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龍已移,時序更替。自入獄至今,李明衍已在那方寸之地度過了整整八個月。期間,花開花落,唯有那一方被鐵柵欄分割的天空,依然如初見時般遙不可及。
獄卒早已備好乾淨的衣物,李明衍換上後,隻覺全身輕鬆,如同蛻去一層枯皮。囚服早已換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簇新的青色長袍,雖不算華貴,卻也體麵得體,足見秦王對此次召見的重視。
李明衍在李斯的引領下,踏出了囚禁他八個月之久的廷尉署大門。
朝陽初升,霞光萬丈。經年不見陽光,猝不及防迎麵而來的光芒令他不由自主地抬手遮眼,一時無法適應這刺目的光亮。
"李先生慢行,"李斯體貼地伸手攙扶,"這八個月幽居,想必日子不好過。不過看先生氣色倒還不錯,在下甚感欣慰。"
"多謝上官掛念。牢中歲月,倒也不算辛苦,反倒有了靜心讀書之機。"李明衍謹慎回應。
李斯微微一笑:"王上常說,李水官乃奇才,即便身陷囹圄,亦能自得其樂。看來果然如此。"
兩人步入一輛樸素無華的馬車,緩緩駛向鹹陽宮。李斯親自扶他登上馬車,隨後緊隨其旁。一路上,李明衍不時從車窗向外張望,觀察著城中的變化。鹹陽城似乎比他入獄前更加繁華熱鬨,街市上人來人往,車馬如織,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喧囂而熱鬨。
馬車穿過重重宮門,車隊行至鹹陽宮外,李明衍隨李斯下車,四名侍衛肅立兩側,見李斯前來,立刻躬身行禮。穿過層層宮門,最終來到了李明衍第一次見到秦王時的便殿。
入殿前,李斯適時湊近一步,聲音低沉而恭敬:"李先生,朝堂之中王上身居中央,左右平衡,實屬不易,王上對你可謂關愛有加。"
李明衍經過牢獄中數月的思索和韓非子的點撥,對政治的敏感度已今非昔比,李斯這番看似簡單的對話,恐怕暗含提示。
踏入殿內,一陣清涼襲來。殿中案後坐著一位氣度不凡的年輕人——秦王嬴政。
秦王身著一襲玄色袞服,衣上繡有精細的玄鳥紋樣,層層疊疊的黑色與深青交織,如同夜幕中的流雲。束身的絳色革帶上鑲嵌著數枚青玉飾,熠熠生輝,襯得腰身挺拔有力。
八個月不見,秦王的變化令李明衍頗感驚訝,他的麵容似乎更為棱角分明,高挺的鼻梁猶如蜂準,細長的雙目如電似箭,胸膛挺拔如摯鳥之膺。舉手投足間,氣度更加沉穩內斂。
李明衍上前三步,行禮:"臣李明衍,叩見大王!"
"李明衍,八個月不見,你瘦了。"秦王道,語氣中透著幾分關切。
"多謝大王掛念。微臣在獄中有廷尉大人照料,飲食起居尚可,並無太多苦楚。"李明衍恭敬回答。
"知道寡人為何將你囚禁八個月之久嗎?"秦王忽然問道,目光如電。
李明衍立刻恭敬行禮,聲音誠摯:"臣感念王上恩典,沒有王上的庇護,臣恐怕早已命喪黃泉。這八個月來,雖然身處牢獄,卻得以靜心讀書,反思過往,實為一場難得的曆練。"
這番話說得恰到好處,既表達了對秦王的感謝,又暗示自己在獄中並非虛度光陰,而是充實地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表明自己理解了秦王的良苦用心,認同這是一種保護而非懲罰。
秦王微微頷首,站起身來踱步,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寡人為擺平朝堂上關於水德的非議,花了不少心力,這才耽擱至今。"他的語氣忽然變得意味深長,"李卿在牢中這幾個月,雖不得自由,卻也避過了許多明槍暗箭。經此一遭,那些嫉妒你、攻擊你的人,想必也會收斂幾分。"
李斯在一旁也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你既已明白,寡人也就不再多言。"秦王重新回到座位上,聲音變得威嚴而堅定,"你乃水利之才,我大秦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寡人決定,令你重返涇水之渠,繼續擔任總監一職,也好讓此前的工作有始有終。"
一旁的李斯上前一步,補充道:"李先生,你不在的這幾個月,涇水之渠的修建順利。不過工程浩大,唯恐有所疏漏。李先生赴任後,需多花些時間了解之前的進展,若發現有何問題,務必及時向王上彙報。"
這番話看似平常,但李明衍心中一動,李斯語氣平淡,但那微微加重的"疏漏"二字,以及特意提到"及時向王上彙報",顯然彆有深意。回想起這段時間在牢中所思所想,以及對政治局勢的種種思量。李明衍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微臣明白。"李明衍鄭重應道,"微臣定當以蒼生為本,確保工程質量,不負大王所托。倘若發現任何問題,定當如實稟報。"
他的回答看似簡單,實則深意十足。"以蒼生為本"四字,表明他不會因個人恩怨而影響國家大事;"確保工程質量"則是向秦王承諾,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他都會將工程做到最好;至於"如實稟報",則是回應了李斯的暗示——若發現工程中有人作梗,他會直接向秦王彙報,不會有所隱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斯與秦王交換了一個眼神,顯然對李明衍的回答十分滿意。
"李斯,你安排人送李明衍回去休息,明日便可啟程返回涇水工地。"秦王吩咐道。
"是,王上。"李斯恭敬應道,隨後引領李明衍緩步退出殿外。
行至殿門外,李明衍忍不住問道:"李大人,不知涇水之渠可曾遇到什麼新的難題?"
李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進展總體不差,具體情況,李先生回去便知。"隨後,李斯轉身回入殿中。
李明衍隨李斯離去後,殿內一時寂靜。秦王嬴政獨坐案前,麵如古井,未起一絲波瀾。
"王上,李明衍已安置妥當。"李斯重返殿中,恭敬行禮。
"他走時,可有異常之處?"秦王淡然問道,目光如炬,直視李斯。
李斯微微搖頭:"並無異狀,隻是問起涇水之渠的近況,臣未作詳答。"
秦王沉吟片刻:"你覺得,李明衍通過考驗了嗎?"
李斯謹慎地踱上兩步,聲音低沉而肅穆:"回王上,臣以為此人可堪大用。至少魏國細作、韓非子親自來勸,都未能拉動他。"李斯語氣中透著幾分讚賞,"尤其是韓非子,以其口才智慧禮賢下士,竟也未能動搖此人,可見其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