阿姨奶奶們,大眼睛裡還含著淚,但哭聲漸漸小了。劉奶奶用勺子一點點喂她吃雞蛋餅,小陳熟練地衝好奶粉試了溫度遞過來。
“丫丫彆怕,奶奶和阿姨們都在呢。”張悅輕輕拍著丫丫的背,柔聲安慰。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社區書記老張看著手機裡不斷刷新的群消息,又看著窗外自發組織起來的鄰居們,一個念頭瞬間閃過腦海!他立刻打開電腦,在“共享育兒幫幫團”群裡發布了一條置頂公告:
“【緊急排班看護丫丫!】李大娘送醫,丫丫暫時由鄰居照看。為確保丫丫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現征集看護誌願者,按時間段排班!請能幫忙的鄰居接龍報名!”
公告下方,是一個簡單的在線表格鏈接,列著從當天上午到未來三天的時段。
奇跡發生了!
表格幾乎在瞬間被填滿!
“張悅:上午9:0012:00已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