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輕笑一聲:"我本楚國上蔡人,曾隨荀子學習,在趙、魏兩國都有遊曆。說來慚愧,我年輕時不過是楚國一小吏,主管文書倉庫。那時最痛恨的,便是倉庫裡的老鼠。"
說到這裡,李斯的聲音變得生動起來,眼中閃爍著奇特的光芒:"那些老鼠,都水兄可曾見過?個個膘肥體壯,毛色油亮,膽子還大得很!有時我拿著火把去巡視,它們竟不屑逃跑,隻是懶洋洋地看我一眼,然後繼續啃食糧食。"
他雙手比劃著,聲音裡滿是生動的回憶:"有一隻尤其令我印象深刻。那老鼠足有小貓大小,肚皮圓滾滾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簡直像個小酒囊。我拿棍子去打它,它逃跑時甚至被自己絆了一跤,險些被我打著。可就是這樣,它卻仍然吃得比我這個看守倉庫的人還要好!"
李明衍不禁被這生動的描述吸引,聽得入神。
"後來有一日,我去茅廁方便,看到幾隻老鼠從糞坑邊竄出。那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李斯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那些老鼠瘦骨如柴,毛發稀疏,眼神黯淡無光,跑起來輕飄飄的,好像風一吹就能倒。它們竟然在爭搶人類的排泄物!"
他突然抬起頭,直視李明衍的眼睛:"就在那一刻,我頓悟了。同樣是老鼠,一個在糧倉,一個在廁所,命運卻天差地彆。老鼠尚且如此,人更是如此。我想,我這一生,一定要選對地方,要知道自己是在糧倉還是在廁所。"
李斯慢慢站起身,走到茅屋簡陋的窗前,望向遠處的鹹陽城:"如今,秦國就是那座壯麗的糧倉,而六國..."他搖搖頭,沒有說完,但意思不言自明。
他轉過身,臉上帶著複雜的表情:"我知道李兄心懷壯誌,想要周遊列國。但我必須提醒李兄,一旦離開秦國,恐怕會惹來無妄之災。"
李斯的目光變得意味深長:"即使是趙國太子,惹怒了秦國,不也是瞬間失去了身份地位?這世上,再無人敢稱他一聲"太子"了。"
聽到這裡,李明衍終於徹底明白了李斯此行的真正目的——他是奉秦王之命,特意來敲打自己,警告自己不要離開秦國投靠六國。而提到趙太子贏嘉的事情,更是讓李明衍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憤怒與悲涼。
片刻沉默後,李明衍緩緩起身,走向窗邊。陽光斜斜地照入屋內,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李明衍語氣平和:"大人的故事,讓我想起曾在古籍中讀到的一則寓言。"
李明衍轉過身,目光坦然:"天上有鴻鵠,誌在千裡;也有燕雀,安於一隅。"
李斯眉頭微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轉頭直視李斯的眼睛:"我可能不是那誌在千裡的鴻鵠,而是一隻守在自己一畝三分地,努力把巢穴搭好的燕雀。我隻希望能夠遊曆天下,真正把水利之道鑽研透徹,把天下人情看個明白。"
李明衍聲音漸漸堅定:"天下終將統一,無論在誰手中。我願在那一天到來時,能為天下蒼生帶來最好的水利,讓百姓不再受水患之苦。這便是我一生所求。"
李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欣賞,但隨即又被一種審慎的冷靜所取代。他盯著李明衍看了很久,似乎在權衡什麼。
"希望李兄說的都是真的,"李斯最終緩緩點頭,"隻要認同天下一統的大勢,無論身在何處,都還有回轉的餘地。"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包裹和一卷文書,放在桌上:"兄既然要遊曆天下,這些盤纏和通關文書或許能派上用場。雖然你現在是庶民身份,但畢竟曾是大秦的功臣,在六國行走,也定會受到應有的禮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明衍接過文書,打開一看,上麵寫道:"此人李明衍,乃大秦子民,行走各國,望予以關照。"末尾蓋著秦國的官印和幾個小印章。這既是通關文書,也是一種隱晦的提醒——無論他走到哪裡,身上都帶著"秦國子民"的標簽,一舉一動都在秦國的監視之下。
"多謝上官。"李明衍躬身行禮。
李斯站起身,整了整衣袍:"時候不早,斯該告辭了。望李兄遊曆歸來,能有更大作為。"、
李斯走到門前時,他忽然回頭,意味深長地說:"明衍兄,燕雀雖小,卻有眼力,總知道安全的巢穴在哪裡。無論飛禽走獸,終究需要一個適合自己的棲身之所。若棲錯了地方,便是自取滅亡。願你慎重選擇前路。"
"多謝上官厚意,"李明衍恭敬地行禮,"我自當珍重。"
李斯莞爾一笑,拱手告辭,大步走出茅舍。
李明衍送至門外,隻見李斯翻身上馬,最後看了他一眼。
待李斯的馬蹄聲漸行漸遠,阿漓才從角落走出,輕聲問道:"這位李斯,究竟是來警告還是來道彆的?"
"兩者皆是。"李明衍深吸一口氣,"他表麵上是來善意提醒,實則是奉秦王之命前來敲打。秦王聽聞我們要離開,怕我們投奔六國,專門派他來探察虛實。"
"那我們還走嗎?"鄧起憂心忡忡地問。
李明衍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走!"李明衍的目光變得深遠,"在尋找九州水脈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找到更多的禹工遺跡,會見識到各國各樣的人物。天下大勢雖然指向一統,但每個角落仍有無數奇人異事,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示。"
李斯口中的老鼠寓言,李明衍心中早有定見:無論是膘肥體壯的糧倉老鼠,還是瘦骨嶙峋的廁所老鼠,在貓眼裡,都不過是獵物罷了。而他李明衍,既不願做糧倉中的老鼠,也不願做廁所中的老鼠;
他隻想做自己,一個心懷天下、用水利造福蒼生的普通人。
他收起輿圖,堅定地說:"收拾好行裝,我們明日一早出發。李斯的來訪,反而更堅定了我遊曆天下的決心。"
鄧起與阿漓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阿漓問“明衍,你想好我們從哪裡走了嗎。”
李明衍點點頭:"我考慮先去韓國。"
"韓國?"鄧起驚訝道,"韓國如今最弱,幾乎淪為秦國附庸,有何可尋?"
李明衍意味深長地說:"正因如此,韓國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秦國對韓國控製最嚴,對我去到那裡最為放心,況且..."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我很想看看那位年輕的國相,現在怎麼樣了。"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