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郎和李明衍顧不上休息,連夜帶著六名精壯郡兵,循著巴清提供的線索,來到成都城東一處偏僻的小院。此處牆低瓦舊,門前雜草叢生,若非巴清所言,誰也想不到神秘方士徐福會隱居於此。
"待會兒我直接質問,你從旁觀察。"李二郎低聲對李明衍說道,"此人詭計多端,不可輕敵。"
李明衍點頭應允。李二郎揮手示意,六名郡兵分散開來,堵住院牆四周可能的退路。
李二郎上前,不急不躁地叩響院門。
"哪位?"門內傳來沙啞的聲音。
"李二見過徐先生,有要事相商。"李二郎沉聲道。
門緩緩打開,露出一張陰鷙的麵孔——正是那日在郡守府見過的方士徐福。他身著一襲黑衣,腰係玄色絲帶,發髻高束,眼神深邃如古井。
見到李二郎和李明衍,徐福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卻很快恢複平靜,微微一笑:"二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二位請進。"
李二郎和李明衍對視一眼,謹慎地跟隨徐福進入院中。院內陳設簡樸,唯有正屋擺放著一張黑色漆案,案上放著幾卷竹簡和一盞銅燈。
徐福自顧自地坐下,給兩人斟了茶,悠然道:"公子深夜造訪,不知有何指教?"
李二郎放下茶盞,開門見山:"徐先生近日往來巴清府上,勸其斷供都江堰物資,所為何事?"
徐福神色不變:"偶有拜訪,不過閒聊罷了,何來勸其斷供一說?"
"徐先生不必狡辯。"李二郎語氣轉冷,"巴清家主已經供認不諱,你曾許諾古蜀國複國,要她配合大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你可知罪?"
徐福突然笑了,笑聲中帶著幾分嘲諷:"公子所言,可有實證?我與巴清私下交談,誰知所言為何?"他搖頭歎息,"或許我在一些環節上用了點力氣,不過此事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李二郎繼續追問:"你身為方士,你可知道,說出這樣的話,我就可以認定你為圖謀煽動叛亂?"
徐福不急不躁,慢條斯理地回答:"圖謀?不過是做些隨手之事罷了。"他轉向北麵,眼神突然變得深邃,"要說變數,倒是有些意外。原本民謠"擾鱉靈,水不寧"鬨得沸沸揚揚,如今卻都改唱"郡守開玉崗,粟米堆滿倉",連帶著改變了許多事。"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李二郎一眼:"看來最後的古蜀國餘孽,怕是要被掃蕩一空了。"
李明衍心中一動,總覺得徐福的話彆有深意。正欲開口,徐福卻突然直視他,聲音低沉:"李明衍,你能在這異鄉活下來實在不容易。"他停頓片刻,又道,"不過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這最後一句話如同一道閃電,擊中李明衍心頭。他震驚地看著徐福,腦中閃過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念頭:徐福難道…已經猜到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李二郎不解其意,隻當徐福在胡言亂語,厲聲喝道:"廢話少說!徐福,我現在郡守之命前來拿你歸案。"
徐福大笑:"你父親一個郡守,怕是沒本事治我的罪!"
說話間,他的手指微動,案幾上的銅燈突然閃爍了一下。
徐福語速突然加快:"你們兩個今晚有的忙了!提醒一下,一個是都江堰要看好,另外一個是二郎你父親怕是會突發重病,你還是回去給他治病吧!"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刃,直刺李二郎心底。"你對郡守做了什麼?"他聲音低沉,帶著壓抑的怒火。
徐福唇角微揚,露出一個優雅而冷酷的微笑:"做了什麼?"他輕輕拂去袖上並不存在的塵埃,"東方有煉丹術,西域有礦物煉製法,結合二者,可得一種奇特物質。此物入體,侵蝕五臟六腑。好茶也是一種致命的...美味,你說是嗎?"
"你下毒?"李二郎聞言勃然大怒,舉劍欲衝,卻被李明衍一把拉住。
"不是簡單的毒藥。"李明衍麵色驟變,他立刻意識到徐福描述的正是重金屬慢性中毒的症狀。在現代社會,這類中毒通常來自工業汙染,在這個時代卻成了陰險的毒計。
"不愧是你啊。"徐福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常人隻見表象,唯你洞察本質。正如我所料,你的確...非同尋常。"
說完,他猛地從袖中拋出一個小瓷瓶,落在室內角落:"解藥在此,自便。"
未等眾人反應過來,徐福已一腳踢翻油燈,趁著火光四濺的刹那,推開身後的一扇暗門,瞬間消失在黑暗中。
"追!"李二郎厲聲喝道。
幾名郡兵衝向暗門,卻發現那竟是一條向下的密道,黑暗深邃,不知通向何處。
兩人從院中衝出,隻見遠處城中已是火光衝天,喊殺聲震天動地。隱約可聽見有人在呼喊:"古蜀複國!殺儘秦賊!"
"徐福所言果然不虛!"李明衍抓起角落裡的布袋,"二郎,郡守可能有危險,我們須火速返回!"
兩人帶著郡兵迅速衝出小院,隻見成都城中已是火光四起,喊殺聲此起彼伏。街上行人驚慌奔逃,有身著古蜀服飾的武裝人員在街頭巷尾四處遊走,高喊著"還我蜀國"、"驅逐秦人"的口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然有人起事!"李二郎臉色鐵青,拔腿就向郡守府方向跑去,"二公子在此,隨我平叛!"
一路衝殺,終於回到郡守府。府內已是一片混亂,郡兵列陣守衛,府中官吏驚慌失措。李二郎和李明衍衝入大廳,隻見趙易正焦急地來回踱步,魏般則滿麵憂色。
"禦史,城中情況如何?"李二郎急切地問道。
趙易轉身,臉上滿是焦慮:"二公子,城中突發叛亂,數百叛軍分散各處放火燒殺,情況危急!"
"父親呢?"李二郎環顧四周,不見李冰身影。
魏般上前,聲音顫抖:"郡守突然重病,現正在內室休息。太醫已經前去診治,但...情況不妙。"
李明衍心頭一沉,想起徐福臨走前的話,不禁脫口而出:"是中毒!"
"中毒?"眾人大驚。
"徐福臨走前說郡守會突發重病,並給了這個。"李明衍從李二郎手中接過瓷瓶,"他說這是解藥。"
趙易厲聲喝道:"荒謬!誰知此物是解藥還是毒藥?"
正當眾人爭執不下時,府外忽然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眾人警覺地拔出佩劍,以為是叛軍攻入府中。誰知門口出現的,竟是巴清帶領的一隊人馬!
巴清一身玄色勁裝,腰懸短刀,神情堅毅。她身後是數百名體格健壯的礦工,人人手持鐵鎬或短矛,一副隨時準備廝殺的模樣。
趙易見狀,麵色大變,下意識地後退一步。若巴清此時反叛,攜數百礦工攻入郡守府,後果不堪設想!
"二公子!"巴清快步上前,向李二郎抱拳行禮,"聽聞城中有變,我特帶人前來助陣!"
李二郎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巴夫人此時來援,真乃雪中送炭!"
趙易卻仍心存疑慮:"巴夫人,你如何證明自己不是與叛軍同謀?"
巴清冷冷一笑:"若我與叛軍同謀,此刻帶人殺入郡守府,還需這般解釋嗎?"她轉向李二郎,"二公子,我已派人分守城中各要道,協助官軍守城。怎奈叛軍分散,難以一網打儘。"
"多謝夫人鼎力相助。"李二郎鄭重地說,"眼下有兩件要事:一是救治父親,二是保衛都江堰。"
"都江堰?"巴清驚訝道。
"徐福臨走前提到都江堰有危險。"李明衍解釋道,"恐怕叛軍不止在城內行動,還有一部分奔向都江堰!"
李二郎當機立斷:"明衍,你帶著徐福給的解藥去救治父親。我即刻帶人前往都江堰,誓死保衛水利!"
"不可!"魏般急道,"二公子,城中形勢危急,您不可輕離府城!"
李二郎目光堅毅:"都江堰乃父親心血,關係蜀地千萬百姓生計。今日若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我必須親往。"
巴清在旁道:"若二公子執意前往,我可派一隊精銳隨行。"
李二郎感激地點點頭:"如此甚好。明衍,靠你了!"
李明衍緊握瓷瓶,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確定瓶中之物是否真的是解藥,但眼下彆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